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安观察】盘活闲置土地 巧避法律障碍

 刘政人性本恶 2017-08-08


导语:由于大量的土地闲置,造成土地效益很低,据前几年测算,衡阳市工业园区亩产税收才3万元,县市的园区更低,有一个县工业集中区上万亩土地,一年总税收只有六七千万元,亩产税收不到一万元。这说明,宝贵的土地资源浪费了。


盘活闲置土地

巧避法律障碍


作者:李康杏    阅读时长:4:min



所谓闲置工业用地,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是指按政策规定,交地之后超过两年没有使用的工业用地。在衡阳市三个工业园区,这样的闲置土地,多的有二千多亩,少的也有五百多亩。投资者圈了地,但没有项目落地,围墙之内长草种菜十多年了,春花秋月瓜果香,就是不见机器响。


衡阳市紫光古汉集团的闲置用地


广义的闲置土地是指没有充分开发利用的土地,投资者占的地盘大、但厂房少,名为分期开发,实际上只搞了第一期,厂房占地面积不到十分之一。这种情况所有园区都存在,各县市工业园区更严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僵尸企业占据着大量土地,企业只开了几年就关门了,歇业了,庭院深深深几许,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最典型的是衡阳综合保税区。


衡阳综合保税区一期工程


由于大量的土地闲置,造成土地效益很低,据前几年测算,衡阳市工业园区亩产税收才3万元,县市的园区更低,有一个县工业集中区上万亩土地,一年总税收只有六七千万元,亩产税收不到一万元。这说明,宝贵的土地资源浪费了。

说它浪费,是有三个比较。

一是与土地成本相比。衡阳市城区工业用地都是净地出让,从报批、征地到完成七通一平,成本需要35万元左右,有的高达50万。

二是与工业用地出让价相比。前几年是10万每亩,现在是20多万每亩(基准地价是30多万),全是低于基准地价优惠出让。用倒贴的价格出让工业用地,满以为可以通过税收补回来,但常常事与愿违,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是与省内兄弟地市相比。人家的亩产税收是10万元以上,江浙的工业园区,亩产税收起点就在20万以上,而我们的工业园区亩产税收如此低,做的是赔本生意。



为什么会出现土地闲置呢?有三个原因:

一是因为工业用地太便宜了一些投资者乘机大量圈占土地,本来实际需要100亩,就虚报500亩。

二是政府把关不严。对投资者虚报投资额和预期税收,我们的干部没有火眼金睛,不可能精准识别每个项目的投资额和预期税收,只好听任投资者吹牛发海。虽然有政策规定,将工业用地面积与投资效益挂钩,但仍然防不胜防,总有失算的时候,这是所有工业园区面临的普遍难题。

三是一旦出现多占土地、闲置土地,合同签了50年到70年,政府收回很困难,有法律政策障碍。近年来,衡阳市也大力开展了清收闲置土地工作,有一定成绩,但总体效果很不理想,大部分闲置土地没有收回,没有盘活。

对以上三点原因,我不予批评,因为工业用地廉价是为了引资招商,这是全国普遍现象,我们无法改变;对投资项目的用地面积,谁也识别不准;对收回闲置土地的法律障碍,目前也尚未破解。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实际困难。



难道就真的无药可解了吗?对此,我想谈三点建议。

一、探索弹性供地方式。据统计,我国工业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0年左右,而供地合同一签就是50年到70年,这与企业的寿命极不相称,因此,分阶段地供地是比较合理的,例如,企业可以先签10年,如果经营得好,可以再签10年,依次顺延。这种弹性供地非常灵活,政府和企业互不绑架,而且,对企业可以减轻负担,对政府可以及时收回闲置土地。

二、有条件地鼓励企业自主盘活土地。现在的土地制度很僵化,闲置土地除了退还政府外,其他路都很难走通,障碍重重,造成政府与企业僵持不下,相互耗着。我建议要大胆探索,敢于担当,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自主盘活闲置土地,让企业得甜头甚至得大头,才有积极性来盘活土地。如,引入第三方收购、转让,以土地出租、合资、合股,甚至变性都可以,总之,与其颗粒无收,不如突出重围,总比摆在那里歇空好。

三、提高税收门槛,防止变相圈地。这才是治本之策,也是我今天要说的重点。重庆璧山经济开发区已有现成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以税控地,严防投资者多占土地和占后土地闲置现象。



一个衡阳人叫凌均果,在重庆璧山投资办厂,购买了150亩土地,地价8.5万元/亩,比衡阳还便宜,但璧山经济开发区的合同规定,投资者必须在交地后24个月内投产,投产后三年内(暂定),税收必须达到每年15万一亩。如果达不到这个税收指标,就必须按欠税部分补缴土地价款。例如,亩产税收只有5万元,则必须补缴每亩10万元,150亩就得补缴1500万元,三年总共得补缴4500万元。三年之后,双方再协商税收的递增情况。这一招就象到美国上大学,入学容易毕业难,进入工业园区门槛很低,非常有利于招商引资,但后续的税收门槛很高,切断了企业圈地的念头,可谓有一箭三雕之功效。

一是谁也不敢多占土地。因为多占土地一旦效益不好,难以承担补缴的地价款,代价是沉重的。

二是提高了土地效益。土地亩产税收高,工业园区就不差钱,可以征收更多的土地,建更多更好的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工业园区为什么差钱?就是亩产税收低,只好靠园区扩规扩地来融资,由此造成一边是土地浪费一边是用地指标极缺,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简便易行。投资者达不到税收指标,乖乖把土地还给政府,白纸黑字,操作简单,省去许多麻烦纠纷。

这种以税收指标来控制土地的供应非常科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编辑:甄颜)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