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养生时——健康小知识(内伤病因-劳逸失度)

 水木年华138 2017-08-14

以中医传统理论基础为依据,以身体健康、养生为目的,传播健康知识。大家的分享、转发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如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将有体系的持续更新相关内容。

人到养生时——健康小知识(内伤病因-劳逸失度)

劳逸失度

过劳过逸,可引起致病,产生劳逸伤,分为劳伤和逸伤。

  • 过劳,劳伤指劳累过度,积劳成疾

  • 过逸,逸伤指过度安逸而生病

人体需要适当的劳动或运动,助气血流通;也需要适当的休息,恢复疲劳。

过劳

过劳通常有3种表现,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

1、劳力过度(形劳)

指长时间过度劳力而积劳成疾,

  • 劳力过度,可耗损人体之气,尤易耗损肺脾之气,导致气虚,容易出现气短乏力,懒言、自汗,易感冒等症状

  • 可致形体损伤,久而积劳成疾

会耗气,导致气虚,容易出现气短乏力,懒言、自汗,易感冒等症状

2、劳神过度(心劳)

指长思久虑,思虑太过,劳伤心脾,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致心神失养,脾失健运、心脾不足,气血亏虚,容易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以及纳呆,腹胀,便溏等症状。

3、房劳过度(肾劳)

指性生活不节制,房事过度,会耗伤肾中之精气。耗损肾精,导致肾虚,而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功能下降,或者遗精,早泄,阳痿等等。

过逸

即不适当体力劳动,又不参加体育锻炼,过度的安逸,也会使人体出现病变。从病变机理上可分为逸则气滞、逸则气虚。从形体上可分为体力过逸、脑力过逸。

病变机理划分

1、逸则气滞

指长时间活动不足,人体气机不畅,可导致脾胃脏腑功能减退,出现食少,胸闷,腹胀,肌肉乏力,虚胖等症状。

2、逸则气虚

指过度安逸或长期卧床,阳气失于振奋,导致正气不足。可见为心悸、气短、乏力。

形体划分

1、体力过逸

易使人体气血不畅,致脾胃功能减弱,或继发形成瘀血、痰饮等;阳气不振,正气亦虚,脏腑功能减退,抵抗能力低下,容易外感

2、脑力过逸

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症,甚或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百病丛生。

所以,过度的安逸也会容易引起病变。


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将有体系的持续更新相关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