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神仙谱系有哪些?

 老高qgcz8eq707 2017-08-14

但凡我们要研究一个东西,总要问一问这个东西究竟存不存在。所谓的中国神仙体系,究竟有没有这个东西呢?答曰:有,也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神仙众多,各种经文典籍记载不一,朝廷、佛道、民间各自表述不一,颇有自相矛盾之处。但在这种混乱之中其实也有着几条基本的规律可循,我们必须顺着这些线索、规律一一抽丝剥茧,探求到真正的答案。

一、儒教神道体系

首先来说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教,有人会说,儒教不是世俗学说吗?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这样,但儒教作为一种几乎半步踏入宗教之门的教派,也有着自己的祭祀体系,并且成为了国家的制度。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古代王朝会周期性的举行祭祀活动以体现皇权受命于天。我们以较近的明朝为例。

《明史》中记载”明初以圜丘、方泽、宗庙、社稷、朝日、夕月、先农为大祀,太岁、星辰、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历代帝王、先师、旗纛、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寿星为中祀,诸神为小祀。后改先农、朝日、夕月为中祀。“什么意思呢?明朝初年的时候,国家祭祀分为三个等级,大祀、中祀、小祀。分别祭祀天地间的山川日月、风雨雷霆、圣贤先王等等。像日月星辰等,只是空拜这一种现象吗?不是,儒家也认为这些现象是有人主宰的,实质上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格使之成为神灵。那么这些神灵有哪些呢?

1、上帝:注意,不是西方的上帝,而是指的是昊天上帝。如果大家看过《康熙王朝》,想必会记得康熙祭天时抬头一句祭文是:”臣总理山河爱新觉罗玄烨敬告昊天上帝”。因为昊天上帝是自上古三代以来的华夏历代王朝所承认的最高之神。

2、后土皇地祇:古代常以皇天后土并举,皇天就是上帝,天地之主宰,而后土就是仅次于上帝的地主之神,是大地之主宰。

3、五方上帝:周朝开始,人们就以六辂祭祀昊天上帝和东、南、西、北、中五方上帝。六辂祭祀:一曰苍辂,以祀昊天上帝;二曰青辂,以祀东方上帝;三曰朱辂,以祀南方上帝及朝日;四曰黄辂,以祭地祇、中央上帝;五曰白辂,以祀西方上帝及夕月;六曰玄辂,以祀北方上帝及感帝、神州。五方上帝通常配以五行及五色,是重要的祭祀对象,这五方上帝为昊天上帝的辅佐。

4、社、稷:社稷一般是并称,但我将之分开的原因是社乃土地之神,稷乃五谷之神,在上古及中古时期,但有人聚居之地,就会立起土坛以祭社神,后来渐渐演化为土地信仰。而稷作为五谷一直由历代王朝所供奉。

5、先农、先蚕:先农为始教民耕种之神,往往由皇帝亲祭,或说神农,或说后稷;先蚕为始教民育蚕之神,往往由皇后亲祭。

6、兵主:兵主即蚩尤,每逢征战,朝廷都要祭祀蚩尤以祈求胜利。

7、太岁之神:太岁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老辈人都说不能犯太岁,可能都以为太岁是凶神。但其实太岁是贵神,平民百姓因为其所在太过尊贵而必须避开,所以才有避太岁的说法。

8、诸天星主:星辰之神往往称为主,诸天星辰过多而且并没有加以人格化,所以星辰往往合祀。

9、日月山川、风云雷雨:日月山川之神称为主、风云雷雨之神称为师,民间多将其人格化,附会为某个历史人物,但在国家祭祀中并不会人格化为某位具体的神人。

10、五岳四海、五镇四渎:五岳四海因其地理意义的重大通常被作为重要的祭祀对象,五岳之主与四海之君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守护神州大地的职责意味;所谓五镇是指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中镇霍山,西镇吴山,北镇医无闾山。四渎是指江、河、淮、济四条水脉,四渎之神各以河流为名,并没有特定的人名。

11、诸神:此处所谓诸神多为典籍所载,来自上古之信仰,诸如城隍、司户、司门(门神)、司灶(在民间演化为灶王爷或曰灶公)、中溜(大概是宅神)、司井、司马、泰厉(即古代帝王无后者)、火雷之神(似乎为道教之中王灵官、明代所设祭)。

以上是古代王朝国家祭祀中承认的神灵,可以说即儒教神灵体系或官方神灵体系。历代因其需要或有增减,但大致如此,较为稳定。

二、道教神灵

来源

道教神灵体系相对官方祭祀体系有联系也有区别,较之复杂得多。如果我们究其所信奉神祇来源,则可发现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1、官方祭祀:

官方祭祀亦即上文所述儒教神道体系,在天子和朝廷掌握神权的华夏王朝中,各种教派天然处于弱势地位,道教虽则在其创立之初有过建立道国,合政权神权为一的尝试,但这种尝试毕竟是失败了,因此在漫长的历史中,道教必须要迎合朝廷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道教各派均放弃了其创教之初“革除六天故气,扫灭血食鬼神”的口号转向全面的合作。

上文我们说到,官方神道体系中的神灵更像是宇宙现象、本源等的化身,祭祀中仅称作某某神,而并未严格对应于某位人物,换句话说有神格而无人格。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将这些神格神认知为“职位”,举个例子来说,泰山神,祭祀中一般称之为东岳泰山之神,至于占据泰山之神这个职位的人是谁,不知道。

为什么我们要说到神格神和人格神的区别呢?其实,道教与官方神道体系的结合也正在于此。神格神是“职位”,道教就立聪明正直之先贤人杰或者生造一位大能去占据这个职位。

我们既然说到此自然是有例证的,就拿官方神道体系中的昊天上帝来说,在汉末魏晋时,正是所谓六天故气之中最重要的一位,是坚决要革除的血食鬼神。但到了赵宋之际,道教徒们却生造了一位玉皇大天尊来占据昊天上帝的神位。这样大的转变,足以证明,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之中,已经与官方神道体系由暴力不合作转向了全面合作。

2、民间祭祀

先贤有言 “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一直是华夏先民生活中的大事。但由于天子与朝廷向来掌握神权, 天子在神道体系中拥有特殊的地位,可以一言封神,也可以一言贬谪。在官方的祭祀体系之外,不受承认的民间祭祀屡禁不绝。运气不好的鬼神信仰,传教不久就被官府斥为淫祀直接捣毁,而运气好的鬼神信仰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只要宣扬的不是残民害命之道,也会被官方承认为正神。

本来捣毁淫祀这事是官府在做,但毕竟国家力量有力所不能及之处。在道教逐渐与朝廷走向合作之后,本来就有伐山破庙传统的道教就被委以此责。但在道士们扫除淫祀的过程中,对于扫除的力度却各有自己的选择。有的直接捣毁祠堂、拘捕信众,有的则变革其教义,将之改为正祀,增添到道教的神仙谱系之中。

上文提到的王灵官,就是由民间淫祀成为道教大神的。这其中的故事要提到一位道教先贤萨守坚,萨天师为大天尊御前四大天师之一,王灵官正是萨天师伐山破庙的成果。起初,王灵官名为王恶,为湘阴浮梁之庙神,实则是淫祀鬼神,好吞噬童男童女,萨天师为民除恶,飞符火焚将之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收为了道教护法尊神,在西游记中还与孙悟空斗了个不相上下。

此则故事虽则不可考,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道教吸收民间祭祀的情况。

3、教派尊崇

我们此处所谓的教派尊崇实则是一种春秋笔法,所谓尊崇,不过生造耳。上文说到,道教立教之初要 “ 革除六天故气,扫灭血食鬼神 ” ,这一棒子可是将上古至秦汉的所有鬼神悉数斥责为故气,要革除之。革除了怎么办?自然不是宣布这世上没有了鬼神,是要以新的神取代旧的神,扫除故气而代之以清气。

五斗米道自称得授正一盟威之道,领受老君法旨,要祛除血食鬼神,订立清约,奉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太平道以中黄太乙为最高尊神,同时也崇奉黄帝和老子;较晚出现的上清派和灵宝派则持三天之说,尊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太上老君为三天清气。这些神虽有其原型,但道教各派系以其教法角度出发,将之立为尊神,说是生造也不为过。

演变

时至今日,道教的神道体系已由相当的轮廓,大致由 “ 天庭——阴司——地祇水府 ” 这三部分构成。但这一体系的形成,严格来说,并不早于唐朝,正式成形应在明清之际。下面我们分为几个阶段来论述。

1、原始时期——汉末魏晋

这一时期,道教初创,尚处在造神之际。各派之间各有不同,各种典籍论述不一,这一时期主要是争论奉何神为尊神的问题。在逐渐的磨合之中,渐渐诞生了三清之说,同时尊奉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为三天尊神。

2、发展时期——隋唐两宋

在解决了最高尊神的问题之后,各派继续发展。由于唐宋皆尊崇道教,道教在此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派在传教的过程中一方面吸收民间信仰,一方面依据上古传说造神,在此阶段逐渐整理出了玉皇、三十六天帝、雷斗瘟火、周天星君、日月九曜、南辰北斗、三官五帝等天庭神灵,五岳四海、五镇四渎、诸洞仙神、东公金母等地祇水府神灵。

3、定型时期——明清时期

明朝建立后,发生了一间对于神道来说意义重大的事——大封城隍。经此一事,城隍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随着佛教影响的深入,三教开始逐渐形成借鉴于佛教思想的阴司体系,包括天齐仁圣大帝、五方鬼帝、罗酆六天、 十殿阎王、崔判官、钟馗、无常、孟婆等神灵。至此,天庭系统摄天地人三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教神道体系。这个体系的影响延续至今,也成为了我们今天所能够了解到的最完整的神道体系。

三、总结

我们所了解到的中国神系大致脱离不开官方祭祀体系和道教神道体系这两大框架。官方神灵体系肇自汉代官儒及谶纬体系,依托儒教的稳固地位,千载之间未曾有过太大变化,始终为历朝历代所祭祀崇奉。

而道教神道体系肇自汉末,发展于唐宋、成型于明清,历时千载,不断演变,我们所能够从中探究到的,不仅仅是道教的发展史,更是中国人千载以来的信仰演变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