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文凝结董立志近三十年法务心得 | 青岛研修班嘉宾风采抢先看

 望云1120 2017-08-28

编者按:仅剩3天,重大项目管理研修班就要在青岛开班啦,报名参加的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本次研修班课程涵盖:重点项目的防控机制建设、国内投资并购法律风险、涉外投资并购法律风险、投资并购中的技术性问题、投资并购的争议解决等五个方面。赛尼尔特邀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业内权威专家为大家授课,还为大家安排前往青岛知名企业——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进行实地交流、考察。


今天为大家推送研修班特邀嘉宾董立志先生的一篇文章,董总现为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曾任莱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常委、总法律顾问。董总此文开启了我国现代法治企业建设的新篇章,其中对现代企业法治建设的构想很有见地,文中从多角度介绍了建设现代法治企业的主要做法。

你还在犹豫什么?已有近百人报名,名额珍贵,请速收下。


《法治中国视域下的“法治莱钢”建设方略》——建设现代法治企业的主要做法(文章节选)


1. 搞好顶层设计,打造永续递进的长效机制


建设法治企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日积月累、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从量变到质变不断递进的复杂系统工程。


企业必须从全局、整体和长远的视角对法治企业建设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谋划,制定法治企业建设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落实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树立里程碑,绘就路线图。


莱钢集团计划在2015年底搭就现代法治企业的基本框架,2017年建立顺畅高效的法治企业运行体系,2020年全面建成“法商合一”、“依法强企”的现代法治企业文化。

 

2. 建立法律培训和法治宣传基地,培育和强化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加强法律培训和法治宣传是落实“思维想法”理念的重要举措。莱钢集团适时成立了企业法律培训和法治宣传基地,围绕法治企业建设的阶段性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培训和法治教育宣传,持续增强干部职工的法治理念和法治能力,着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底线思维、规则思维、理性思维和契约思维。


组建“法商融合”导师团,通过集中授课和送法到厂等多种方式强化法治意识、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知识。

 

3. 建立法律服务中心,引导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方式行事


通过“思维想法”炼就了法治思维,要做到知行合一还必须养成以“法治方式”行事的良好习惯。


莱钢集团成立了“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解惑日常工作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通过以案说法,不断引导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开展工作、规范行为、追求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职工工作、生活始终沿着法治化轨道顺利前行。


4. 建设“学习型法商团队”,通过法商深度融合彰显法务管理增值创效作用


企业法律顾问团队要积极主动向公司各项主体业务深度融合, 率先创建“学习型法商团队”,改善心智模式,全方位系统思考,在配合公司管理部门和各业务部门开展工作的同时,将公司法务管理与公司商务管理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双向促进作用;指导各管理层面和业务团队积极建立“学习型法商团队”,引导干部职工学法信法用法,实现工作绩效的不断提升和个人事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导师团作用,多维度辅导法商团队开展工作,提升工作绩效。定期开展法治论坛,促进法商沟通交流和相互认同,形成法商价值取向一致化。


通过“法商融合”理念在工作中的深入实践,“法务人”和“商务人”逐渐融合成“企业人”,彼此经常相克的追求融合成为“做大事,不出大事;快做事,正确做事;万一出事,速救济,不误事,不捂事”的共同行为。


莱钢集团正在把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全面应用到法治莱钢建设工作中,有力地推进了“法商融合”文化的孕育成长。

 

5. 开展“安全运营大提升”活动,以安全运营促创效增效


依法运营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法治企业建设的主线,是企业平稳高效发展的业务保障。


莱钢集团通过开展“安全运营大提升”活动,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岗位法律风险源并制定防范措施,全面落实劳动关系、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以及财税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始终保持企业在一种科学、理性、健康的状态下运行。既要防控企业行为与法律法规的差异可能导致公司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亦要识别和分析执行哪些法律法规具有预期法律利益,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合法权益最大化。

 

6. 完善公司制度体系,力求制度的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执行性,强化制度的执行落实


公司制度是企业的“内部法”,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石。


一是在集团范围内持续开展“制度合规性”评价工作,根据变化了的法律环境和公司发展要求及时梳理更新滞后的、“睡眠的”、相互冲突的或不规范的制度;


二是在某些制度缺失的领域及时制定相关的制度;


三是及时将国家新出台或新修订的与企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内化成公司制度;


四是通过将制度细化成具体岗位的工作规程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


五是通过配套的考核问责制度确保每项制度的执行落实。

 

7.以法治推进改革,以法治护卫创新


今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大力推进企业结构调整、体制转型、经营模式创新的关键一年。无论是转方式、调结构、创新体制机制,还是产权改革或转型发展,既要坚持不越法律的红线,又要充分利用法律和政策的红利,这就离不开精商明法的智囊团队献计献策、保驾护航。


一是企业法律顾问团队要积极研究政策法规,为公司决策层主动献计献策;二是公司在开展重大改革、重要项目和重大资本运作时要善于突破传统思维的窠臼和传统模式的束缚,在“法无禁止”的领域敢于探索创新,另辟蹊径。


莱钢集团自2014年始全面开展“深化改革用法治,创新发展法护航”活动,以法治助推公司“深化改革不越轨,探索发展敢创新”,法治资源的保驾护航和价值创造作用日益凸显。

 

8.建立法律风险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法律风险全流程防范与控制


建立法律风险信息化管理系统,把法律风险管理纳入到整个信息化管理框架之中,将公司管理层、操作层、法务人员等整合于同一管理平台及业务流程,实现主要法律事务信息化管理。


鉴于法律风险贯穿于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要重点实现法律风险信息收集、法律风险评估(包括识别、分析和评价)、法律风险应对、监督和检查等法律风险的信息化管理,构建法律风险实时动态监测平台,实现法律风险防控的科学长效管理机制。

 

9.全面宣传与发动,塑造符合企业实际的法治文化,为法治企业建设创造有利的舆论文化环境


法治文化的塑造和完善是现代法治企业成功建设的重要标志。


通过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以及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形成多形式、立体化、全覆盖的联动宣传机制,让干部职工认识到法治企业建设是传统依法治企工作的延续和提升,是实现依法强企目标的必由之路;是一项贯穿于公司全生命周期的持久性工作;是一项全员、全方位参与的系统工程。每一个成员单位和每一个部门和职工都应真心并逐渐自觉融入并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全员推进法治企业这艘巨轮风正帆悬。

 

莱钢集团在莱钢日报开设了“法治莱钢”讲坛系列讲座,在莱钢电视台持续报道各单位践行“法治莱钢”的经验做法,在莱钢信息港开设“法治在线”栏目,在微媒体开设“法治莱钢”论坛等,对莱钢法治文化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0.实行依法强企责任制,搭建全员担当的责任体系


法治企业规划的实施落地及有序推进还有赖于推进机制的有效建立、推进任务的合理分工及奖惩责任的真正落实。


莱钢集团实施“法治莱钢建设责任制”。集团公司与各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签署“法治莱钢建设责任书”,采取“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方式,形成自上而下的责任体系,确保激励机制与责任考核的全面落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