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至独尊儒术以后,中国文人出不了更伟大的哲学家了?

 三平斋 2017-08-31

这个问题中混淆了好几个概念。

首先,古代中国有哲学思想,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哲学。

没有清晰的定义意识,这给深度思考带来困境,一旦超出经验层面,讨论就难以继续。

中国历史上几次哲学的繁荣期,大多是在外来哲学思想冲击下形成的,这也就说明了原本体系存在缺陷,在它之上难进行革命性的创造。

其次,独尊儒术之前,中国也没有哲学家。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是后代建构出来的,是根据只言片语重新塑造而成。

以孔子为例,只看《论语》之类,无非一些道德箴言,并无多少本体论的东西,所以唐代之前只入子书,后为了应对印度哲学的冲击,宋儒从典籍中“剪刀加糨糊”编出《四书》,虚构出一个中国古代的本体论传统。不否认,孔子等有本体论的意识,但在“不知生,焉知死”的功利思想遮蔽下,他们很少进行这方面讨论,即使讨论了,兴趣也不大。如果他们有心为之,何必将其散乱在不同典籍中呢?

只从哲学高度说,朱熹、王阳明比孔子就高明多了,但他们把自己的发现都说成是孔子早就有的东西,他们只是“读懂”了而已。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传统,也没有相应氛围,朱熹、王阳明们想说出自己发明,恐怕也没人理睬。

其三,哲学真那么重要吗

胡适曾说,中国没有哲学是中国的一大幸运。

胡适所说的哲学,可能是指意识形态化的思维习惯,但从时间推移看,没有哲学反而造成国人对意识形态思潮缺乏免疫力,“文革”如此,包括今天很多网友用五毛、带路党互相指责,其实都是非此即彼、用立场替代思考的意识形态化的思想方式。

但个人认为,即使是纯粹的哲学,可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把哲学视为学问的根本,这是西方传统,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此颇有自卑感,所以努力“创造”古代哲学家,孔子居然也成了唯心主义哲学家了,而老子更被拔高为辩证法的宗师(其实老子也是延伸了前人的想法而已)。一切都要绑架到哲学视野中来评判,其实是没有意思的。

在现代学术中,哲学基本也就衰败了,因其内核越来越小,社会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可以实验化、数字化的部分都已自立门户,剩下的只是本体论等比较枯燥而无法实用的部分,才叫哲学。如果从今天哲学的定义看,中国古代几乎没有哲学家,如果从过去哲学的定义看,即社会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等还没分立时,则中国历代都有哲人出现。

总之,哲学是学问之母只是一种比喻,没必要太当真,也没必要为“先前不阔”而痛心疾首,倒是更应该思考,我们传统中有哪些好的东西被割除了?它们是否更有价值?我们是否在根据当下的需要而强奸传统文化?

Iago羽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问答达人
电影 旅行 哲学 文化 孤独!生命是一道敞开的门

这里面有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中国文人与哲学家的定义如何?其二独尊儒术尊崇提倡的是什么?回答这两个问题,才能把千年历史当中,始终在`几家之言`里的麦田怪圈整理清晰!

其一,中国文人在哲学家这个层面,基本上都是第二层面的学说论述。哲学底层因素的逻辑追溯,物质第一性原理,本质性问题的辩驳透析都没有完全拓展。儒家克己复礼,道家无为逍遥,墨家兼爱救世,名家论名与实。都停留在世俗与伦理,关系和爱的框架里展开。对于本源追问和本源追问的工具性认知--形式逻辑,数学思维,纯事理思辨和哲学三问,都不能足够系统阐述。即便有所涉及,都是停留在语言上的混沌割裂,思维的不可 思 议,用模糊,笼统的复合概念去统摄论点。

最终中国的哲学成为文化的鸡肋,下沉深度与思辨逻辑不足,入世功用具象为工具方式方法。所以严格意义来说,中国缺乏真正的哲学家。道德伦理,入世功用和修身自悟成为哲学的实际样貌!

其二 独尊儒术。是为统治所用,社会治理的文化工具。它的出发点和整个延伸的社会现象,都是一种秩序和伦理概念。儒学讲克己复礼,尤其是孔子先生,对周朝礼仪纲常十分推崇。尊崇祖先礼制以族群管理和亲情文化,次第而下的统摄社会。这种为统治所服务的文化氛围,忽视个体,忽视独立意志的萌发,也忽视哲学思辨的价值意义。一切回到实际有效,功利可行的立意中。

这种定向意识培养和价值灌输,在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后世尊崇的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无非就是几家之言。后世文人学者的演绎,都离不开这几个框架结构里。和西方实证科学演绎方式不同,逻辑思辨哲学不同,中华文化深深地锁死在政治驾驭文化,古人管控今人的模式中。

所以,中华文化在向古人看齐,向旧思想家附和,向政治屈服的文化基调中,成为了愚昧,,管控的工具科学!

而我们古老文化里,受天启示的河图洛书,瑰丽壮阔的山海经,具备先天密码的奇门遁甲和百家争鸣而产生的理性思想源泉,都在一个独尊儒术的政策里,泯灭无存!

近200年的科学腾飞和各学科辉煌的建树,几乎全部来自国外。这种带有侮辱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是否需要重新思考!

我们的未来,在谁的手中!

依凡论 

传播新知,启迪智慧 融通天下,播撒洞见

西方意义上的哲学的产生有三个条件:第一、对于第一因的探索,第二、基于形式逻辑之上的概念体系的产生,第三、各种流派间的思想碰撞。

首先,儒家思想对于第一因是不关心的,儒家思想极其信徒们从来不管什么宇宙是怎么来的?世界被什么推动这类对他们来说难以想象的问题。他们的宗师孔子信奉的是“述而不作”和“子不语怪力乱神”的那一套。这种思想可以说是直接遏制了中国人对于第一因探索,这种封闭的思想对于中国的哲学和科学进步的危害之大,超乎想象。

因为随着独尊儒术的产生,中国的绝大多数知识阶层都被儒家思想统治,再加上后来的科举制度,知识阶层基本上就被儒家给统治了一大半,他们既然信奉儒教,本着“述而不作”和“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教条,自然对于什么新知识和“怪现象”是没有什么探索的兴趣的。

反而那些火药之类的发明倒是和道教有关系。因此,儒家思想本质上是一种闭环宗教,他们知识体系里面没有一种是与探索这个世界的真相有关的,它的信徒们也从来不关心世界是怎么来的,世界被什么推动着。所以儒家思想与哲学乃至科学都是绝缘的。

其次,形式逻辑极其概念体系的发展是以古希腊为代表西方哲学得以博兴的根源之一。如果说,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是依靠对于宇宙第一因的探索兴趣来推动,那么亚里士多德之后特别是文艺复兴前后那些庞大的哲学体系的产生,都与形式逻辑密切相关。如果说科学的逻辑工具是实证逻辑,那么哲学的逻辑工具就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经过亚里士多德对其先辈的哲学探索和思辨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形式逻辑可以规避很多无效和荒唐的思辨判断过程,是哲学的概念体系得以建构的一个重要基础。儒家思想与形式逻辑没有什么关系,中国本来也有机会产生形式逻辑,本来包括庄子、恵斯、公孙龙在内的一些思考者已经触及到了诡辩论,也就触及到了逻辑底层了。

可惜,中国没有出现一个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形式逻辑的总结归纳者,中国只发现了辩证逻辑。所以中国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也就建不起来,中国古代的唯一称得上哲学家的就只有老子,因为他讨论了宇宙是怎么来的问题,也运用了辩证逻辑去建构一套概念体系。不过用辩证逻辑来思考问题容易走向相对主义。哲学大厦还是要形式逻辑的架构。儒家思想,你看孔子的论语就知道,它的结论是不按逻辑判断走的,这是一种很原始的思考方式,但却封印一个文明的整体心智和逻辑能力。

最后,也正是因为独尊儒术之后,由于儒家思想便于统治者的伦理统治,所以后世的儒家就比较强势,百家争鸣的时代一去不返,一家独大,没有了思想碰撞,包括哲学在内的各种知识体系也极难发展起来!

玄谷真 

易道史学思想者

首先,怎么定义哲学?中国很多哲学智慧的追问是通过修道来完成的。也就是用身心来实证。

从问题来看,问话者是认为汉代尊儒以前的中国在先秦是有哲学家的。如果按西方那种思辨哲学论,其实诸子也不是这样的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易传都是有易道根源的,不是西哲那种从基础性哲学问题思辨的。

但是,一个文明若中国这样走几千年,相关世界观问题是必须思考,必定给予了体系化回答的。先秦就是老子、孔子《道德经》、《易传》这样的作品,以及庄子、孟子等的作品。

汉代尊儒以后没有吗?伪问题。中、印、地中海、波斯四个文明圈在枢轴时代思想发华以后,就只有中国是文化思想发展有连续不断性的。包括吸收外来文化以融汇创造新文化思想。这恰恰反映了尊儒并不是思想专制,或者说比西方独尊基督教要文化宽容,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包容性与中华文化回应外来文化的能力超过任何文化。

吸收外来文化在枢轴时代以后是必然的。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回答问题发展思想是一个文明正常的演化途径。这在易叫交。问题是除了中国和近代西方以外,别的国家还没有这个文明发展能力。

印度从沙门思潮以后,还有什么思想发展?商羯罗那种与中国佛教如慧能等有的一比,但理学、心学、气学这种这一时代的思想,印度就什么也没有了。那印度是不是有外来冲击也没有文化再造能力?

波斯还有什么思想发展?

至于西方,所谓古希腊的思想据说也是在古埃及影响下发展的。古罗马之后再也谈不上。一直到文艺复兴。但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是西方完全在自己文化基础上发展的吗?不是。是从阿拉伯、东罗马吸收发展的,是在蒙古冲击下发展的,是吸收明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

原生文明诞生以后,没有吸收其他文化的思想发展中外都不存在。只有中国文化根基深,吸收再发展不断,比西方文化思想链条完整。如我们发展玄学时,西方没有相应思想发展。如我们发展道教、佛教深入探究时,西方也只是在玩经院哲学。而我们在新儒家复兴时,西方还在中世纪。我们宋儒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已经基本完成了,西方才文艺复兴。

那么,从魏晋玄学到道教、佛教的发展,再到理学、心学、气学、实学的发展,中国是出了一代又一代思想家、哲学家的。王充、王弼、郭象、范缜、王通、慧能、紫阳真人、邵雍、周敦颐、二程、朱子、陆九渊、陈献章、王阳明、王廷相、李贽、黄宗羲、王夫之,等等。

只是到了清朝比较沉寂,研究朴学。然后,西方冲击就来了,迎来了新文化运动,出了一批大师。而今国内各种思潮在争鸣,数十年再出一批思想家是可以期待的。只是纯粹的哲学家,大概东西方都不会有了,不是那个时代了。

大风厂工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文化通过“百家争鸣”到达了一个巅峰。那个时代,文化人不仅在学术上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在政治地位上也得到了空前的尊重。君主、大臣求贤若渴,养士成风;百家诸子周游列国,进言劝谏。 文化人在那个时代养成了自由议论朝政的习惯,但“焚书坑儒”把这一切都给毁了,秦始皇虽然只杀了几百个儒生,书也没有全部焚掉,但却以强大的震慑力昭告了全天下的读书人,让他们明白,从此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专制时代,话再也不可以乱说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恫然不同,它没有采用任何暴力,而是采用了一种和谐的手段树立了一个典型,一个榜样。想成功吗?想当圣人吗?好,学儒术,其他的都不要学了。儒学是主流,其他的都是非主流,非主流一辈子都是个穷酸文人,只有主流才能进入士大夫之列。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当时汉武帝那个时期是一种对政治,对统治极为有利的做法。   春秋时期因为政治格局的混乱,统治者的多级性成为百家争鸣的政治背景,在大汉朝统一的政治体制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什么难事。

政治混乱、统治思想混乱,智慧碰撞,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现在的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道、法、墨、释各有各的哲学智慧,当时在那个年代是百家争鸣的时期,人人都各有一套理论,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主张自家反对别的家的观念在封建时期的是引起对立与矛盾根源。对统治者在政治上极为不利!所以当时只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是对国内最有利的唯一做法!   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任何事都有利也有弊!这套做法在当时那个时期是正确的,但不代表在所有的时期都是正确的!   明后期的政治黑暗和满清入关才是导致中华民族文化濒于灭亡的重要原因!明清皇帝对中国古文化并不是真正透彻的理解。只看懂了表面,却不解内里!曲解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真正意思,最后形成了八股文。汉朝到明清时已经过了千年了,可明清还沿用千年前汉的政治做法,不懂变通,只能失败!所以,适度就好。到今天,正是这些控制保证了我们所处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接受知识的方式正在进行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更多人需要的是全面、客观的百家思想,从而来反思,来认可,来了解自己所处的思想环境,来选择信仰。在这个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的经济社会,我们能选择的也只有这个了。我们是否拥有自由的思想?也许无论你需要顺应怎样的意识形态,但只要你始终走在追求真理的路上,那就够了。正如罗丹的雕像,思考并痛苦。我们感性地观察世界,理性地认识世界,这种动机本身就超出了世俗的善恶、道德和科学,更不要说政治。而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那种文化“繁荣”,“百家争鸣”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永远的记忆,一座丰碑,只能供后人瞻仰,而不能再现和发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