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中医独取寸口就可以知道五臟六腑的信息?

 为什么73 2017-08-29

难经》二十四难讲的都是经脉诊候,就是诊脉的方法。扁鹊是独取寸口这个医派的传人,可以说是开创者。现在中医都是独取寸口。即使张仲景撰述《伤寒论》也要用到《难经》他也是以寸口为主,只不过同时兼用趺阳和人迎所以我们后世医家都是按这个传承下来的。大家现在开始可以说是古脉法,跟《濒湖脉学》比,这就是古脉法所以古脉法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什么?比较深奥,比如《脉经》里面讲的脉学是非常深奥的《内经》、《伤寒论》里这些脉法都是非常深奥的。那么扁鹊《难经》尤其在诊法方面有独到之处另外他传承了很多我们现在已经见不到的医经里面很多的诊脉方法所以我觉得尤其很有价值。对于这种古老的文化,我们现在可以用它,任何时候都可以用。为什么?因为人类的生命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没有太大区别,诊脉的方法其实也一样。

对于古老的脉学,我们要直下承当,也就是直接拿过来,你马上就可以接受,这就是对的。如果你要是用《濒湖脉学》来评论古脉学,那就是很荒唐的事了。包括《伤寒论》里面的平脉、辨脉,这些都是比张仲景还要古老的脉学,大家一定要接受它,如果你经常读诵、背诵,那么你的脉学水平就会提高,比背《濒湖脉学》的作用还强。《濒湖脉学》我们是实际应用,但是《难经》讲的都是非常高的境界,所以多接触一下,多背一背,多念一念,你的水平不由自主的就会提高,这是很奇妙的。


经文一难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人的十二正经,也就是手足三阴三阳皆有动脉。这里的动脉不要理解成西医的动脉中医的动脉就是你从外边能够看到摸到,这个就叫动脉。中医“按之其动应手”,你能够触觉和感知到。

十二正经都可以在某些地方摸到动脉,但是为什么要独取寸口?也就是为什么扁鹊传承的这一派特别强调独取寸口我们现在中医诊脉就是诊寸口脉,为什么会有这种做法?就是扁鹊传下来的“独取寸口”。

在《内经》时代,比较提倡遍身诊法,就是十二正经的动脉都要诊三部九侯,上中下,天地人但是扁鹊的学问特别强调独取寸口便能决五脏六腑的死生吉凶为什么会这样?

扁鹊在《难经》第一难就提出这个问题。中医看病想知道五脏六腑十二正经的情况,所以十二正经的动脉都需要去摸。

1.为什么中医大夫只诊寸口脉?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

寸口脉就是手太阴肺经的太渊和经渠穴的这个地方,两手分为寸关尺,一共是六部脉,就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

我们原来讲过脉就是经络,经和络都可以叫脉,这里指的是手太阴肺经寸口这个地方。手太阴肺经它是全身经络的大会,所以我们诊寸口这个地方就可以知道你五脏六腑的全部信息。

脉之大会的会就是聚会的地方,《灵枢·动输》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五脏六腑之海虽然是胃,但是它的气最后都会上输于肺,最后由肺分布全身,所以肺很重要。

手太阴肺经在我们手腕上走的就是我们现在诊脉的这个地方,最后从寻鱼际出于大拇指指端。

2.脉的循行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

人的气血在经络里面运行,经络里面走的是气血,人的十二正经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这个寸肯定是上古时代的寸,不是我们现在的寸,所以人一呼一吸脉行六寸。人一天一夜,一共一万三千五百息,当然这是一个平均数字。

脉行五十度,五十度就是脉巡行五十遍。关于脉巡行怎么算,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灵枢·脉度篇。

3.远古时代人是怎么计时的?

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刻漏”就是一个容器底下搁一个眼儿,往下滴水,随着时间流逝,水越剩越少,刻度就逐渐漏出来了,所以叫“刻漏”。古人很聪明滴嗒相对速度比较固定,看水漏到哪儿了可以知道现在到了一天的什么时间了。

古人把一昼一夜二十四小时分为“百刻”这个“刻”不是咱们现在的“刻”比如我们现在“八点一刻”,这个“刻”是现在的时钟。古代把二十四小时分为一百刻,他们是这样计时,所以叫“漏水下百刻”。

一天二十四小时,营卫之气走在人的阳分是二十五度,走的阴分也是二十五度,为一周也。营卫就是营气和卫气,是人的两种气,它们是哪里来的呢?在《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爲营,浊者爲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所以营卫之气都是吃的五谷粮食所化,五谷当中的精华传到肺,由肺再把这些气传到五脏六腑,其中清的气就叫“营气”,浊的气叫“卫气”。营气在脉的经络当中,卫气在脉外,营卫都是随着人的循环来运行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各二十五度一共是五十度,就是走五十遍这都是平均数字,因为我们知道昼夜长短是不一样的,冬至那天就是昼短夜长,夏至那天就是昼长夜短,所以昼夜各二十五度是一个平均数字,关于这个大家可以看一下《灵枢·卫气行篇

一昼一夜了,营卫之气循行五十遍了,最后还是要再交到手太阴肺经这儿,所以叫“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就是这一天循行从这开始,这一天结束也是到这里结束,所以称之为“大会”。

五脏六腑的信息在寸口这里完全可以提取,所以说“起于手太阴,止于手太阴”。五脏六腑的气都呈现在手太阴这里,所以通过寸口脉就可以知道五脏六腑的情况决定人的生死吉凶。《灵枢》当中关于人的气血运行讲的确实非常多。

4.中医诊脉是非常高雅的文化

上面讲的告诉我们中医的诊脉是怎么来的。当然大家看《伤寒论》就会发现张仲景很强调: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合参,我们也是照着去做的。中医大夫讲究高雅,病人往这里一坐,我们中医不需要像西医一样要做一些检查比如让你做心电图,或者让你B超,给你抹好多偶合剂中医不需要这些,中非常文雅,将手腕露出来,大夫一诊,五脏六腑的信息全都知道了,所以中医诊脉是一门非常高雅的文化。

如果我们随意要求病人把脚脖子露出来摸摸趺阳脉,或者摸摸病人的脖子人迎脉,这样则显得大夫动手动脚,不是很文雅,跟我们民族文化不太一致。

但是如果真遇到重病人的时候趺阳脉和人迎脉都要摸,比如病人已经卧床不起了,这个时候就别讲究文雅了,所以脖子处的人迎脉也摸一摸,脚上的趺阳脉也摸一摸甚至于有的人寸口脉已经没有脉了,诊不着了,病太危重了,所以更得摸趺阳脉和人迎脉。虽然不能遍身诊,三部九侯不能全诊到,但是对于重病号下三部还是应该诊但是对于普通病人独取寸口完全可以,所以中医一种非常伟大的高明学问

5.缩龙成寸

中医诊寸口脉叫缩龙成寸龙是变化无穷非常庞大的动物,但是它可以变化缩成一寸大小,同时还能具备一切,这就是中医文化所的缩龙成寸,现代术语全息理论。

手太阴肺经很小的寸口脉就可以代表全身五脏六腑信息,这就是全息理论,比如耳针,足底治疗都属于中医的全息理论。

中医的寸口脉就是全息思想,他提取的是信息,所以大家不会摸的时候,你摸的只是脉搏的跳动而已。而你会摸脉的人,你就可以从中体会出他身体全部的信息,所以中医这门学问实在是太深了,也就是中医一伸手摸寸口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就可以把身体的所有信息全部都掌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