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病例:坐骨大孔疝

 带上你的好 2017-09-05

坐骨大孔疝

 

坐骨大孔是坐骨大切迹与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围成的孔。 其内走行的结构主要是梨状肌,梨状肌将坐骨大孔分隔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内,梨状肌上孔与梨状肌下孔内走形有血管神经。梨状肌上孔走行的结构由外向内:臀上神经、臀上动脉、臀上静脉梨状肌下孔走行的结构由外向内: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脉、臀下静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阴部神经。

坐骨大孔及其内的梨状肌一同又构成了骨盆腔的后侧壁。当因为坐骨大孔周围肌肉因麻痹或损伤出现薄弱区时,在腹内压增高情况下,下腹部及盆腔中的脏器即可由此疝出,称为坐骨大孔疝。坐骨大孔疝最主要的疝出部位在梨状肌下孔。

图1 坐骨大孔疝示意图(后面观)。*作者原创,如有使用必要,请与作者联系。


坐骨大孔疝非常少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在坐骨大孔区出现压痛,有时伴有臀上、臀下或坐骨神经痛。较大的疝囊可在在臀部出现包块,且随体位不同而有大小变化,肿物在骨盆高卧位时可消失,加大腹压时局部有冲击感或有肿物出现。

超声检查的实时性有助于实时观察疝囊由盆腔向后方疝出的动态过程。可以作为坐骨大孔疝的重要诊断手段。




下面的两段视频中的病例为68岁男性,因臀部局部压痛并下放射就诊。于臀部坐骨大孔处做矢状断,实时超声在患者咳嗽或深吸气时可见盆腔内容物向后方疝出,梨状肌受压下后上方移位。


视频1 坐骨大孔疝。患者咳嗽时间盆腔内容物向后方疝出,梨状肌受压下后上方移位。


视频2 坐骨大孔疝。患者深吸气时见盆腔内容物向后方疝出,梨状肌受压下后上方移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