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说你寒?我怕你虚

 随阳 2017-08-26

“虚”与“寒”是兄弟,但不是孪生的。因为按八纲辨证来说,还有“实寒”与“虚寒”之别。


但“虚”与“寒”确实又是兄弟,常相伴出现。因为“虚”按阴阳来分又分为“阳虚”与“阴虚”,阳虚则生内寒,阴虚则生内热,虚热我们本篇不谈。


不管是实寒还是虚寒你都可以说自己“寒”,但作为医生,我得分清你是虚寒还是实寒。因为实寒易治,虚寒难疗。


那么虚寒与实寒有什么区别呢?先来看看。


所谓虚寒,是指体内阳气不足,寒从内生,即“阳虚则外寒”之意。也就是说由于机体阳气不足,温煦生化能力减弱,机体不得温暖,而出现寒证的症状,属阳虚证的范围。虚寒本质上是你阳气不足了,是虚,请记住这一点。


虚就是体内该有的东西没有达到标准,就像杯子里的水不满


  而实寒是指外感阴寒之邪,使体内阴寒过盛,损伤阳气,出现寒的表现。阴寒偏盛,阴盛则寒,即“阴盛则内寒”之意。也就是说实寒是寒邪有余,而阳气尚充足,是实证。


实就是体内有本不该有的多余的东西,你当然背包袱!

  

    怎么来鉴别虚寒和实寒?

    

    实寒是寒气侵犯人体引起的疾病,这样的人往往阳气较旺。若阳气不旺,即便是感受了寒邪,因为没有抵抗力,也就表现为虚寒的多。因为阳气尚旺,所以阳气与寒邪斗争剧烈,脉象有力,因为寒主收引,引起气血凝聚,往往导致疼痛,且疼痛则往往比较剧烈,拒按,因为这些往往是新病,治疗上重在祛邪。


譬如感受风寒后的头痛、关节痛、身体痛等,我们治疗时用麻黄汤、甘草附子汤、乌头汤等。再譬如一杯冷饮下去你胃痛了,明显是寒邪引起的,医生要用高良姜、香附之类的散寒理气止痛。这些都是实寒的治法。  


虚寒的本质是虚,也就是各脏腑温煦功能的衰退,常有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胃口不开,腹胀腹痛,大便溏泄,遗精阳痿等症状,若有疼痛则多为为隐隐作痛,喜揉喜按,脉象则较弱。


当然,实寒与虚寒也不是截然分卡的。感受寒邪的次数多了,没有正确治疗则往往导致阳气受损,变成了虚寒。而虚寒之人往往更容易感受寒邪而形成实中夹虚之证。





我们平时说的“寒底”人,多是虚寒的人。一般来说,虚寒体质的人由于阳气不足,基础代谢率低,体内产热量少,四肢容易冰冷,面色较苍白,很少口渴,即便喝水也是喜欢喝热水,不喜欢接触凉的东西,包括进空调房间、吹风扇、吃冷饮等,平素大便偏稀,或者饮食不慎则腹泻,最关键的是容易疲劳乏力,精神不振。


那么虚寒证怎么治疗呢?是不是也可以像实寒证那样,用大剂量的附子干姜桂枝呢?当然,姜桂附可以用于治疗虚寒证。但如果认为姜桂附就是治疗虚寒的唯一药物或必用药物,那就值得探讨了。

扶阳要药——附片


前面说过,虚寒难疗。如果姜桂附真可以把阳气补起来,那么很多人的虚寒早就应该好了。可实际是有些人服用附子一年乃至十年,仍然是透心凉,热不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譬如图中第一条留言,患者自己说自己“阳虚十年”,吃附子得皮肤病,平时收到的此类询问不在少数,关键是他们真的适合附子吗?


事实证明,用附子干姜等大热药来治疗虚寒是有方法技巧和适应症的,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这里我们只谈附子的药性,因为附子是驱逐风寒湿邪,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第一药物,姜桂吴茱萸等一样的道理。对于寒实证,可以放胆用之,这个在临床上的验案多不胜举,我们不必要探讨了。


关键在虚寒证中,姜桂附怎么使用?


举个通俗的比喻,人体内的阴就譬如是灯内的油,阳就是灯芯上的火焰,阳虚之人就是火焰小了,明亮温热之气不足了。


              



用附子就等于把灯芯拨大,使火焰燃烧的更大一些,并以此去驱散阴寒,这是以消耗灯内的油为代价的。没有油的人,你用再多的附子,他也仅是热上一阵就又寒了,因为他的阳气没有根源,这时你若反复大量使用,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消耗了更多的精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壮火食气”。


清代医家邹澍也说“惟恐在下膏泽已竭,火无所钟,反能引在上之火,升腾飞越耳。故夫膏饶则火聚,火聚则蒸腾变化,莫不由是而始。”他的认识其实很清楚,就是说在真阴可耐受的情况下,附子可以散去阴寒之气,而阳气自然回归与真阴协调无碍。但若真阴已经耗伤,你用附子虽然能祛除阴寒,但因为真阴不足,阳气往往也随之而散,附子就起不到作用而越用越虚了。干姜桂枝也是同样的道理。


譬如仲景的四逆汤(炙甘草、干姜、附子),用来回阳救逆,是阴盛格阳的典型病症,但历来中医认为此方的君药是炙甘草,而不是附子干姜,原因很简单,炙甘草有缓急守中的补益作用,相当于真阴,干姜附子是燥热之性,他们必须在炙甘草的统领下,才可以使温热之性长久而缓和的发挥,要不然很可能阴破开了而阳回不来,人也就灰飞烟灭,魂归不灭天去了!


仲景不用炙甘草的温阳法里有白通汤与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这两个证都是急需要回阳,所以不适宜炙甘草的甘缓,只能用大辛大热的姜附急救回阳,但这也是背水一战之法,仲景强调“服汤脉爆出者死,微续者生”,也就是说阳虚而寒气太重的人,用此方后寒气缓缓散去,阳气缓缓归来,则还有希望;若姜附之类不能在反佐药物的引领下迅速祛除寒邪,反而把仅有的阳气引到了外面,脉象忽然变得很浮大,病人就很危险了。


这一条对临床的启示是若虚寒人脉浮大无根,最好不要大剂量用姜附,小剂量开始最为稳妥。若脉沉而紧,还算有力,姜附还可以适当大量用。如果脉象很微弱了,但病人也没有什么亡阳欲脱的迹象,这个时候我们有时间来从容应对,那就可以小剂量的温补药缓缓培补阳气,有益而无害。


这个我们可以参考仲景的虚劳病论治大法,虚劳篇里的方子都是缓和的温补药为主,而不以大热之品为主。如黄芪建中汤、薯蓣丸、肾气丸三方,都是温补的标准法则,其中肾气丸用少量的附子桂枝杂于大量温养阴液的药物中来“少火生气”的,这是对虚弱人用阳来生气的不易良法。


但若病人的脾胃功能非常弱,吃桂附地黄丸之类的他也消化不动,起不到回阳的作用,而现实中就是有很多人处于这样的阶段,不管你是用多大量的附子,他总是热不起来,这种情况下还有没有办法来温补阳气?


当然是有的,譬如仲景的薯蓣丸。而且古人还有比薯蓣丸更简单的方法。


中医史上,有一本《阴证略例》,是金元时代的王好古写的,这本书常常被人忽略,其实他上承仲景,下开后世温补派甚至火神派的先河,在对阴证的研究上有独到之处。




王好古在继承前贤以附子、干姜等温阳散寒法治疗阴证的基础上,补出以四君子汤加减的温补法,可谓在阴证治疗上的贡献之一。


他有调中丸:白术、白茯苓、干生姜、人参、甘草(炙),这个方就是四君子汤加干生姜,王好古认为干生姜比干姜燥烈之性为轻,他在《阴证略例·海藏治验录》第一案为“外阳内阴”案,这是一例典型的内虚寒而外假热的案例,病人是因夏天大热之时喝冷饮,随即发热六七天,且流鼻血,但脉沉涩无力,显然是阳虚而热浮于外,前面的医生用柴胡汤、白虎汤等泻热之法效,用附子干姜之类又怕微弱之脉不能承受,所以王好古就用了四君子汤加些干生姜,这样平淡的方,几天这把这个病治好了。(原文是:牌印将军完颜公之子小将军,病伤寒六七日,寒热间作,腕后有斑三五点,鼻中微血出。医以白虎汤、柴胡等药治之不愈。及余诊之,两手脉沉涩,胸膈间及四肢按执之殊无大热,此内寒也。问其故,因暑热卧殿角之侧,先伤寒,次大渴,饮冰酪水一大碗。外感者轻,内伤者重,外从内病,俱为阴也。故先斑衄,后显内阴。寒热间作,脾亦有之,非往来少阳之寒热也。与调中汤,数服而愈。)


所以我们必须清楚,附子只是治疗虚寒的一种药物之一,而不是全部。有些人除了把大辛大热的姜桂附作为热药外,对党参、白术、炙甘草、黄芪、巴戟天、菟丝子、益智仁等温补性的药物等闲视之,认为这些药不够热,不够猛,根本治不了虚寒重症,这是大错特错的,总是一种求快求奇的心理在作怪。


可惜,在当今用附子干姜成风的时代,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还真不多,很多人总觉得寒底病人治不好就是附子干姜没吃够,一直加量,医生墨守成规,病人至死不渝,诚可悲哉!这样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了。


当然。当今时代也有不少明白人,譬如与李可大剂量运用姜桂附形成鲜明对比的三七先生,他的养仁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智仁、菟丝子、枸杞、桃仁组成)药物平和,剂量极小,却在临床上治疗虚弱之人屡屡见效,这一点吾友邢玉良大夫可谓深得先生之学,对此方运用极广,疗效很好。吾与玉良相交数年,且时以病案请益于三七先生,如今方略睽此法之妙。


盲目运用大剂量干姜附子的同道不妨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对于那些久治不愈的虚寒,是不是该考虑一下是思路和方法出了问题?中医贵在结合临床实际而探讨理论,反思明白了,或许在临床上就又多了一个法门。


当然,我也知道,很多习惯把大剂量运用姜桂附当做补阳的不易法门的人对此是不屑一顾的,他们脑子没进水,而是进火了。脑子里有火,看世界全都得用火,这是显而易见的。


此篇文章,我是应几个久用大剂量姜桂附而不见效果的病人之请而写的,希望更多像他们一样的病人能明白此道理,迷途知返,用平淡的温补药来收拾旧河山,或许对他们的健康能有所帮助。王道无近功,而霸道则往往建功一时,而遗害于将来。


在结尾,录用三七先生的“用火之道”警语,供有缘人思考。

                

   焚膏继晷,油尽灯枯。此非用火之道也。

   添膏续焰,微明不息。此乃用火之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