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可能是个连姜都不会用的中医

 朱1971 2017-08-28


站在专业立场 

讲述通俗中医

这是书生第430篇原创文章




追求神奇的药、追求生僻的药、追求炫酷的药,是一部分“中医”赖以生存的技法,别管疗效怎么样,先把人看懵再说。殊不知,中药的神奇之处就是在平淡处见证奇迹。有太多耳熟能详的中药品种,如果能丝丝入扣地辨识清楚,将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比如姜。

 

是个人都知道姜,因为它是最常用的调味品。

 

是个中医都知道姜,因为它是最平常的药材。

 

但,你可能并不了解姜的药用价值。


生姜


提到姜,首先就是最熟悉的生姜,它是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说白了就是我们吃的姜。只不过调味用的生姜是小鲜肉,而药用的姜最好是老姜。

Zingiber officinale


生姜味辛,性温,归经肺、胃、脾经。功能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风寒感冒,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的症状。也治疗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等。如果吃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等,用生姜30g、苏叶30g,加红糖适量煎煮服用可以解毒。如果是不慎吃了生半夏、生南星、魔芋等中毒,口舌发麻的,直接嚼食生姜,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内服煎汤,一般3-10g,当然经方的推崇者用量会更大。生姜捣烂可以外用,跌打扭伤、关节疼痛的,可以用姜糊糊和面敷在患处。需要注意的是,阴虚内热及实热证的人禁止服用。


生姜汁

刚刚还讲到了生姜汁,就是把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

生姜汁味辛,性微温。功能主要是化痰、止呕,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每顿三滴至十滴,冲进药汤中服用。


生姜皮

生姜的外皮,洗净,用刀刮取外层栓皮,晒干就是生姜皮。

 

生姜皮味辛,性凉。这一点很有意思,与生姜的温性正好相反。《医林纂要》给了一条神解释:“姜皮辛寒,凡皮,多反本性,故寒。以皮达皮,辛则能行,故治水浮肿,去皮肤之风热。姜发汗,则姜皮止汗,且微寒也。”

 

生姜皮归脾、肺经,主要用于消肿。水肿病初起的时候,小便不利,用生姜皮2-6g煎汤内服,可以利尿消肿。



干姜

干姜


把姜晒干或低温干燥所得的就是干姜。制作过程就是把姜拣净杂质,用水浸泡3-6小时,捞出,闷润后切片或切成小方块,晒干。

 

这么做了之后,姜的温性就会加强,从温变热。归脾、胃、心、肺经。功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等。它治疗的寒证,就比生姜更顽固了。张元素说:“干姜本辛,炮之稍苦,故止而不移,所以能治里寒,非若附子行而不止也。理中汤用之者,以其回阳也。”


煨姜

将姜洗净,鲜用,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

 

煨姜依然是味辛,性温。但止呕更专业了,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每次用煨姜二、三片,煎水服用。


炮姜炭

为姜科植物姜干燥根茎的炒炭后所得。

 

炮姜炭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肝经。它的治泻和止血作用更专业。叫做温中止泻、温经止血。主治虚寒性泻痢,还有阳虚导致的吐血、便血、崩漏等各科杂病。煎汤内服一般用3-6g;或入丸、散。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及阴虚有热者禁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