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在冬季里的石竹花 ————记昌邑市'十佳教师'于兹坤

 青春rzw 2017-09-02

春归幽谷始成丛,
地面纷敷浅浅红。
车马不临谁见赏,
可怜亦能度东风。
  这是王安石的《石竹花》。虽然这首诗的艺术水准不见得很高,但它却真实地写出了石竹花的乐观与淡雅。石竹花的花语是纯洁的爱、才能、大胆和女性美。石竹花也是热情和魅力的代表。而如同石竹一样的于兹坤老师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耕耘在春天的沃野

于兹坤老师是奎聚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二十几年来,她一直任劳任怨,辛勤耕耘在教学这片沃野上。先后被授予潍坊市小学品德教学能手、语文教学能手、学科育人标兵的称号;并荣获潍坊市金点子征集优秀辅导教师;昌邑市优辅导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参与了学校多项课题的研究;所研究的《“头脑风暴式”快乐自主阅读》和《巧借“陌生化”激活习作教学》分别荣获政府成果奖;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教学观摩会上提供公开课;并多次受邀去福建、江西、河南等地提供教学指导;相关事迹在《潍坊教育》《昌邑电视台》上都有报道。有人说她是事业的宠儿,成绩总是微笑着向她走来,而在我们看来于老师的成功没有捷径,就在于她勤勤恳恳地做,踏踏实实地走。


  一直以来,她利用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注重了语文课前后知识的联系,语文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课堂内外的联系;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构建多向互动的“头脑风暴式快乐自主阅读”高效课堂模式,并且在习作教学中创建“以图导写”的写作模式,阅读和写作齐头并进,引导学生走向双螺旋推进的舞台,在“咬文嚼字”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大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她的语文课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语言生动,敢问敢说,语文课堂成了学生最向往的地方。

和风细雨,滋润心田
她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是她想使所教的孩子不凡。也正因如此,她带的学生在阅读、习作能力上,与同龄孩子相比,总是技高一筹,知识面也广……
  她总认为,语文教育一直以来在应试牵制下挣扎于困境之中不能自拔,走不出一条新路,主要原因就是将学生束缚于课本之中,让他们远离了生活,消逝了激情。于是她通过“小脚丫走家乡”研学课程,“研”“学”结合,以“研”促“学”,还学生一个自我体验 、学习和发现的空间。让学生走近自然,磨练意志,培养毅力,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及团队凝聚力,感受快乐行走的魅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她把“满汉全席”请入课堂,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发现生活、描绘生活,同时以作文做引导,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全面素质,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同时又让他们写出了感触真实的作文。…每项活动里都蕴含着她的良苦用心,在这些趣味活动中许多知识都悄然传输到了孩子身上。


仁者情怀,心怀大爱

二十二年来,无论工作岗位怎样变化,于老师始终立足于教书育人,上下求索,潜心实践,以她的仁者情怀、师者本色,感染和带动着她身边的每个人。
她不仅是孩子、家长眼里的好老师,还是领导眼里的好助手,同事眼里的好伯乐。她积极整合课程,执教各类公开课;同时,她以语文带头人的身份与其他教师交流,手把手帮扶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他们创造机会,搭建平台。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成人之美,助人成功。这是她的性格,也是于老师的感人之处。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 “老师”这两个字的份量;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努力进取,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让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时俱进。
这就是石竹的力量,也是于老师的力量。石竹花的花期是4—9月,而于老师是开在冬季里的石竹花。她的爽朗、热情、勇敢,始终感染者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是开在冬季里最美的石竹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