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斌教授《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01-骨筋膜室综合征 | 阿联笔记

 带刺的狗尾巴花 2017-08-17

由阿联携手创伤网络学院推出的

《阿联笔记》

本期将由南方医院创伤骨科的余斌教授


给我们带来《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

说起开放性骨折

余教授的“当头棒喝”就是

骨筋膜室综合征



大家好!我是来自南方医院创伤骨科的余斌教授,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开放骨折的治疗原则》。在临床工作中,大家往往认为开放骨折简单,人人都会做。但是,对于开放骨折治疗,是目前临床中存在并发症最多,出现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希望引起我们广大的创伤骨科医生的关注和重视。

 

 

                          

 

那么,首先谈谈定义。骨折的断端与外界相通,叫开放骨折。它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近十年增加了一倍。

 


病例一


首先看个病例,女性7岁,车祸致左胫腓骨开放骨折,Gustilo IIIC型。在当地医院行清创,血管吻合和骨折固定。大家看她的胫骨腓骨进行固定。三天后发现,血运循环差,急诊性切开减压后,到我们医院。



转入我院以后,急诊行探查发现,组织广泛坏死,血管栓塞,钢板外露。


 

最后结局就是左小腿截肢。


 


假如这孩子,当时要是进行一个血管吻合的同时,进行一个外部支架的治疗,结局完全不一样。

给我们教训是沉重的,所以应该充分考虑软组织情况,警惕缺血再灌注损伤。

正确判断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切开时机和它的诊断,要充分重视治疗原则。


病例二


第二个病例,男性38岁,车祸致左胫腓骨开放骨折,Gustilo IIIA型的,在当地医院急诊行清创及钢板内固定。5天后左小腿缺血坏死。

 


急诊转我院进行急诊探查,神经血管整个都坏死了。



他的结局也是截肢。

 


假如这个病人当初要是医生能关注到他的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时切开,他的结局也不一样。所以给我们教训,要充分考虑软组织情况,全程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

 

从以上两个病例,给我们启示,要警惕开放骨折治疗的风险。

第一,早期治疗决定预后;

第二,软组织比骨折更加值得关注,要全程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严重骨折,遵循分期治疗的原则。


那么下边两个方面给大家介绍:开放骨折的早期处理,和内固定方式的选择。

 

开放性骨折早期处理



开放早期处理分六个方面:

第一,初期评估和处理;

第二,损伤程度的评价;

第三,合理使用抗生素;

第四,彻底清创;

第五,骨折固定;

第六,伤口闭合问题。

 


初始的处理和评估非常的重要,评估前对威胁生命的损伤进行优先处理。首先要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循环稳定,要止血,尽量避免使用止血带,稳定后对全程进行评估。

第一,对神经血管要反复多次,每次干预后进行评估;

第二,临时固定;

第三,要记录伤口范围和程度,要及时拍照;

第四,要预防院内感染,去除污物,无菌辅料覆盖伤口;

第五,三小时内使用抗生素;

第六,预防破伤风;

第七,要全程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

第八,要跨关节X光片。



早期的全面评估与正确处理对预后至关重要。

 


首先谈谈骨筋膜室综合征。首先它定义,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叫骨筋膜室综合征。

它特点是,第一,确诊困难;第二,后果非常严重。


 

对它诊断,经典的“5P”不可靠。那么“5P”出现时,缺血已经发生,不能用于早期诊断。另外出现症状时,未必会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

 


它诊断要点:

第一,早期出现常规镇痛方法,无法缓解的剧烈疼痛;

第二,被动牵拉痛。

有这两点基本可以确诊。

那么结合肢体的感觉异常,高张力肿胀,高张力水泡,以及局部的皮温减低,足背的动脉搏动减弱,基本可以得到正确诊断。


 

那么,间室压力ICP,可以作为一个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指标。过去我们是ICP≥30mmHg,行筋膜切开。

那么有的作者认为ICP不可靠,梯度压力小于30毫米Hg,才是筋膜间室切开的一个重要指标。

那么什么叫梯度压?梯度压是舒张压减去ICP小于30毫米Hg,

切开是最佳适应症。它的测量方法有两种:

一个是Whiteside方法,和电子测量法。


 

ICP并不能作为筋膜切开的“金标准”。为什么?

单纯依靠ICP结果来决定是否行筋膜切开,会造成过度医疗。当临床症状明显的时候,可不必要常规的ICP检查。那么症状不明显,但怀疑可能发生的时候,ICP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另外,对于意识障碍和不能配合查体的患者,用ICP检查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手段。那么我们的经验是:警惕及早期正确切开,是成功治疗防止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两大要点。


 

治疗:

第一保守治疗,首先要松开石膏和绷带;

第二消肿脱水药物;

第三是抬高患肢。

筋膜切开减压是彻底治疗的有效方法,它的时机是八小时内。超过八小时会导致神经的不可逆损伤。那么切开指针应适当放宽,采取相对激进的态度。一个筋膜室压力增高,你需要把所有的筋膜室打开。要充分减压,切口应该足够的长。

另外我们对胫骨的一个筋膜间室综合征,推荐双切口;那么已经存在胫前动脉损伤的患者,可采用单切口。



那么腓骨切除因为损伤比较大,一般不采用单一切口,沿腓骨小头到踝关节远端做直切口,通过前方的牵拉,可以减压前室和外侧室。往后方可以通过后间室。



对胫骨采取双切口,是个标准方式。通过胫骨内侧缘一公分切口,减压浅后室和深后室;通过外侧的胫骨边缘一公分的纵行切口,减压外侧室和前室。

 

反正两个病例

 

好,首先看病人:



病例一

男性,左胫腓开放性骨折,在外院行清创,切开减压外固定。术后,小腿出现持续肿胀高热,十天以后来我们医院。

你看这个当时的情况,他意识到有筋膜间室综合征发生,及时减压,但是非常不充分。那么到我们医院以后,我们急诊探查发现整个肌肉坏死,血管堵塞。



那么最终结局还是个截肢。

那么这个病人,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术者意识到可能会发生筋膜间室综合征,但是错误的减压方式,

最终导致灾难性结果。

 

病例二


 

男性,车祸导致右下肢开放骨折II型,

在外院行急诊清创,伤后12小时转入我院。

我们进行CT的检查发现:提示有股动脉损伤,所以这个病人应该诊断是个Gustilo IIIC型损伤。



由于这个病人缺血时间长,术中探查到腘动脉股动脉,并急着血栓的一个成型修复。



由于缺血时间比较长,我们进行一个小腿的预防性切开减压。



你看这个病人术后情况。肢体得以保留。

 

那么我们经验(教训)是什么?

 


缺血要灌注缺血再灌注损伤,极有可能是造成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对于骨筋膜室综合征要尽早切开,不仅可以有效减压,还能对血管损伤能尽早确诊和处理。


筋膜间室综合征是我们开放性骨折早期处理最需要警惕的一个方面,那么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哪些原则?明天我们系统学习开放性骨折早期处理的六大方面。





创伤网络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