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待是值得的,晚期肾癌患者治疗有了另一把利器

 雷神n5y933u4a3 2017-09-05

培唑帕尼全国上市启动仪式(左起:叶定伟教授、诺华肿瘤研发及医学事务副总裁赵燕女士、郭军教授、诺华肿瘤中国总经理Didier Dargent先生、Daniel Heng教授、诺华实体肿瘤业务部负责人钱江先生

2017年初,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培唑帕尼(维全特)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用于晚期肾癌一线治疗,为晚期肾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7月22日,筹备已久的培唑帕尼全国上市会在北京盛大举行。


会议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共同担任主席,邀请加拿大汤姆·贝克癌症中心Daniel Heng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建辉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郭剑明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王林辉教授等发表主题报告,几十位肾癌内外科知名专家组成大咖建言专家团围绕晚期肾癌靶向治疗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会主席郭军教授和叶定伟教授


中国晚期肾癌治疗新选择


马建辉教授


马建辉教授指出,培唑帕尼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的多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1、2和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β)以及c-Kit,实现抗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增殖。其突出的特点是对靶点的选择性更高、疗效更好,而血液毒性更小。


培唑帕尼注册研究VEG105192研究在未经治疗或既往接受过一次细胞因子治疗的晚期和(或)转移性成年肾癌患者中证实,培唑帕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ORR高达32%;并可显著延长一线治疗人群复发时间,中位PFS为11.1个月,复发风险较安慰剂组降低60%。由此奠定了培唑帕尼在晚期肾癌一线治疗中的地位。


COMPARZ研究是迄今晚期肾癌领域最大规模的头对头随机对照临床(RCT)研究,结果证实,培唑帕尼与舒尼替尼中位PFS相当,中位OS超过28个月;而在ORR方面,培唑帕尼显著优于舒尼替尼(31%对25%,P=0.03)。PISCES研究通过新颖的设计探讨了晚期肾癌患者及医生对药物的使用偏好,结果表明,有更多的医生和患者倾向于选择培唑帕尼。基于充分证据,国外指南和共识均推荐培唑帕尼为晚期肾癌一线的标准治疗选择(表)。


表 国外指南和共识均推荐培唑帕尼为晚期肾癌一线的标准治疗选择


医者仁心——提高患者综合获益


郭剑明教授


郭剑明教授指出,对于晚期肾癌患者的治疗选择,固然设计严谨的大型RCT是临床决策的依据,但临床实践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意愿也影响着治疗的效果。晚期肾癌一线治疗的药物选择应关注提高患者的综合获益。临床研究显示,培唑帕尼与舒尼替尼临床获益相当,指南也为同等级别推荐。然而,临床研究中患者都活得一样长,他们真的活得一样好吗?


COMPARZ研究显示,培唑帕尼组不良反应更少,疲劳和足痛、血液学不良事件发生率都更低,而其生活质量指标则占优势。另一项注册研究显示,培唑帕尼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和安慰剂无显著差异。PISCES研究是唯一在肾癌领域研究患者和医生偏好的临床研究。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的意愿,研究结束时进行评估。分析表明,70%的患者和60%以上的医生偏好培唑帕尼,而只有22%的患者偏好舒尼替尼(图2),更好的整体生活质量是患者选择培唑帕尼的主要原因。


图2 更多医生和患者偏好培唑帕尼


郭剑明教授强调,靶向治疗不仅应有效,而且要“高质量”有效。Q-TWIST就是用于评估患者总体风险获益的一种统计方法,该方法将治疗获益分为3个部分:肿瘤生长带来的症状、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和药物得到的生存获益。Beaumont JL等用Q-TWiST方法对COMPARZ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表明,舒尼替尼的3~4级不良反应时间(TOX)较培唑帕尼延长了31天(95%CI 13~49天)。合适的治疗是对患者综合获益的思考,而培唑帕尼兼顾了疗效、安全性与生活质量,是使患者综合获益的选择。


IMDC大数据分析指导肾癌临床实践


Daniel Heng教授


Heng教授是国际转移肾细胞癌数据库联盟(IMDC)的主席,IMDC模型或称Heng 氏预后模型即为Heng教授所建立。Heng教授在报告中强调了真实世界数据库的重要意义,IMDC目前共纳入来自35个国际机构的7500例患者,基于这些大数据,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转移性肾癌(mRCC)患者诊治方案及预后因素的分析。


2016年发表培唑帕尼以及舒尼替尼治疗晚期RCC的真实世界研究表明,在真实世界,舒尼替尼组与培唑帕尼组一线治疗的PFS(8.4个月对8.3个月,P=0.17)和 OS(22.3个月对22.6个月,P=0.65)相当,且无论患者细胞类型、有无转移灶及转移灶部位、既往是否行肾切除术及危险级别如何,结果均相似。IMDC数据证实了Ⅲ期临床研究COMPARZ的结果,显示培唑帕尼疗效非劣于舒尼替尼。COMPARZ研究还显示,除肝功能异常外,培唑帕尼组的耐受性更好。


COMPARZ Asian及中国数据分享


盛锡楠教授


COMPARZ研究全部入组患者1110例,其中20%的患者来自中国(209例),是唯一中国深度参与的晚期肾癌临床研究。盛锡楠教授指出,COMPARZ Asian研究是目前唯一验证中国晚期肾癌一线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培唑帕尼与舒尼替尼头对头比较的前瞻性研究数据,该研究证实,两治疗组在亚组人群与欧盟人群中的疗效无差异。


对中国人群分析显示,培唑帕尼与舒尼替尼一线治疗RCC的疗效相似,研究者评估PFS约为14个月;而培唑帕尼组的ORR达35%,高于舒尼替尼组的20%;两组OS无显著差异,培唑帕尼组尚未达到中位OS。与COMPARZ研究总体结果相比,培唑帕尼在中国人群中的PFS更长(13.9个月对总体人群的10.2个月)、ORR更高(35%对总体人群的31%)(图1)。而对比总体人群,中国人群腹泻、肝功能异常、血小板降低、口炎、味觉障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倾向于更低的发生率。


图1 培唑帕尼在中国人群中的PFS更长、ORR更高


盛锡楠教授还分享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单中心研究结果,该中心自2009年9月至2011年底共入组30例患者,其中培唑帕尼治疗14例。在培唑帕尼治疗者中,除1例患者外,其他患者肿瘤均有缩小,ORR达50%,疾病稳定率(SD)50%,无疾病进展(PD);PFS为11.2个月(2.8~92个月),目前有1例患者治疗8年疾病仍未进展,取得了显著疗效;OS达35.2个月(4.4~92个月),3例患者生存超过5年,目前仍有两例患者长期存活,3年生存率达36%。


真实世界数据分享


王林辉教授


真实世界证据(RWE)是RCT结论的有力补充,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治疗指导。真实世界大数据分析已成未来研究方向。王林辉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3项真实世界研究结果。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是北美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肿瘤登记注册数据库之一,基于SEER的分析显示,在靶向治疗后期(2010-2012),患者的总生存(OS)明显延长,中位OS为23.4个月;而一线使用培唑帕尼,对比使用舒尼替尼以及索拉非尼显著延长了患者的OS;手术和一线使用培唑帕尼治疗同为肾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SPAZO研究是西班牙泌尿肿瘤协会发起的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纳入西班牙34个中心的278例一线培唑帕尼治疗的患者,结果显示真实世界培唑帕尼疗效和RCT研究结果一致;低危组患者能够从培唑帕尼治疗中获益更多,中位PFS达32.4月,ORR高达44%;不良事件比例(贫血除外)均低于COMPARZ研究。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3年治疗全部患者的数据分析显示,培唑帕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患者,ORR高达39%,疾病控制率达88%;中位PFS为13.7个月,中位OS达29.1个月,其临床疗效得到充分证实。


小结

在本次会议的大咖建言环节,郭军教授和叶定伟教授同与会专家就培唑帕尼在我国临床应用策略进行了多方位探讨,进一步明晰了培唑帕尼在晚期肾癌患者中应用的优势和益处。


正如郭军教授和叶定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的,培唑帕尼前期研究缩瘤效果好,副作用相对其他TKI更少,且使用方便,其在中国的上市给泌尿外科和肿瘤内科医生带来另一把利器,也使中国肾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武器,并获得更好的生存。培唑帕尼的COMPARZ研究是亚洲患者入组最多、中国研究者真正进入肾癌研究国际舞台的研究,能参与研究并带给患者一种新型、具有良好疗效的药物也是作为医生的自豪和骄傲,等待是值得的。


嘉宾共庆培唑帕尼在中国上市


MCC批号:VOR1707795;有效期:2018年7月25日。过期资料,视同作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