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客单、高客流! 零售药店中药饮片价值大爆发时期已至?

 胜者唯王 2017-09-06


“2017年零售药店中药饮片(含阿胶)的市场规模将达约350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16%,高出行业5个百分点。相对应的,中药饮片(含阿胶)占药店营业收入的比例从2013年的7.5%提升到9.5%,5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2017西普会上,中康资讯副总裁苏才华发布了中康CMH对2017年中药饮片零售市场规模的预测,并就基于这样的变化如何进行中药饮片的价值再定位,展开了深入探讨。



苏才华   中康资讯  副总裁


1

中药饮片成行业利润新亮点


受政策、消费者、产业环境等多方因素驱动,中药饮片在2016年表现极其亮眼。对各区域中药饮片在零售市场占比进行分析可以发现,2016年全国各省零售药店中药饮片销售占比都在提升,且城市级别越高则饮片市场占比越高。其中,福建、广东这两个具有中药饮片保健传统的沿海发达地区省份,零售药店中药饮片占比均超10%,四川、上海、湖南、辽宁、河北、北京和广西等7省市的占比也超过了全国均值(6.8%)。


新型饮片的飞速崛起,对中药饮片的好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饮片,以超微细粉、破壁粉和破壁饮片为代表的新型饮片在稳定性、安全性、可控性上优势明显,两年复合增长接近100%,份额从4%快速增长到12.3%。


高占比、高增长的同时是高利润。中药饮片的综合毛利率达到40.6%,在主要大类商品中仅次于保健品。据了解,接近60%的中药饮片毛利率在30%-50%的区间,毛利率超过50%的饮片占29%。


2016年,中药饮片(不含阿胶)在药店平均销售额贡献率仅为6.8%,但毛利额贡献达到了7.9%,综合毛利率更是超过了40%。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大参林和老百姓,毛利贡献率分别达到了16.5%和14.3%。


中药饮片的亮眼成绩背后,有两个突出特点:


第一,贵细药材贡献巨大。贵细药材销售额占了药店药材(饮片)市场的半壁江山,增长快于总体市场。


第二,药食同源的消费品属性明显。药食同源类药材总体占药店药材(饮片)市场的55%以上,说明药店市场药材(饮片)的购买行为主要用于保健养生。


2

热销背后的消费者需求变化


中药饮片的热销,与人口老龄化、消费者健康保健意识提升、社会消费升级三大因素密不可分。


中康资讯的一项消费者访问显示,消费者对于饮片的需求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治疗疾病、辅助治疗、预防疾病、保健养生。一般来说,治疗疾病以传统饮片和配方颗粒为主,后三个需求则主要通过精致饮片,以及以破壁、超微粉为代表的新型饮片得到满足。


考虑到消费者年龄、使用场景等因素的影响,调研发现:出于治病目的,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普通饮片,少部分年轻消费者会尝试配方颗粒;出于保健目的,年老消费者倾向于传统精制饮片,年轻消费者偏向于可直接冲服、随时随地可使用的新型饮片(主要为破壁饮片)。


根据上述分析描绘出的消费者画像,对药店而言无疑更直观、更具指导意义。


传统饮片的消费者可以归结为“有闲精明会省钱型”,特点如下:50岁以上老年退休群体,女性偏多,经济无压力,思想传统保守,亚健康群体,自我保健意识较强。


新型饮片的消费者可以归结为“忙碌多金不差钱型”,特点如下:35-50岁中年职场人士,高收入、较高学历,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事物,处于亚健康状态,自我保健意识强。


这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可以得到解释。一般来说,消费者的关注点聚焦在两个方面——功能性和情感。前者讲究疗效好,质量安全,使用方便,易于携带/保存;后者讲究对高品质的追求,探寻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自爱自尊的体现。


传统饮片的使用不便、不利于用药习惯形成、质量良莠不齐、利用率低等弊病,驱动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既具有养生保健及慢性病辅助功能,又是送礼佳品的新型饮片。


3

高客单、高客流,

中药饮片吸客作用显现


中康CMH调研数据指出,药店是消费者购买中药饮片的首选渠道,83.4%的消费者会选择到药店购买。这主要受三方面因素驱动:第一,便利性;第二,可刷医保和价格优势;第三,消费者对药店产品品质的信赖。


基于一千家药店的小票数据分析则显示,中药饮片占药店营业额的比例正不断提高。2016年中药饮片店月均销售额超过2万元,增长率是药店总体营业额的两倍以上。在样本门店,中药饮片的销售占比从10.5%提高到11.4%。


不少人认为,中药饮片的高增长来自于其高客单价(由于贵细类饮片的热销,单纯购买中药饮片的平均客单价达到267元/人次,是药店平均客单价的4.62倍),但调研结果显示,高客流量才是关键。2016年下半年,店月均饮片客单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至12月,饮片客单量已占药店总客单4%的水平。中药饮片的吸客作用已经有所呈现。


更重要的是,由于新型饮片和传统饮片的消费人群和使用场景完全不同,其为药店带来的是纯增量销售。以传统饮片大品种三七为例,2016年在新型三七饮片实现高增长(134%)的同时,传统三七仍然保持略高于行业的正常增速(17.2%),三七整体市场规模达25.62亿元。更为典型的案例是鱼腥草,作为原本年销售额不足1000万元的小饮片品种,在鱼腥草破壁饮片的带动下,201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31%,市场总规模一跃升至7560万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