【上关穴取穴方法】位于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即:颧弓上缘正中,下关直上凹陷处。约当目外眦与耳屏尖连线的中)。寻找上关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取穴姿势,上关穴位于头部侧面,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即是上关穴。 【按摩上关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歪斜,面痛,齿痛,惊痫,瘛疭等。 【作用功效】上关穴,升清降浊、祛风镇惊,聪耳利齿。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穴位配伍】上关穴配合谷穴、颊车穴、耳门穴可以治下颌关节炎、牙齿紧闭等;上关穴配翳风穴、听会穴、太溪穴、肾俞穴治老年人肾虚、耳鸣耳聋等。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手法】一面缓缓吐气,按压2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针刺方法】上关穴,直刺0.5-0.8寸,不宜深刺。 【艾灸方法】上关穴,艾条灸5-10分钟。 穴位君: ?耳鸣是指耳内自觉有声,鸣响不止,或嗡嗡声或时咝咝声或海涛声等,或者单纯或者嘈杂,时发时止,妨碍听觉的一种疾病。常见病因如药物中毒、急性传染病、噪声损伤、颅脑外伤及老年性耳聋等。 中医来讲,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和二阴。耳鸣也是肾虚的一种表现,伴随还有记忆力减退,精神不佳,烦躁,头发早白,落,甚至性功能减退等。西医论多为细菌感染或者炎症造成。 体控电疗以调理脏腑为主,这类症状用的有效经穴为小肠经的听宫;三焦经的耳门、翳风、角孙、瘈脉。心经上少海,胆经上窍阴,肾经的太溪。肝经的太冲。听宫、耳门、翳风、窍阴、听会、瘈脉可疏通手足少阳之经气以开其闭;太溪益肾养阴;少海清心安神;太冲清泄劲肝胆之火。 各类耳聋、耳鸣调理方法如下: 1、神经性耳聋顾名思义是因为耳朵内部神经受到伤害导致的耳聋,患有神经性耳聋,我们将不能够听到他人说话,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而且还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常用手法: (1)先开背再按压在患者两耳孔处,两手指作一按一松作15~30次。 (2)先点后揉听宫、听会穴,各操作1~3分钟。 (3)对准耳后翳风穴,先点后按1~3分钟。 (4)直推脊柱两侧的夹肌穴重点做肾俞穴,以局部发红透热为度。 2、风热侵袭型:自觉耳中憋胀,有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多伴头痛,发热,恶风,口干口渴,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常用手法: ①以指按揉风池、风府、曲池穴各1分钟。 ②以掌平擦肩背部1~3分钟。 ③重做肩井穴部。 3、肝火上扰型:耳聋时轻时重,耳鸣较甚如闻潮声,每于恼怒之后加重,兼耳部胀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不宁,大便秘黄,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 ①从印堂穴开始,直推至发际10~15次,再从印堂沿眉弓至太阳穴10~15次。 ②以点揉百会、太阳穴1~3分钟。 ③点涌泉穴300次。 4、痰火郁结型:听力下降,两耳如蝉鸣,自觉头部沉重,胸部胀满,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 ①以按揉足三里、丰隆穴各1~3分钟。 ②按揉胸腹部的中府、云门、膻中穴各1分钟。 ③以掌横擦腰骶部,以透为度。 5、肾精亏损型:听力逐渐下降,耳鸣昼夜不息,夜间较甚,伴虚烦失眠,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腰腿酸软,舌质淡而少苔。常用手法: ①先点后揉太溪穴1分钟。 ②横擦命门穴部,以热为度。 ③点揉涌泉穴1~3分钟。 6、脾胃虚弱型:耳聋耳鸣,过劳则加重,伴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部胀满,面色萎黄,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 ①顺时针摩腹2~5分钟。 ②以指按揉中脘、天枢、足三里穴各1分钟。 ③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生物电疗法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方法中比较简单快捷的一种,相信很多人会喜欢这种疗法,不仅实惠,而且不会让患者遭受药物的折磨,更不用打针,避免治疗过程中遭受痛苦。 病因: 实证:1肝胆火旺,2痰热郁结。 虚症:1肾精亏虚,2脾胃气虚。 调理方案: 开背,护肾,风池,风府,环枕筋膜,面部穴位,耳乳突尖,耳周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