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脖子都差点扳断了,为何还是没治好颈椎病?(正骨的误区)

 解脊厄 2017-09-01


昨天遇到一位颈肩痛并且伴有右侧手麻的患者,当她听到我说要给她正骨头的时候,她很果断的说:“我这脖子就是扳骨头的时候差点扳断了,以前脖子能抬起来,现在脖子就和断了一样连抬个头都费劲。”。

诊治的思路

笔者仔细帮这位患者检查后发现,她的手麻主要是因为前中斜角肌保护性收紧之后卡压臂丛神经所导致。

而这位患者所说的“脖子和断了一样,抬头都费劲”,主要是因为她颈部前面的颈长肌和前中斜角肌的保护性收紧把整个头给拉住了,身体为了“迎合”这个肌肉的高张力而出现了把头坠下来的保护性姿势,而导致这个“保护性收紧”的元凶就是她做的几次“扳脖子”。

因为这个扳脖子只是把紊乱的小关节给卡回去了,但是其实这位患者之前的小关节紊乱是为了“分担”一部分斜角肌和颈长肌因为张力增高而丧失掉的对颈椎垂直稳定性的保护。

所以在复位这个小关节错位的同时一定要把斜角肌和颈长肌也给松解开,不然你咔咔咔的把脖子一扳,小关节是复位回去了,但是斜角肌和颈长肌会变的非常紧(保护性收紧),因为颈长肌和斜角肌在一起完成颈椎的垂直稳定性当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思路的延伸

这个斜角肌和颈长肌的保护性收紧还会进一步的导致颈椎后面的斜方肌上部和肩胛提肌因为附着点位置改变而影响其对肩胛骨位置的“对准”,因为颈肩部很多的肌肉都是挂在肩胛骨上的,所以肩胛骨位置的异常会“搅乱”整个后背的筋膜排列,而这些筋膜排列的异常又会反回去重塑肌肉的排列和骨关节的对位。

这个重塑之后的肌肉和骨关节的排列就很难再用分析一块一块肌肉功能的方式去推演一个结构功能的问题了,因为目前整个这个颈肩部的结构是“囚禁”于整个后背筋膜的。

治疗的次序

也许听了上面这些分析之后大家会觉得治疗应该就是先松解肌肉、筋膜,再去动骨关节。而事实上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颈肩部的肌肉太多了,我们没有必要把每一块肌肉都分析一遍,而且自己这样意淫一个“真空环境”去孤立的分析单块肌肉的功能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但是这些肌肉却都无一例外的附着于胸骨、肩胛骨、肋骨和椎骨,骨头只有这么多。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师父喜欢正骨头的原因了。

笔者在这里想再纠正一下大部分人对“正骨”的误解。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正骨绝对不是单纯的只扳骨头,而是通过扳骨头这个过程来松开肌肉筋膜这些软组织以及骨关节的对位。真正意义上的正骨不会“跳过”肌肉筋膜这些软组织去强行把关节卡回去。

其实我们不管是处理身体什么样的问题,都要清楚的体见整个身体各个部分之间的“联机”。因为患者的身体就像一股溪流一样,每个异常的肌肉筋膜和骨关节对位都相当于是搅起这股溪流的一个“波浪”(阻碍)。

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整个溪流前进的方向去理顺这些阻碍,而不是使劲在这个波浪上搅几下,这样乱搅只会让整个溪流增加更多的“波浪”,也就是人为在整个筋膜系统重塑结构过程中增加了更多的“阻碍”。

整体的联机

笔者从9岁开始做一些感受身体的训练,练到现在为止,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知道了我们的身体其实就像一条沾着水的毛巾一样,从头到脚连绵不绝,一气贯穿。下面笔者通过一个小视频来演示一下这个“沾着水的毛巾”在甩动时候的状态(视频如下):

就像我们拿着湿毛巾的一端轻轻的抖一下之后,整个毛巾都会甩起来一样,我们身体整个“联机”通泰之后也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这不是什么特异功能,只要身体真正做到了贯穿一气的时候,一个指头的撑地就可以把我们的身体从地面“拔起来”,我想这应该就是以前师父经常跟我讲的“腾劲”(向上窜的劲)。

所以笔者在帮患者处理身体问题的原则就是帮他们建立这个身体结构整体的“联机”,当这个结构整体拥有一个完整顺畅的“联机”时,局部的问题才会真正意义上被解除。

知识的铐锁

笔者以前刚从学校出来的时候,自以为学了一大堆的理论知识就可以给人看病了,结果发现这些知识在临床当中经常失灵。因为类似这些在尸体上学的解剖和活人的身体是不一样的,如果您认真练过身体就会知道,那些解剖学上按照肌肉起止点来分析出来的肌肉收缩方式及方向,和活人身体上的方式和方向是存在偏差的。

就像腰部的竖脊肌除了沿着起止点方向收缩外,还会因为异常张力的“威胁”而沿着身体两侧往腹部“逃逸”一样,肌肉还会横着走吗?这是解剖学不会理解的。

笔者不会和研究解剖的专家们去争辩这个问题,因为笔者在大量的临床当中已经印证,当我们把这些“逃逸”的肌肉拉回来之后,就可以解决很多腰部的拉扯痛,因为这个拉扯痛的主要原因就是肌肉“逃逸”之后腰椎小关节的压力和棘上韧带的张力增加所导致。

所以说我想既然我们是在处理活人身体的问题处,就应该多学点活的东西。知识本身是用来辅助我们认知身体的,而不是照搬过来生拉硬套着去解释所有现象的,这样做只会囚禁我们思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