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学习资源推荐(汇总) 周二:玩创意、开脑洞 周三:STEAM 儿童成长干货 周四:优质教育方式 周五:好玩DIY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孩子本身具备的某项技能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创造性思维会比任何能力都重要,而且只会越来越重要。 时代的发展到底有多快?回想一下10年前的自己所处的时代,再看看现在……智能AI,机器人代岗,无人驾驶,智能医生……我们所做的工作正在快速的被机器取代。 那么,我们还剩下什么…… 从小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说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干好一门手艺,就能一辈子无忧。但在这个机器人的“横行”的时代,这句话还适合吗? 在下一个时代,如果没有创造能力和强大的学习能力,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就被淘汰了。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的思维并没有掉转过来,依旧觉得学习“手艺”比“创造力”更重要。当孩子有些创意想法时,不仅不支持,有的还会直接打压……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抹杀创造力的行为。 这也不能怪家长们,因为我们平时总说“创造力”,这其实是一个很缥缈的词,人们往往更相信自己已经了解的东西。今天超人给大家剖析一下“创造力”,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并能在生活中保护好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什么? 其核心其实就是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与之相反的就是不懂得变通的思维定式。 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了,家长就会很生气。但其实,孩子虽然把衣服弄脏了,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了画画,这是很有创造性意义的一件事,但是家长却因为自己定的条条框框(画画不能弄脏衣服)而去指责孩子。 不得不说,控制欲强还有事事最求完美的孩子,更容易影响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想有效的发挥和应用创造力还必须有2个一软一硬的条件: 1.是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2.是必须具备独立的人格和坚韧的意志 创造力的组成分3个大项: 1 基础的认知与理论学习 比如,入如果你想培养一颗植物,你就得先掌握一些基本的培育知识。这个不是说要让孩子去学习各种理论,很多的认知源于生活,也有很多教育学家提倡通过生活去学习和认识事物。 仅仅拥有理论基础还远远不够,中国的孩子拥有很强的理论知识,也会通过一个公式去创造一个有意思的玩具,但他们其实只是记得公式而已。 (就像这个风靡全球的重力迷宫,设计之精妙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天生没有创造力,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曾住着一个爱迪生。只是一直以来实践和应用的层面太弱,伴随着大人们的打压……很多人真正应用创意都是在工作之后。 我一直认为中国人的聪明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排的上名号的,30多年的发展让中国从一个极其贫穷的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绝对是人民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 2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哪怕掌握再多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发挥不了其最大的能量。创造性思维使人们能够看清事物本质的同时又能跳出固定的思维,它能使人们利用掌握的知识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解决方案、重新排列组合等等。 爱迪生发明电灯。发明电灯需要大量的理论基础,但电灯这个东西之前没有出现过,一般人根本想不带有这样的存在和应用。 如果用创造性思维去考虑,就会先有“人们生活在黑暗很痛苦”,本质是因为“在黑夜中没有光源”,而爱迪生则是跳出以往的固化思维(用烛台照明),利用掌握的电力知识去创造“电灯”这个新事物。 同一个项目,你能想到不同的解决方案或者跟别人截然不同的方案,这也是创造力的体现。 3 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这也是很多父母都不理解的地方,认为创造力和人格怎么会有这么强的关联。可以说这也是创造力应用和发展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就像是一个电脑系统的运行环境,如果运行环境有BUG,哪怕软件本身的功能再强大也面临着时刻崩溃或者卡死的情况。 它主要表现在孩子的进取心、求知欲、抗压能力和独立的人格等,它是创造力内在驱动力,如果没有这些品质为基础,孩子极容易放弃、沮丧和精神崩溃,从而不能让孩子很好的发挥其理论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量。 以上是对创造力最基本的一些介绍,大家有什么疑问的可以在公众后台问我……下期我们继续来说说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话题。 你可能感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