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列女传》故事6

 墨香笙樵 2017-08-29
《列女传》故事6
  田永明
  卫姑定姜
  卫姑定姜,是卫定公的夫人,卫公子的母亲。卫公子结婚后便死去了,他的妻子没有孩子,守孝三年后,定姜让公子的妻子回娘家,并亲自送她到郊外。临别依依不舍,悲哀感叹,站立远望,泪下如雨。于是便赋诗说:“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送走儿媳妇后归来又哭而远望,又作诗说“先君之思,以畜寡人。”所以,君子说定姜是一个慈善宽厚的婆婆。
  卫定公不喜欢大臣孙林父(文子),孙林父出奔晋国。晋侯派郄犨请求卫定公,让孙林父回卫国,卫定公不想接受晋国的请求。定姜说:“不能推辞,孙林父是先君宗族大臣的后人。现在大国又为他求情,如果不准许,国家将会灭亡。虽然你不喜欢孙林父,但总比亡国要好些吧!你应该容忍他。为了安定民心、有利于国家,难道不可以吗!”卫定公听后,便同意了晋国的请求。所以,君子说定姜能为国家解除祸患。诗中说“其仪不忒,是正四国。”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卫定公死后,立敬姒的儿子衎为卫国国君,这就是后来的卫献公。献公在居丧期间,十分轻慢。定姜在悲泣歇息期间,发现献公并不悲哀,内心忧虑吃不下饭,感叹地说:“看来他将败坏卫国,一定先害善良的人,这是天将给卫国带来灾祸啊!真后悔我没能成功地让鱄来主国家之事。”大夫听后都觉得害怕。孙文子(林父)从此也不敢放弃在卫国的权力。鱄,是献公弟弟的儿子鲜,很有才能,定姜想立他为国君而没有成功。后来,卫献公非常暴虐,极不尊重定姜,最终被逐出卫国。逃亡到边境时,让祝宗祷告逃亡,且祷告说对祖宗没有什么罪过。定姜说:“不能这样祷告,即使没有神灵,也不能诬告。有罪过,怎么能在祷告时说没有罪过,况且你的逃亡,舍弃忠臣而与小人谋划,其罪一;先君有卫国的大臣为师保,而你轻视他们,其罪二;我以妇道侍奉先君,却让凶暴的小妾所指使,其罪三。祷告只祷告逃亡,不能祷告无罪。”之后,凭借着鱄的力量,献公又回到了卫国。所以,君子说定姜善于以言辞来教诲。诗中说“我言惟服”,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郑国的皇耳率师入侵卫国,孙文子(林父)占卜是否追剿,拿着占卜的征兆对定姜说:“从征兆看如山林,出征会丧失雄师。”定姜说:“出征者丧失雄师,对抵御外寇是有利的,大家要好好谋划。”于是,卫人追剿,在犬丘伏获了皇耳。所以,君子说定姜能通达事件之理。诗中说:“左之左之,大夫图之”,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故事之后的颂文是:
  卫姑定姜,送妇作诗,恩爱慈惠,泣而望之。数谏献公,得其罪尤。聪明远识,丽于文辞。
  内容主要是说:一、卫姑定姜,对儿媳非常慈爱,所以,作诗以送,泣而望之,非常感人;二、多次向献公进谏,指出他的罪过;三、总体认为,定姜不但是一个丽于文辞的人,更是一个聪明有远见的人。
  当然,这个故事与历史的记载有出入,譬如关于孙文子出奔晋国的事,按历史记载并不在卫定公朝,而应该在卫定公之后;献公被逐的原因,与其暴虐有关,但似乎不一定是因为不尊重定姜;归来,也似乎不一定是因为鱄的原因。至少,其它历史文献有不同说法。
  《列女传》的作者,可能是为了突出卫姑定姜,对历史事件进行了筛选加工,当然,也有可能这段记载更接近历史。
  2010年12月27日
  
  附原文:
  卫姑定姜者,卫定公之夫人,公子之母也。公子既娶而死,其妇无子,毕三年之丧,定姜归其妇,自送之,至于野。恩爱哀思,悲心感恸,立而望之,挥泣垂涕。乃赋诗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送去归泣而望之。又作诗曰:“先君之思,以畜寡人。”君子谓定姜为慈姑过而之厚。定公恶孙林父,孙林父奔晋。晋侯使郄犨为请还,定公欲辞,定姜曰:“不可,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国又以为请,而弗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亡乎!君其忍之。夫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定公遂复之。君子谓定姜能远患难。诗曰:“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定公卒,立敬姒之子衎为君,是为献公。献公居丧而慢。定姜既哭而息,见献公之不哀也,不内食饮,叹曰:“是将败卫国,必先害善人,天祸卫国也!夫吾不获鱄也使主社稷。”大夫闻之皆惧。孙文子自是不敢舍其重器于卫。鱄者,献公弟子鲜也。贤,而定姜欲立之而不得。后献公暴虐,慢侮定姜。卒见逐走,出亡至境,使祝宗告亡,且告无罪于庙。定姜曰:“不可。若令无神,不可诬。有罪,若何告无罪也。且公之行,舍大臣而与小臣谋,一罪也。先君有卫卿以为师保,而蔑之,二罪也。余以巾栉事先君,而暴妾使余,三罪也。告亡而已,无告无罪。其后赖鱄力,献公复得反国。君子谓定姜能以辞教。诗云:“我言惟服。”此之谓也。郑皇耳率师侵卫,孙文子卜追之,献兆于定姜曰:“兆如山林,有夫出征而丧其雄。”定姜曰:“征者丧雄,御寇之利也。大夫图之。”卫人追之,获皇耳于犬丘。君子谓定姜达于事情。诗云:“左之左之,君子宜之。”此之谓也。
  颂曰:卫姑定姜,送妇作诗,恩爱慈惠,泣而望之。数谏献公,得其罪尤。聪明远识,丽于文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