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身体来说点心理——主讲人:郑玉虎

 刘淑姿 2017-09-07


主持人:今天非常荣幸与北京乾德意象广州工作室合作,邀请到我身旁非常帅气的郑玉虎老师,与大家分享身体与心理的秘密。 相信大家对今晚的主题“拿身体说一点心理”,非常的感兴趣,接下来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郑玉虎老师。
郑玉虎:我们安静一分钟再开始,稍微收一下心,不要去想课堂以外的事情。
我不太喜欢老是焦虑、慌慌张张的情绪推动着做一些事情,所以节奏慢一点,静一静心,缓和一点再开始。
谢谢大家在今天晚上参加这个活动,我自己其实做过很多次这样的活动,每次做活动的时候,内心都会有一份感激,自己也挺感动的,很开心也很喜欢做这样的活动。
我并不是说因为你来参加我这样一个活动而开心、感激,而是因为在这么焦躁的世界里,还有我们这样一群人,愿意拿一定的时间,静心得了解自己内心,倾听内心的声音,关注身心健康,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可以静心做这样一件事情,我为此而感动。
越来越多的经验让我开始观察到,我们身边至少有50%左右的疾病,很大的原因是大环境以及心态坏掉了,因为我们心态太急躁,大家太被欲望带走,被生存焦虑带走。各种焦虑,各种欲望,各种消极情绪,这些东西把我们裹挟走了,这些东西推动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这些东西推动我们吃很多不该吃的东西,使我们养成很坏的生活习惯,很坏的饮食习惯,很坏的基本生活习惯。
因为整个大系统坏了,所以导致很多疾病。如果你真的静心,懂得怎么调理它,你会发现,我们身边好大一部分的病,原本是可以没有的。尤其像消极情绪类的东西,大家的价值观、心态已经有点“坏”掉了。
我举一个小例子,在法国,大家都在说新年快乐,在街上玩得很嗨。对面的两个车,开着开着撞一起了,但是下来后,两个人赶紧下车,打一个招呼后说一声“新年快乐”,然后上车又开着走了。这种心态很好,但是这种心态,在我们现在的环境里很少见。我发现我们身边人,大部分在撞车和刹车第一件事,既不是快乐的问候,也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也不是想办法把车挪开,给别人让一个位置,下车第一件事情而是相互对骂,都觉得是对方的问题。
这种消极情绪,如果你做心理成长做久了后,你会发现,如果我们被这样的情绪裹挟着做很多事情,骂人的消极情绪,第一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个受害对象并不是骂的那个人,而是你本人,你本人其实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它很伤身体、很伤情绪、很伤心灵健康。
有一句话我特别赞同“不要小看一小部分人做件对的事情”,哪怕我们很少的一部分人做这样一件事情,但是我内心清楚的知道,以我自己十多年来调理的经验,让我知道这件事情是对的,那我就继续去做,我会为此而快乐。
我大致介绍一些与疾病有关的内容,常见的几种疾病,与基本的性格特征有什么关系。他是什么样的性格,容易导致这种病,是什么样的压力方式,容易导致这种病。我简单介绍一点经验,我简单介绍一下自我成长的过程。我怎么用心理成长的方式,把我的疾病调掉,而且不仅仅把病调掉,而且让我整个身心更轻盈、更健康。
很典型的身心疾病,癌症、高血压、高血糖、腰椎间盘突出、口腔溃疡、胃溃疡,有一些是医学上很难彻底根治的疑难杂症,这往往跟心理因素关系特别大。
我也可以介绍一点减肥、戒严、戒瘾类的活动。因为我自己也有抽烟,所以我知道戒烟的心理过程,我有很多的体会。
戒烟如果你真学会了,反而是可以提升能量的方式,你可以把它当小游戏玩。
我先介绍一下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焦虑导致的,比如说突然一段时间工作压力特别大,事情特别多,整个心静不下来。焦虑是什么样的心态?焦虑的特点就是心静不下来,没法往一件事情上搁,即使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心也不踏实,就像不稳的频率,一直处于乱波动的活动状态,这种状态下,人的心态会有一点上火,带有一点火气。所以在这种心态下,容易闹口腔溃疡或者胃溃疡。
梁漱溟的书中提到,北京郊区有一阵弄了一个小疗养院式的地方,那个疗养院搞得很特别,里面没有任何东西,只是弄了几个像禅修的小房间一样。挖几个小房间,里面什么都没有,既没有报纸,也没有书,也没有电子设备,也没有手机,任何东西都没有。后来医院把一些实在治不了的疑难杂症,作为实验去那房间里尝试。结果去了后,发现待了两周后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其他的病没有缓解,但是胃溃疡缓解了。
这特别说明问题,口腔溃疡、胃溃疡就是因为心态太焦虑。到了这个房间后,从现实中把你的焦虑源直接剪断了,即使心态上很想焦虑,那也与焦虑的事情联系不上,所以焦虑不起来,最多是心理层面上有一些焦虑,但是与焦虑源泉会剪断。这些人在这里待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然后胃溃疡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我后来尝试做调节,以前我比较爱犯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时,我发现有一个心理过程,有一种方式是通过比较长时间的调整心态,调得不那么焦虑;还有一种方式,我让自己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全身心的把心思放在这一件事情上。这时候告诉自己一个道理,其实焦虑并不能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就是说我一天要办八件事,那我也是要办完的,我以焦虑的心态和不焦虑的心态去办事,焦虑并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它只是一直在消耗我而已。所以我让自己心理层面上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老是被焦虑推动着。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踏踏实实的做这件事情,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以这样的心态面对同等的事情时,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就没有了。
鼻炎也很有意思,我学一下动作,你就能知道他的心态了。人有很多不同的人格侧面,其实像从有鼻炎的人经常发出的声音可以看出,他有点傲慢,所以经常发出“哼”的声音。这种性格特别容易导致鼻炎。这也挺有身体器官的心理象征,因为傲慢心,本质上是属于理性活动,但是是理性活动中比较偏情感的活动。傲慢心本质上不属于情感,也不属于本能,它其实属于理性,因为好胜、好斗,是偏情感化一点的东西。
人的头脑是身体中相对来说最理性象征的区域,但是这个区域中可以再划分成三段,细划分,从鼻子下面,嘴巴这一段,是理性里的本能区。偏理性活动里本能出问题,与口腔欲望相关的活动,特别容易表现在这个区域,所以这个区域特别容易长包。
喉咙这里就是偏情感化一些,像傲慢型。更上面就是特别偏理智的,有点像强迫症患者的人,特别容易偏头痛。他的头痛类似于孙悟空戴紧箍咒式的疼痛。强迫症患者,他在思考时,老是“哎呀”,他有很多想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又老是在想。你看他当时的感觉,就很像戴了一个紧箍咒,疼的时候也是这一圈在疼,就是因为他理性压抑太厉害,这是理性控制区,太多以理性的东西控制他的情感和本能,压抑情感、压抑本能。
哮喘病,我们听一下哮喘的声音,就知道它的象征意义。这肯定是从肺里发出的声音,这其实就是一个哭泣反应。他内心深处,在性格深层处,有很多与哭泣有关的东西没有得到释放。哮喘的人,有一个动作特别像小孩子哭得比较厉害,会抽一口气,往上抽。抽上去顶着没下来的那一口气,特别的像。哮喘病人在旁边哮喘时,你背对着他,光听他的声音,你会以为是一个人在背后哭。这个声音从肺里发出来,中医说忧伤肺,我自己很有体会,我觉得中医说的这一点特别到位。因为我自己的性格特质里,有一点偏忧郁。忧郁的心思特别容易伤肺。
想象一下自己待在一个外面下着蒙蒙细雨,心情有点忧伤,不太愿意动,不是特别开心,但是你还有点享受,空气比较湿润。你在湿润的空气里,享受这种环境时,肺其实不是特别舒服。肺更喜欢很空旷的环境,它喜欢偏干净、空气比较顺畅的环境,这个区域会更舒服。但是你处在很湿润,有点忧伤的环境里,吸进来的空气也比较湿润,心情也比较湿润,就好像肺被泡在水里的感受一样,这种感受就不是特别舒服,泡久了就容易出问题。
我自己待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久了后,肺就有点难受。
哮喘“哭泣”的情感反应,就是与肺这个区域的情感反应有着直接的关系。
另外一种情绪也很伤肺,是一种愤怒情绪。有两种不同的愤怒,伤的区域也不一样。
有一种愤怒是走向是往上,叹气的时候,肺都要气炸了。这种心态愤怒会往上走,这时候就好像肺的区域有点沸腾了,刚开始时,肺特别难受,但是会有点扩散,扩散后整个胸区都很难受,感觉整个胸区火烧火燎,特别躁,整个胸区里一股热气憋得特别不舒服。这种愤怒特别伤肺。
还有一种愤怒特别伤肝。就是压抑得更厉害,不往上走,但是也很厉害的愤怒。这种愤怒不是以气体的形式往上走,而是以液体或者固体的形式,就是沉着憋着,特别容易憋在肝和下腹偏上区域,但是又比胸区稍微低一点,在横膈膜以下的区域。它走肝,同时让肝这一圈都不舒服,这种情绪压久了,刚开始是肝疼,后来是胃疼,或者是脾疼,这一圈都疼。
提问:十多年的青春痘为什么不好?都已经不青春了,也没好,而且越来越严重了。
郑玉虎:痘痘,做很深入的心理成长,坚持成长的话,是可以调掉的。因为这是我自己的经验。
我自己以前老是长四五颗青春痘,老是消不掉。后来慢慢有所缓解,现在还剩很多坑坑洼洼,就是长了后留下的印痕还在,但是痘痘已经不太在了。就是青春痘那类型的痘已经不在了,我觉得青春痘最基本的反应,它是雄性激素分泌过旺。与人格也有关系,为什么人雄性激素会分泌过旺,这是性格特征所导致的。因为女人内心企其实也有男性化的地,男性内心也有女性化的地方,但是激素分泌过旺,并不代表她男性化的部分太强,仅仅对她这个人来说,她的雄性激素分泌相对来说旺了一点,有一点点失调。
雄性激素分泌过旺会带来一个消极后果,她的皮脂有点过度分泌,分泌太旺了后,会显得皮肤有点油。因为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油脂太丰富的血液环境,特别招细菌和病毒,又容易在某一个地方血管堵塞,堵塞后刚好又有细菌病毒进来,就会在那儿形成一个小疖,越堵越大,堵完后有一点点红肿。但是青春痘和别的痘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青春痘破了后,挤出来的东西没有别的杂质,仅仅只是白脓,就是因为招来的细菌病毒所导致的。这个慢慢的可以调掉的。长青春痘比较厉害的皮肤,往往都偏油性。
提问:我的皮肤也不是很油,以前是脸上有小颗,从去年12月份到现在,在脸颊和脖子的连接处,这代表什么情绪吗?
郑玉虎:从上往下,意味着越来越本能层面的压抑,就是更深一层面的压抑,大致有这样的走向,但是不要作为结论,仅仅当作参考。
还有别的类型的痘痘,脸上长的青春痘只是一个很小的类型,其他还有好几种类型,有一种类型是抑郁导致的,抑郁也会导致长痘痘。但是抑郁的痘痘不像“火热”的痘痘。抑郁的痘痘,是人有点进入老龄化心态时,对人生有点悲观失望,过早的感觉到年华失去,对此产生一点的悲哀,心里面有一点“泪水”,有点想流泪。并且皮肤有点松驰,就会长那类型的痘痘。这种老龄化心态,抑郁情感导致的痘痘,挤破了后,里面是以“白色透明液体”为主,顺便有一定其他的杂质,像腐烂的细胞质、细胞壁。更多的挤破的时候,就像眼泪,没有别的东西,就是一种白色透明液体。我刚开始做成长的时候,做了三四年时,突然冒水痘了。那种心态很搞笑,冒水痘冒出来的感觉特别像在流泪,刚好那段时间触碰到内心的情节,就是很深层的眼泪,很深层带毒的眼泪,就是压抑很久的,对别人有一点点怨恨,但是表达不出来,只能往内压,压得很深,压了好多年的那种眼泪,那种眼泪是带毒的。当时它一边在流的时候,有好像那个地方破了,像一只眼泪在流泪一样。过了一个阶段后,我的那个“结”过去了之后,这个也就过去了。
有一阵子我想测一下眼泪的PH值和心理成长之间的对应关系,试验了一小段时间。有一次特别搞笑,他们传承班在做成长的人,有一次我刚进门时,还没开始上课,我就先拿PH值给他们测。有一个人测的一下,他当时的眼泪是偏碱性的。才过了一个多小时,他们开始上课,那个人突然出来一个特别消极的情节,他在那里大哭,哭得特别伤心。而且你一听,就知道他那种情节是压抑很深层的情节,压抑很多年的情节。我看到他很多眼泪出来,也趁机测了一下。这一滴眼泪明显偏酸性,PH值读出来时,就在酸性区域,不在碱性区域。所以我怀疑,有一些眼泪是带毒的。
有一个小例子,妈妈在三个月的时候出现一个小情节,这个情节始终没化解,那她很容易在家族中,把这个“结”遗传下去。等到她孩子出生的时候,妈妈出这个问题的那一天,个孩子也会在那一天爆发这个情节。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现象。
有一个家庭,他在七个月还是几个月的某一个时间,突然不吃奶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她就是不吃奶。后来她再生出来的孩子,也是在那一天,突然就不吃奶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天他们家孩子不吃奶,但是她奶水又比较旺盛,她就把它挤出来放在杯子里,然后放在茶几上。打扫卫生的阿姨,闲着没事就尝了一口,发现是苦的。而且那个时候,这个女性的心态就是抑郁,处在产后消极延续下来的抑郁。
这个例子很说明问题,抑郁就是带苦的,抑郁情绪带来人的基本心态反应,就是让人有点苦,心态上就是有点苦,有点酸。
有一种心态的人特别容易患癌症,他的性格侧面,让你看起来感觉这个人特别看得开,就是特别的豁达。我们一般很容易生气的事情,他不太会生气;我们很容易伤心的那种事情,他也不会伤心。他好像挺看得开的,碰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对他来说有点无所谓,显得他整个人挺大气似的。如果你是一个心理咨询的外行,业余人士,你看他的时候觉得很大气。但是如果你是很专业的人,看到的就不一样。他跟真正的很大气,修为很好的高僧大德的那种大气,完全不一样。是另外一种不一样的心态,他的这种心态恰恰是因为他压抑太深,压抑太厉害,就是他特别善于压抑自己的情感。在他还没怎么生气的时候,他已经知道怎么样把它深深的压抑下去,他藏得很好,就把它压到一个地方去了。所以他跟修为很好的那种大气是不一样的,修为很好的那种大气,其实也有情感,但是它可以来无影去无踪,它可以进来,也可以出去,与这种大气是不一样的。恰恰是因为他压抑太厉害了,连他自己都还没发现他有这个感受的时候,他已经把它压抑下去了。这种性格的人特别容易患癌症,尤其是生活中大家说的“老好人”,大家觉得这个人很好,性格特别好,大家身边的人都反应,这是我们这里典型的老好人,很遗憾的是,这么好的人居然患癌症了。
瘤的象征意义,其实就是他压抑的那些消极情绪感,他特别习惯压抑到某一个位置,最后就在那个地方爆发瘤。刚开始的时候是良性的瘤,后来容易转化成恶性的瘤。他压抑下来的东西,本质上是一种“死本能”,让人完全没有生命活力,没有情感活力,对此没有反应。只是把它压抑下去,但是压抑的东西,本身是一个消极的东西,是一个包裹而已,把它打包搁在这儿。 有一些女性,她压抑的特点,是以压抑爱为主,就是她有很多的爱但是表达不出去,亲子之间的爱或者异性之间的爱,就特别容易压抑在乳房的位置,容易乳腺炎或者乳房长瘤。乳腺炎是比较早期的反应,压抑更厉害的,就容易反应在那个位置。
变成恶性瘤的过程,很像心理情节的过程。人在比较良性的情节,我们正常人都称之为良性情节。但是我们还是以“我”作主,情节没有完全的支配我,没有完全被一个消极情节带走。如果我压抑得太厉害,像滚雪球一样的,大到它的力量已经超过自我的能力,它可以裹挟着我走时,那时候我就完蛋了,基本上没救了。要么就精神分裂了,要么就死亡。这时候要挽救就不太容易来得及了,因为它的力量已经大过我的力量了。
提问:我想请问,偏头痛一般是因为怎样?
郑玉虎:偏头痛其实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是性压抑导致的。
性压抑很容易带来一些身体上的疼痛,偏头痛有一种情况是因为他把自己分成两半,有一半是他的理性,另外一半是他所有的情感,本能上的活动。他把它分成两个区域,一个区域主控理性,另外一个区域就是情感,他特别压抑另外一面,就好像左右脑分开了一样,人的身体左右分开了一样。这种压抑,就特别容易导致偏头痛。
性压抑特别容易导致另外某一些疼痛,比如说腰疼,还有背疼,很多女性老提背疼,其实是性压抑导致的。
因为人有的时候,性不满足的情况下,可以把性转化成一种力量,就是以不满足的性转化成力量,用这种力量来做事情,去承担很多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所以她会用背去承担,她用腰去顶着。因为性压抑会导致腰肌肉收紧,臀区域收紧的时候,特别容易带动腰也收紧。如果她用背去承担很多事情,就比较容易背疼。
肩膀的象征意义跟承担压力有很直接的关系,承担压力不同的方式,很容易表现在身体不同区域。肩的位置是一种主动的承担,性格是比较容易挑大梁的人,把家族里的担子都挑起来,这种人特别容易得肩周炎。
压力往下滑一点,滑到腰部时,腰虽然也跟压力有很直接的关系,但是更像被动的支撑。它不是主动承担,但是它的角色稍微被动一点,可是却承担了“房子顶梁柱”的作用。
前一阵子有一位同学,大概五六十岁的一位大姐。她刚来上传承课时,她是典型的肩周炎,很多年老是治不了她的肩周炎。她是大家族里面的孩子,并且她的父亲在她两三岁的时候去世了,她的整个人生观觉得天塌下来一样,整个家族要希望垮掉了一样。她无意识中有一种认同,她要替父亲把家族承担起来。从那时候起,她有了这种潜意识的认同。无论在哪儿,大家都特别容易把她当“大姐大”。她来上课也是,一群人坐在一起初次相识,大家很自然的就会叫她“大姐”,因为她透露出来的就是那样一种气场。上学时也是如此,她带几个人去干点坏事,干完了手下的人全跑了,她自己一个人担着。因为她像闹了一场小革命一样的,校领导全找过来了,结果下面的人全跑了,她自己一个人撑着。在家里面她也是这样的性格,她老是罩着她的弟弟妹妹,弟弟妹妹犯的错误,被训斥时,都是她一个人抗着。她的肩反应也很典型,平时她的肩都比一般人提一点,很紧张、很僵硬,而且有点“提”。
在那几天,她想起了很多相关的经历,很多时候她特别难受。刚进来的时候,她穿的衣服都特别硬。当她把这些经历都说出来的时候,一位五六十岁的大姐,在那儿读得稀里哗啦的。但是哭完后,你会感觉她整个人软下来了,自己去换了一件特别休闲、很软的衣服。换上衣服,往那儿一躺,你感觉她的肩就松下来了。她自己没意识,但是你作为身边人去观察,可以明显感觉到,她整个人都松下来了,肩也软下来了。
在她软下来后,我们说爱玩节目。她说她给我们表演一个节目,然后她表演了俄罗斯一个酒吧的女郎,表演跳舞。她在跳舞的过程中,手不停的挥动。然后我们提醒她,你刚来的时候,手都抬不起来。当他真正松下来的时候,病情就没有那么严重了。
当然并不是一次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只要她整个人能一直松下来,很明显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后面她继续把心里面的东西再捋一遍,就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提问:颈椎是怎么回事?
郑玉虎:有一种情况,把颈椎挺直,想表现自己比较“雄”。比如说有阳痿的男人,当然这只是比较有个性化的一些例子而已。
颈椎容易患病,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象征,是理性和情感之间的桥梁。所以那种理性和情感冲突很厉害的人,特别容易在脖子这个区域出问题,意味着他的理智和情感老在冲突,冲突太厉害,老是处于相互对立的冲突中。包括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冲突会表现在异性之间的冲突,所以异性关系比较冲突的,也容易表现在这个区域,它其实有点男人和女人之间性别的象征,理智和情感之间差异的象征。
脖子这个区域,大家要是经常分析,你会很明显的知道,它是个很典型的性象征。它既可以象征男性,也可以象征女性,从外表看,这就是很男性化的一个部位,但是里面的部位,其实也是很女性的部位。
提问:慢性咽炎呢?
郑玉虎:我首先提醒各位要分辨一下,到底是咽炎还是喉炎。很多人会把这种病症混淆在一起,但是这两个的象征意义是根本不一样的。
咽炎在更靠上里面的区域,就是口腔最末端的位置,那才是咽炎。很多人指着喉咙说咽炎,这其实不是咽炎。咽跟喉的象征不一样,喉的象征意义更多与表达有关。他有表达的冲动,但是与表达的主题有很多相应的压抑,甲亢也容易在喉旁边的区域,甲亢也是焦虑的一种,它其实有点急于表达,甲亢的人容易焦虑,精神涣散,精力不集中,是火性病例中的其中之一。甲亢的人,也有点急于表达,有的人用深层本能表达他的焦虑,有的人用表达、用阐述的方式来表达他的焦虑。所以喉的这个区域更多的象征这种东西。
咽不一样。咽,更多是人的内在和外在之间的第一道关卡,它第一道关卡的象征,是一种防御象征。感冒之前的状态,更容易是咽炎,而不容易是喉炎。因为在这个时候,咽炎能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其实是在防御,它在替我们身体做保护。比如说城中出现乱党,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关城门,戒严,封起来才好追查,其实咽有一点自动戒严的本能反应。
提问:头皮屑呢?
郑玉虎:你说头皮屑,我倒想起皮肤病了。
尤其是皮肤过敏,很多时候与亲密关系的主题有很明显的关系。就是亲密关系有问题的人,特别容易皮肤有问题。尤其是皮肤过敏或者有点牛皮藓,类似于荨麻疹的东西。荨麻疹比一般的过敏更严重,一般的过敏,在心情上并不是很带恨的消极情感,只是比较过敏而已。但是荨麻疹,就是没有得到亲密关系,并且因为没得到,而产生了一定的怨恨,其实是有一点毒气的。我不知道生理上是否有这种现象,但是心理感觉上很像。像牛皮藓、荨麻疹,需要晒晒太阳,这个象征本身很符合心理象征,太阳就是温暖,它可以给予你温暖,这种温暖可以帮你起到杀毒的效果。
感冒方面,在我的体会中,感冒是唯一受环境影响因素特别大的病。感冒在清代以前不叫感冒,叫感风。感就是感同身受,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很巨大的温差变化带来的冲击,这种冲击,人的身体有点不太适应,需要做一个小调试,所以会有感冒,感冒的症状其实挺有利的,可以把几种相关经历结合起来一起爆发。外界受到冲击,内在会在最近一段时间积累到一定压力,这个压力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同时爆发。爆发在感冒的小阶段里,可以很好的把最近一段时间积累的一小段压力得到很好的释放,让身体得到一个好的调节。所以偶尔感冒一次是好事,老不感冒才麻烦。
如果你学会调整它,其实感冒是可以调掉的。因为我对感冒有很多的经验。因为我想了解疾病,所以我做了一个疾病录,弄了一个小本子,一发现症状时,就记下日记。记得最多的就是感冒,那几年没患什么病,就是感冒。积下来后,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我的感冒是四个月一次,一年四次。2月份感冒了一次,那么6月份会有一次感冒,6月份有一次感冒后,10月份会有一次感冒,最多拖到11月初,但是会在那个时间段有一次感冒。
在之前的概念中,我以为我一年只有一次感冒,等到记录下来后才发现,其实不止一次感冒,有两三次。
后来我学会一个调整办法,经过前面三四年的了解后,2012年底到2013年初,一直到今天,没得过感冒。当你了解感冒后,你会发现,感冒来之前是有信号的,不是某一天突然直接让你病倒的。来之前有一点点咽炎,身体里有一股气不是特别通畅。在平时,身体里的气是通畅的,很容易流动,但是到要感冒的那几天,气堵得慌,有点憋。还有其他的一些症状反应,如果你对它比较敏感,你看到那些信号时,就知道感冒要来了。并且你知道后面的防御过程,比如说通过瑜伽或者其他方式,使症状调整过来。那么你可以做相应的调整措施,可以把这个阶段度过,并且不得这个症状。
我有一次比较重的经历,比如说感冒有十天的经历,我知道我这次症状最重,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今天处在第四天的阶段里。过了后,我可以让它的症状不再往更深一层发展。我虽然也流鼻涕,但是我本质上知道,我没有被感冒完全带走,没有成为一种病,这样是可以调掉的。
提问:还有高血压。
郑玉虎:高血压、高血糖、甲亢、心脏病、口腔溃疡,这一系列的病,本质上来说属于一大类型,总的来说是偏火性的一类病,火气比较旺,只是具体有细微差异而已。
高血压和高血糖心态,有一定类似的地方,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高血压的心态,如同开车时使劲踩油门,但是你把离合也踩下去了。如果你是车,你在那个时候就会比较郁闷,你的动力特别足,内在压强很大,烧火很旺,恨不得狂奔出去,就像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发散一点力量,但是你就是用不上劲,因为你踩了离合。你得让离合起来了,才能用上劲。高血压有一点这样的心态,就是用不上劲,但是内劲很足。
高血糖有一点类似的地方,得高血糖的人,事业心挺强,挺有追求,目标挺高。但是又不像高血压那么有针对性,它没有那么猛,但是有着很长久的目标。就像有一种人,上学的时候挺有想法,特别希望年年考第一。这种人很努力,付出也很多,他愿意为此而付出。结果也是年年考第一,但是每年考第一,觉得也不是很有意思。工作后,觉得一千万是比较高的目标,朝着一千万努力。后来挣到了一千万,就觉得也没有多了不起。然后又定了一个新的目标,又继续追求另一个目标。在某一方面来说,他其实挺有成就的,但是自己也没有感受到成就的效果,但是他就处在这样的追求中。一旦有一天,他的追求被阻断后,比如说退休了,这时候就是高血糖的高发期。因为他需要糖提高能量,糖就是很直接的能量。他习惯了那样的方式,很耗糖,突然有一天消耗不掉了,所以就麻烦了。
提问:高血压的人为什么要踩刹车呢?
郑玉虎:他就是这样一种性格,他不是故意踩下去的。
高血压往往容易跟心脏病连在一起,有心脏病的人,好比你打了一点鸡血,用不上力气的时候,其实就是因为他的性格就是如此。
有一种人特别容易犯心脏病,就是心动力过足,用力太猛。他们容易过早把心提供的心动力消耗完,类似于马斯诺,马斯诺到晚年时,感受到一种使命感,要给人类带来点和平,做了心理学圆桌会议,让希特勒、墨索里尼等人坐在一起,我们不要战争,坐在一块讨论和平。他有了这样的理想,对他来说是一种使命,一天工作16-17个小时都不觉得累,激情澎湃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状态,突然有一天就暴毙了。这种心态挺像心脏病的那种心态。
我选择做小组式的心理成长,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患病,生理性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当时比较郁闷,20岁出头,本应是年轻气盛小伙子的年龄,居然患了老年人的病。因为腰椎间盘的病,如果是偏老龄一点的人患了,就会带着一辈子,没有什么药物可以彻底根治的。并且我还去照片,看了医生。北京的那家医院太黑了,给我开了三千多块钱的药,开了两大塑料袋的药。回去看了看,好大一部分的药是起麻醉效果的。我挺郁闷的想,何必吃这么多的麻药麻痹自己的神经。我心目中的理想,要去调一个病的时候,不只是想缓解症状,我比较讨厌缓解症状的做法,我希望像清理环境一样,回到没得病之前的健康状态。即使我达不到这样的目标,也可以通过心理成长弄清楚,为什么在我身上患这样一种病。跟我有类似经历,压力很大的人非常多,并不是只有我承担压力大。如果家族里压力大,为什么我的兄弟姐妹们不得,为什么偏偏是我,它跟我的性格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命里面注定有这么一笔。我想把这些问题弄清楚,所以选择心理成长的方式了解自己。
刚去时,也不是只为了这一个目标,后来发现与这个病多多少少有一些关系。比如说前三年的成长,有很多的消极情绪感触。最基本的人格结构图,我第一个写的是基本情绪问题,第二个本能问题,第三个才是存在感的问题。这是我自己的成长过程。第一个阶段往往处理一些消极的情绪感触。我在那个阶段处理了很多消极情绪感触,青春期孩子被父亲压制比较厉害,变得有怒不敢言,又有点抑郁,从而不太习惯表达,有点类似动物园的动物,那些动物被关久了后,它身上有点骚臭,屎尿全在那一个小圈子里所导致的骚臭。我当时身上就有那种味道,我们经常在小组里让人闻身上的味道。大家不理解,但是自己内心清楚为什么,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很多的消极情绪,导致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世界里,得不到活动。就像动物身上发出骚臭味一样。
人身上其实都是有味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这个味道可以直接反应你的身体和心理健不健康。我学一个东西感兴趣后,想去学按摩,去了残疾人按摩的地方。那个地方是培训残疾人的,我发现那个地方的气场不是特别好。有一个不是特别残疾的残疾人,他将来要给别人做按摩治疗。我老远看他一眼,大致上知道,他其实已经接近抑郁症患者了。他大夏天,戴个遮日帽,身体瘦得有点打颤,也不怎么与人交流。他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一股腐蚀的味道,那股臭味持续了二三十秒才慢慢淡去。
如果你很敏感,你闻闻这个人的味道,你其实知道他的身体是否健康,其实是可以闻出来的。我也在继续坚持做这样的活动,坚持去玩,很多带毒的眼泪出来,一直在化解它。
我记得在本科的课堂上,老师叫我起来嚎一嗓子。我记得当时在课堂上嚎了一嗓子,身边的人不用做任何心理分析,直接说特别像困兽。我觉得说得特别准确,就是我那时候心态的反应,我那时候特别像困兽。嚎出来的声音,一听就能知道。那些消极情绪调了三年左右,当这些消极情感得到释放后,整个身体变轻盈了。不像过去有那么多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来,压得衣服也是黑的,白也只是灰白,老是爱穿灰白的衣服。破解了后,好了30%,疼痛也没有那么严重。以前严重时,我是不能爬二层的床,爬的时候会哭,因为太疼了。当时去参加小组心理成长课,站起来和坐下去,只能直着腰,不能弯。那时候以为自己这辈子都这样走路了,最好的情况也只是稍微能弯一点。这也是一种鼓励,令我把这条路继续走下去,虽然不知道前方是什么样的路,但是已经带来了一点好的效果,那就继续。
再继续下去,前面的成长已经变了,情绪过了后,以前的那些成长主题已经不再出来了。但是更小时候的情节出来了,大概三岁后,十几二十岁之前的一些情节会相应出来,尤其是三到六岁之间的那些情节。我在家庭中,小时候与妈妈关系比较亲近,与爸爸比较疏远。因为爸爸回家比较少,在比较远的地方工作,偶尔回来一下子。小男孩老跟妈妈在一块后,变得跟妈妈的关系有些黏糊,并且有点“娘”,男人的硬气老是长不起来。与大龄女性关系有点黏黏糊糊的感觉,然后老是在处理这种黏黏糊糊的感受,大概经历了两三年的时间,那时候坚持得比较勤,每周都会坚持去。但是这个阶段完了后,在这些情节得到处理之前,我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冷的,他喜欢对我实行冷暴力,我也特别不愿意与他亲近。当这些情节得到化解后,我以前给家里面打电话,出在上大学时给家里打电话,肯定是打给我妈,需要跟我爸说话的时候,是我妈递给我爸,跟他说几句话。说话时也是很理性的说几句,说一些问候之类的语言,很少有那种亲密的感觉。后来发现这个东西对身体是有影响的,家庭的基本氛围是否温暖、柔和很重要,太冰冷了并不舒服。后来学会跟母亲之间剥离开一些关系后,与父亲变亲密了。会给父亲打一个电话,发现父亲内心深处也很有爱,打电话的时候他很开心,他不知道怎么表达,不知道怎么说他的开心,但是你在电话里能听出来。自己也感受到那种高兴和温暖,相互之间的沟通后,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好的,就像一股暖流一样,在身体里流动了起来,而不是冰冷和僵硬的。
再过了两三年后,更深层次的情节又出来了。我经常会在去上班的路上,被一阵阵的悲哀淹没了。如同一股海水涌上来,整个人懵了,不知道哪儿来的这么多悲哀,不知道哪儿来的这么多眼泪,但是整个人是没有自我的。那时候是很迷惑的,有一种“我是谁”的恍惚感觉。
那些情节其实是很早期的一些情节,小孩子刚出生前六个月,觉得母子之间有一种本能的连接。六个月之前,孩子与母亲生理上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心理是同一个世界里的两个人。母亲最基本的情感,就是这个孩子最深层的基本情感,不需要靠教育、不需要靠训导,也不需要靠别的方式传递,而是直接就在。只不过看这个孩子这辈子的机缘,有没有机缘让这一部分得到呈现,一旦呈现出来时,既是在解决他本人的情节,也是在解决妈妈的情节,是同一体的。
在那时候,很多的心态上来时,我的那种情绪很像我妈的一种心态。我妈这辈子过得很苦,是很典型的农村妇女。她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她支撑着整个家族。我爸因为离家比较远,每个月只能挣点工资,主要靠妈妈撑着整个家庭。她用大的爱心使她有力量,承担着整个家族,并且养着五个孩子。每天忙得顾不过自己的情绪,没有心思管一管自己这辈子活得好不好,管一管自己今天心情好不好,这些完全是另一码事。在她那些事情干完后,她闲下来的时候,内心里还是有一点悲哀的。闲下来,抱着孩子喂奶的时候,有的她也会自怜。就想着如果有一个男人在身边支撑着,自己会感觉好一点,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挺不容易的,这时候她内心是有眼泪的。像我妈这种传统妇女,她的命运就是一曲悲剧。出生在贫困的家庭,长大后也没有谈过恋爱,也不知道怎么做女人。只是到了谈谈婚论嫁的年龄时被嫁了出去,生了孩子后就要带孩子,并没有好好享受过做“小女人”的幸福和快乐。历代如此,代代如此,身边所有人都是如此,大家已经不太会想这样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过的。她内心里也不会想着,我是不是也可以做一点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换一种别的活法,她连这样的想法也不会有,就这样很“悲剧”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如果关注到她内心深层的地方,她其实也知道“悲哀”,就像喂奶时,她的悲哀上来时,小孩也会感受到那种悲哀,一种很大的情绪把自我淹没了。
我妈的腰其实也有病,虽然没有成为疾病。但是随着年龄大了后,腰已经慢慢弯了。象征意义很典型,就是撑久了撑不住了。就像命运一样很深层的情节,会在家族里传下去。我们家族里就有这个特点,我哥30岁后,老是喊腰疼。我姐有腰间劳损,与我特别类似,只不过我爆发得更早而已。等到这个阶段的那个情节出来的时候,很难化解。因为情绪能量很大,但是小孩子又不知道怎么表达。幸运的是,当你心理成长过程中,到了特别没有办法的时候,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带着问题的时候,老天自有安排。比如说我的命运剧本里,深层的地方很苦,缺年轻漂亮女性所带来的快乐,刚好在这些情节老出来的时候,我身边的咨询师是很年轻、很漂亮的。而且她特别懂我,特别能理解我的感受。有一次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一点悲哀,我就躺下来。那个漂亮的咨询师,就坐在我旁边,伸手摸了一摸我的脸。然后我感觉自己小肠的地方蠕动了一下,就好像知道自己感动了,然后哇哇的哭了出来。哭了后,知道什么叫感动,原来感动是有生理反应的。“感”就像感恩一样,感受到那个东西,并且动了。生理上动了,情绪能量也动了,它感化了你,然后把你弄动了。
在那个阶段,给了我很多爱的补充,就好像你内心里缺这样的元素,但是这些爱补充进来时,就能补充这些元素。我以前在上班的路上时,同学们都知道我走路很沉重,像老年人迈步一样。我以前身体动作也有一些前倾,身体有一些往下压,好像很沉重似的,步伐也很沉重。当这些因素进来后,走路的感觉没有以前沉重了,比以前稍微轻盈一些。
过了这个阶段后,与腰椎有关的心理情节上的影响,基本上不太有,估计已经化解到70%。但是还剩下一点点生理性的问题,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确实生理上突出一点,即使你不太疼,它还是会挤压神经产生疼痛。
我想起佛家的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生病了,病得很厉害,特别烦恼、难受。这时候佛陀去看望他,大家会误以为以佛陀这样的高深智慧,会传授他怎么化解痛苦。结果佛陀只说了两句很简单的话,你因为疾病产生了痛苦,又因为痛苦而生起了烦恼。你现在就处在这种烦恼里,被各种烦恼所带走,我们要回到痛苦本身。
生理性的疼痛,会带来真实的反应,会带来我们相应的情绪性反应和痛苦。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事情,不要被这些心理存在的痛苦带走,我们要回到问题本身,这才是解决问题之道,但是需要自己面对。
当我还剩下30%的痛苦时,我特别希望找到一个方法,全身心的去调理。因为腰间那里很紧张,突出处的肌肉很紧张,骨髓之间也很紧张,好像有一种压迫似的。我希望找到一种柔和的方式,轻轻把它拉开,让它得到一定的活动,不要整天那么僵硬。如果整天那么压着,肯定有问题,希望能拉伸一下。但是我又不喜欢做理疗,做理疗时当然舒服,因为它借用一个外力强拉伸,拉的时候特别舒服,拉完40分钟后又开始疼了,所以我不希望用这种方式。但是特别希望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查阅了很多资料和练习身体的方法,都没有找到特别满意的。有一天很意外,看到瑜伽老师在练拜日式,几个动作连起来后,脊椎很柔和,其实很拉伸,每一节都得到很好的活动和拉伸。看到时我特别高兴,觉得终于找到我想要的东西。然后我坚持跟她练,现在练了两三年了,练的过程中,剩下的30%也化解了。就是我真正的回到了疼痛本身,并不是疼痛的感受,也不是疼痛的烦恼,而是真实的与疼痛在一起时,其实对疼痛是一种化解。不做任何防御和缓解,不做任何加深,就保持在那种痛苦里,它可以化解。每一次痛苦都是在化解痛苦,以前基本上不能弯腰,后来更多的化解疼痛后,随便怎么弯,它已经不影响了。我也没去做检查,不知道突出的地方有没有长回去,但是已经不影响我了,所以我也不是特别的关心。
6个月之前的情节得到化解后,再往后期做生理成长时,不是为了弄清楚这个病的问题,而是有更大的快乐,是成长带来的快乐,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快乐。当这种东西出来时,鼓励我在这条路上继续往前走。因为它带来很多相应的好处,是我以前没有预期到的。
从出生后,受父母影响,受周围人影响,受周围世界的影响,受父母的预期影响。父母对我有一种预期,期望我长成什么样子,父亲对我有预期,期望我长成什么样子。他们对我的预期,不是他意识里的,但是是他潜意识里的。母亲期望我长得更壮实一些,因为母亲觉得男孩子长得壮实一些,出去可以揍别人,不会被别人揍。她看到我比较壮实时,她觉得这个男孩子比较有力量,有深层能力,她心里面会更开心。周围身边的人也会对你有各种各样的预期,这个预期对我自己是有影响的。我以前没有太意识到,后面一点一点的剥清时,知道它对我身形的塑造、长相的塑造也是有影响的,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过去的样子确实比现在更壮实。我以前的长相,是因为这些情节导致的,现在我又明白了另一个问题,人先天是有气质倾向的。有的孩子生来比较多情、敏感、细腻,有的人生来比较彪悍。每一个孩子生来就有着不一样的先天倾向,在这时候我剥清楚了后面的原因,同时也看到了先天倾向的我是什么样子的。我自己在这个时候做了这个选择,我想要活回先天的我,也想找回那样一种生活,那种生活能给我带来更大的快乐。别人预期的我虽然也有受益,但是不完全是我,不完全符合我的喜好,在这时候我更愿意成为以前的那个我。当我做了这个选择后,后来发现它对长相的影响很大。对长相和对整个人生,就好像你在这个时候走了一个分叉口,你选择了一条路,就不可能同时再走第二条路。身体会影响,长相会影响,价值观会影响,以前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有可能崩盘。崩盘后会重建,重建后,更符合先天的那个我。在这个时候,我有某一个单纯的心愿,我想要做某一件事情,找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为我自己的这个心愿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可以活得很踏实、很实在。不管是否获得利益,但是那就是我,有一种很踏实、很快乐的感觉。
主持人:我想大家都如我一样,听得很入神。
我相信各位有着很多关于身体和心灵的问题,接下来是互动时间,大家可以举手提问。
提问:刚才没有说到腿的部位。
郑玉虎:腿的压抑太深了。特别善于骗测谎仪的人,智商很高,说假话说得特别遛的人。他可以控制他的皮肤敏感,可以控制眼神,可以控制心跳、血脉等这些东西,但是他挺难控制他的腿,因为腿离神经中枢最遥远。我们对腿的忽略最多。做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刚开始做心理成长时,很多感觉集中在胸区,等到这个阶段过了后,很多感觉集中在腹区,甚至比腹区稍微深一点的臀区。等到这个阶段再过了后,会有好多压抑在腿里面。
比如说胸区的感受,我可以说出来我的胸区有很多种不同的情绪,很多种不同的感受,是疼是难受还是怎样的?但是腿压抑得好像两个木墩子一样,比较壮实、比较扎实地压抑了一堆土,但是很难非常细化的说出里面有什么和什么。你对腿往往只有一个很粗略的感受,但是很难非常细化的像说胸区一样说出来,就是因为我们对它忽略太多了。
提问:肠胃病是什么原因?
郑玉虎:肠比一般情感连接还要更深层的本能连接,那种情节特别容易反应在肠上,而且是很基本的本能活动,与刚生来时满足吃的那个阶段所处的情节相关,特别容易反应在整个消化道上。
这个话题太大了,我先简单说这么多。
提问:近视眼呢?
郑玉虎:近视调的机率很小,很难。
因为近视反应的是一种很基本的性格内外向的取向问题。容易近视的人,就是我开始把注意力从外界收回到我的世界里,我不是很愿意看外在世界。而把自己更多的精力回到内心来,待在我的内心里。我不是很愿意重新以那样一种方式看待世界,这种心态下,容易成为近视。这是一种很基本的倾向,但是改起来实在太难了,几乎没戏,除非是内外倾向有变化。
而且近视眼,真正近视了后,近视眼看东西时,不是用眼球在看,而且他的心不是很打开,他的心有一点封闭。中医上的说法,心与眼睛的关系特别明显,在这一点上心理体验也是一样的。他在看待东西时,不是很愿意调用眼球。就像他的心,稍微收回来。眼睛视力好,比较外向的人,他的眼球老爱动的,这于性格倾向有关,所以很难调。
提问:失眠?
郑玉虎:失眠好多的原因,它并不是固定的原因。对待失眠的方式,就是不要强行睡觉。失眠的时候就承认自己失眠,想看书就继续看书,想玩啥就玩啥,玩到困了再睡。越较劲越麻烦,较劲起不到解决失眠的作用。这种感觉类似于焦虑的问题。比如说考前焦虑,或者上台前的紧张,你越跟它作对,越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还不如承认自己,带着紧张上台。但是紧张和焦虑是可以适应的,当你真正去适应它,不做任何缓解,不做任何对抗,和它陪伴在一起,熬过一定时限后,可能自动就没了。
提问:甲亢是焦虑,那甲低呢?
郑玉虎:往往高血压、低血压,高血糖、低血糖这些,你反过来看就可以了。
关于戒瘾的那个问题,我稍微说几句。
尤其是长期做心理成长的人,前一个阶段,很适合以情节的方式把它看清楚。比如说我减肥时,与壮实的情节有关时,我以前有一个基本的生活习惯,每顿饭要吃三碗,那就是情节性养成的。小时候我吃三碗饭时,我妈更开心,她看见我吃得饱饱的,肚子胀胀的,她就挺高兴的。为了换取她这种高兴,我也很愿意继续这么吃。而我吃得更多时,她就更高兴,我吃得少的时候,她就不是很开心,她比较担心。因为很多的原因,使得有这样一个特点,所以这样就养成了一个情节。
比如说今天晚上我只吃了一碗饭,晚上我会有一点不踏实,会莫名其妙的坐着坐着想起来走一圈,走一圈时顺便路过冰箱,拿一点东西嚼一下。总之得把那一点量补充下去了,才觉得终于踏实了。
我们很多时候吃东西,40%以上的东西只是用来缓解焦虑,不是用来维持生命本能需要。
作为一个情节,把这个情节化解掉,化解到后,它的潜意识的推动力就没有了。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做下一步的工作,做完了后,可以提升你的生命能量。
不管是烟瘾、吃东西的瘾、肥胖症的瘾或者其他的瘾,这些瘾仔细分辨下来,有一点点人精神堕落的倾向。人是一个很复杂的动物,既有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的欲望,有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有选择堕落,放弃自我、放弃精神追求的倾向。有的时候是因为受本能影响,有的时候被过度的欲望推动的需求所影响。
我戒烟的时候,比如说今天晚上我正常计划中,有一根烟,要抽一根烟,心里才踏实,如果不抽,在想起那根烟时会有一些冲动,会冒口水,有一些相应的心理反应。有一些情绪感触,让人变得比较焦虑。烟的反应,就是人焦虑心态的反应。烟,胃充分燃烧的气体,所以它与焦虑的某一种心态特别呼应,在这时候会对它有一种比较强烈的需求,想借它刺激一下自己。这种“刺激”与心态很呼应,同时它有麻痹的功能。抽烟时,一口烟带进去刺激一下时,人会带来一种“爽”的快乐,把大脑神经麻痹一下后,感觉很舒服,有暂时的一种快乐。这时候带着这种心态,承认自己有这种感受,但是要下决心,我下了这个决心,就要把今天晚上扛过去,我愿意扛这一次。现在欲望的力量有多大,一旦我扛过这个力量时,我就获得了勇气,获得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我对它扛的劲有多大,换取的精神力量就有多大。
我们其实不止一种欲望,不止抽烟,不止吃东西的欲望,很多时候会有让自己堕落一下的愿望,但是你扛过去了,可以换取更大的精神追求。
提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去调呢?
郑玉虎:我们都不给方法去调,第一,你拿一个方法去调别人,往往不会有好处。第二,当那个“结”的能量还没有出来,我没有真正感受到它的这种情况下,提前弄一个方法,对它做一点缓解,反而阻断了我对它的认识过程。
我们往往特别习惯于用一二十点坏的生活习惯养成一个疾病,却特别期望有一个方法,用三分钟的时间把疾病解决掉。这种心态为的不是让自己更健康,为的不是真正的了解疾病,而只是为了把疾病除掉,让它不要拖我的后腿。这种心态是我刚开场时,要给大家介绍心态的原因,我们不要以这种心态解决问题。这种心态使开头的路已经错了,本身就已经南辕北辙了。
提问:自言自语,对心理治疗有没有积极的效果?
郑玉虎:这不是一定的,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
这就像我们成长过程中,有的时候我们会表达一些情绪,有的时候会根据你的个案给你一个方法,告诉你这段时间可以做一些自言自语的事情。当咨询师很有把握,在那时候这么做的时候,那是有效的。
如果我用这种方式防御某一些情绪感受,有它来防御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这时候其实是有害的,而不是有益的。
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再隆重介绍一下郑老师,开场时我刻意没有介绍郑老师的背景。听完讲座后,我相信大家对郑老师的背景挺好奇。
郑玉虎老师是意象对话心理师。同时是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学士,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硕士,师从朱建军教授学习意象对话心理学11年,朱建军入室八弟子之一。连续接受个人心理成长督导7年,接受心理分析督导的时间远超5000小时。2009年起连续给心理咨询师做个人成长督导5年。
郑老师有着非常丰富的意象对话,个人心理成长督导的经验,也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学而优书店非常荣幸能够邀请他担任我们第一期心理学讲座的嘉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