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都说完了, 但桂枝汤“万方之祖”的称号不是盖的, 它的加减方同样应用广泛。 一共有六个。 注意, 你的桂枝汤要被强化了! 桂枝加葛根汤 “项背强几几(jin 上声)”, 这句话简直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一提伤寒论, 我脑子里浮现出的第一句话就是 “项背强几几”, 啥意思? 就是说: 项背部的肌肉拘紧疼痛不柔和。 这种情况一般是寒邪导致的, 寒邪闭表应该是不出汗的, 但是原文后面还有一句“反汗出恶风”, 这就有点尴尬了, 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四个字: 风邪在经。 也就是说, 外面有风邪在伤卫阳, 里面有风邪在堵经脉, 这个所谓的“堵经脉”, 不一定说的是风邪停在那儿不走, 可能是因为它走太狂放, 跟人体正气运行不一样 (如果它收敛一点 还有可能成为我党团结的对象), 大家都知道 大马路上一辆车开快了开慢了都会影响交通, 经气一旦不利, 什么拘紧啊疼痛啊不柔和啊就都出现了。
好了, 经脉中有了邪气, 谁来管? 桂枝汤可以吗? 可以, 但力度太小, 还需要找个帮手。 经脉这个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但是可以想象得到, 它大概是一个藤蔓式的结构, 所以找的帮手也要是藤蔓, 这叫“同气相求”。 藤蔓那么多, 找谁? 因为这毕竟是个太阳病, 是个表证, 当然要在解表药里找, 解表药里有藤类的(黑人脸)? 扫了一眼……两眼……三眼…… 好像没找见。。。
朕帮你找, 有一种藤叫做“葛藤”, 它的根叫做“葛根”, 葛根是解表药, 好, 终于跟解表药扯上关系了, 那咱就往桂枝汤里面加葛藤吧, 有兴趣的可以这样试一试。 其实, 仔细一想, 项背肌肉拘挛疼痛是由于经脉不通 进而经气不荣所致, 要想“荣”, 那必须有水, 植物的哪一部分承担着把水分送至枝叶的责任, 是根和藤茎, 那么又是哪一部分在产水或者准确的说是从外界摄取水分, 是根。 所以, 加什么? 加 葛 根 ! 回忆一下, 葛根的功效是什么? 没记住的, 现在记住这首歌诀:
解肌退热用葛根, 生津止渴又透疹。 升举阳气止飧泄, 通经活络解酒毒。 (《本草贯珠集·解表药第一》)
我觉得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但我们还是有必要总结一下葛根在这个汤里的作用。 有三点: 1.升阳发表,助发汗。说白了就是那碗热稀粥你不用喝了,但被子还得捂着。 2.疏通经脉。说白了就是把违章驾驶的风邪给轰出去。 3.升津液,起阴气,滋润经脉。说白了就是抽水送水,做大自然的搬运工。 你一定发现我真的把话说“白”了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表证兼着喘, 有人是夙喘, 有人是新喘, 肿么办? 一般思路是 宽胸理气、 降肺平喘, 加厚朴、杏子就行了。
回忆一下, 厚朴的功效是什么? 没记住的, 现在记住这句歌诀: 燥湿消痰用厚朴, 下气除满治喘咳。 (《本草贯珠集·化湿药第五》)
杏子的功效呢? 看这句歌诀: 降气止咳喘,杏仁善通便。 (《本草贯珠集·化痰止咳平喘药第十三》)
这没什么好说的。 3 桂枝加附子汤 治疗表证患者时, 有时会出现发汗太厉害, 汗出过多, 不仅走了水还走了热, 伤阴伤阳, 这个时候, 补阴,还是补阳? 这是个问题。 这个道理其实很好想, 鱼缸漏了你是去补缸还是加水? 那肯定是去补缸啊, 这就叫“固阳以摄阴”。 你如果傲娇, 非要加水, 偏不去补缸, 骚年, 我跟你讲, 那只是个比喻, 往人体里加水没那么简单, 因为“有形之阴液不能速生”! 所以“无形之阳气所当急固”啊!
补阳用什么? 附子! 来,大声说出附子的功效! 说不出来的记住这个歌诀:
附子拓边疆, 天寒逐大荒。 猛将回战场, 补火助阳罡。 (《本草贯珠集·温里药第七》) 4 桂枝去芍药汤 有的智障给太阳病患者用了泻下, 结果,呵呵, 脉促了,胸闷了。 为什么脉促? 这表明阳气还在奋力抗邪, but, 心有余而力不足。 脉促, 只是一种虚性代偿(这个词不需要理解)。 为什么胸闷? 因为胸为气海, 邪陷胸中, 胸阳不振, 妖精已经打到你家厨房了, 肿么办? 当然是把他们轰出去, 怎么轰? 祛邪达表。 用桂枝汤, 但是, 桂枝汤里有个叛徒: 芍药。 芍药是收敛的, 自然不能驱邪外出。 肿么办? 把芍药去了不就行了。 把芍药去掉了, 剩下了 桂枝、生姜、甘草、大枣, 是纯辛温、纯辛甘的方子, 纯辛甘的药物, 这就符合辛甘化阳, 因此是补心阳、补卫阳的, 再加上桂枝和生姜的发散, 它就可以袪邪达表啦。
最后,说一下白芍的功效:
敛阴柔肝用白芍, 平肝养血月经调。 (《本草贯珠集·补虚药第十七(补血药)》) 5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如果一个病人的阳气里外皆虚, 里阳虚,表现为脉微; 在外,卫阳虚,温煦失司,表现为恶寒。 阳虚用附子, 很好理解, 可是为什么要去芍药呢? 因为阳虚, 胸阳不振, 自然会胸闷, “气满谓之闷”, 此时断不能用收敛之品, 比如芍药。
6 桂枝新加汤 桂枝新加汤的全称是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表证患者发汗之后出现的情况真是千差万别,前面说过有发汗太少没效果的, 有发汗太多伤阴阳的, 发汗不成反用泻下的那种智障情况就不说了 这里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发完汗浑身疼, 本以为是寒邪闭表的疼, 结果一摸脉, 沉脉,而且特慢(迟脉), 这他娘的肯定病不在表啊, 那病就在里呗, 病在里为毛会疼? 因为 不荣则痛。 你咋知道不荣? 因为他有迟脉。 迟脉说明什么? 说明营气不足,血少。 就跟大街上就你一个人, 你当然可以闲庭信步, 要是一群人挤着你往前走, 你能慢下来吗? 血少就流得慢。
好, 血少, 肿么办? 补血! 上 人 参 ! 来,说一下人参的功效, 算了,直接看歌诀吧, 我知道你忘得差不多了:
补脾益肺大补气, 复脉固脱能救逆。 生津养血脉无力, 安神益智定惊悸。
但是人家患者很疼, 得治治标, 加点芍药吧, 养血柔筋, 缓急止痛。 再加点生姜吧, 引药达表。
好了,《桂枝汤四部曲》至此全部结束,蟹蟹列位看官的支持!作者要去《伤寒论》里取材了,过段时间再回来更新,期间请大家持续关注本公众号其他推送,再会! 附: 1.桂枝汤 桂枝汤三两去皮(9g),芍药三两(9g),炙甘草二两(6g),生姜三两,切(9g),大枣十二枚,擘(3枚)。 2.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12g),桂枝二两(6g),芍药二两(6g),炙甘草二两(5g),生姜三两,切(9g),大枣十二枚,擘(3枚)。 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汤原方加厚朴二两,炙,去皮(6g),杏仁五十枚,去皮尖(6g)。 4.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汤原方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天枢本草 本草贯珠集 天枢伏兔诀 伤寒奇正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