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因其药性寒又名寒水石,是清解气分实热的要药。凡热在气分而见壮热汗出、烦渴、脉来洪大者,都可用石膏以清热泻火。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
对于石膏的功效自古以来皆言其可以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但对于其药性却记载不一。例如药经《神农本草经》就明确记载石膏味辛而微寒,而后世药学著作大多认定石膏药性大寒而非微寒。 关于石膏药性是属于微寒还是大寒的争论,近代中医泰斗张锡纯曾记载过一则石膏应用案例,以试验石膏之性。 张锡纯的长子荫潮,七岁时,患了感冒。身上壮热、舌苔黄而带黑。嫌汤药难喝而还不肯服药,怎么劝也不喝,强行喂一点药即呕吐不止。 张锡纯不得已想到了石膏,于是取石膏一两煎煮清汤,让其子分三次徐徐温饮而下,其子服用之后热势稍退;遂加大用量至石膏二两煎煮清汤,再分三次徐徐温饮下,热势又退了一些;到了第三次,张锡纯以石膏三两煎煮清汤,如前两次一样令徐徐饮下,结果其子体热全退而病愈。 事后,张锡纯说:“之所以在一昼夜间分三次投以石膏,且一次比一次多,是因为不能确定石膏之性,担心过服石膏致使寒性太重而损伤阳气。故先投一两、再投二两、直至三两石膏。” “然而从三投石膏的结果来看,石膏并非世人所说的药性大寒,若认定石膏大寒而不敢重用,则不能尽石膏之药效!” 自此以后,张锡纯用石膏更得心应手、屡有神效。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