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课堂丨小篆技法解析(二)

 脩心 2017-09-08




三、小篆章法


篆书章法的核心是行列,小篆也不例外。小篆大多是纵有行、横有列的章法,只是疏密不同。密者如《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饱满宽博,通篇气息贯通,铺天盖地,互相映衬,浑然一体,即使用笔瘦如铁线也不改这一特点。疏者如《琅玡台刻石》,圆瘦挺拔,字距宽大,行距宽大,空白空间较大,显得字形茂密、长脚拖曳突出、字势更加高耸挺拔,茂密的字形与拖曳的长脚辉映成趣,疏密集于一身。

密的章法

疏的章法

由于行列意识明确,小篆的章法已成定格。但变化是存在的,不过要想在严格的秩序和法度中寻求变化,却是很难的事情,只能是秩序中的和谐与统一。

四、小篆篆法归类分析


小篆与前代篆书相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线条化。以简单的线条表示了原来金文中为了象形描写客观物象的种种块面,文字进一步脱离象形,更加线条化,如“王”“天”等。

小篆的线条化

其次是简省化。比起金文简省了很多,如“建”“道”,金文中很复杂,小篆中就变得简单,符号化了,省略了。

小篆的简省化


其三是定型化。从甲骨文到金文,一直到战国时期的文字,都是不定型的。甲骨文的上下左右结字可以移换,还可以颠倒书写。金文也不定型,一种金文有好多种写法。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文化闭塞,地域文字千奇百怪,特立独行,面貌差异很大。秦小篆则摒弃了其他文字,统一化、标准化、定型化。

小篆的制定,实质上是对长期以来自然发展的汉字进行有计划的整理、规范和简化,异体的删除、写法的固定、结字的规整,等等,都为后来的隶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汉字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玡台刻石》等。总之,篆书笔法需从“篆引”仿形打好基础,先明字学,从根本上弄懂其用笔原理,接着要体味“引书”之美,而后才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清代以来的创造及风格流变。

(一)小篆的“中和”与“对比”

从《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玡台刻石》等秦篆,再到唐代李阳冰、宋代梦英的篆书,大体上都是追求和谐美,都是以儒家中和思想为核心理念的创作。这种思想和篆书审美追求从秦代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工艺化的中和之美,这种美应该说是“大道”。唐太宗李世民云:“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但是,随着篆书退出实用领域而走向艺术化,至清代邓石如提出“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强调疏密对比,肯定要打破中正冲和,中正冲和是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而艺术强调表现性,强调力量感(以前的文人讲究虚和,后人讲究力量),到了吴昌硕比邓石如走得更远。邓石如在用笔上打破了中正冲和,打破了秦小篆的那种圆转,有了方折。过了一百年,从邓石如到了吴昌硕,结字耸肩,以行书的体势用于篆书之中。再往后,到了今天,把草意用于篆书,草化、行书化。对于这两种审美类型,我们在创作中要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有选择地使用,但要切忌走向极端化,否则会走到狂怪之路上去。

小篆的“中和”与“对比”

(二)小篆的“装饰”与“自然”

秦小篆确立了带有装饰意味的小篆形式,线条起止藏锋无迹,转折圆转暗过,结体修长,匀称舒和,点画排叠茂密。但在秦之前的两周、殷商时期的篆书没有统一的模式,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各个时期的篆书有着不同的装饰之美,但更多的体现着书写者的自然之美。与秦小篆同时期的手写体篆书(楚简、秦简、西汉简帛书等)与标准的秦刻石小篆大不相同,主要表现的是篆书的自然之美。庙堂文字主要表现装饰美,手写体主要表现自然美。我们不能否定装饰美,没有装饰美就没有篆书,没有装饰美就没有中国书法艺术。装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切修饰都算装饰。装饰性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适度,不可浓妆艳抹。但是只有装饰没有自然书写之美,就没有了作者的性灵,没有艺术生命。如果说装饰美是篆书的形制的话,那么自然美就是篆书的精神所在。《峄山刻石》和《会稽刻石》,雍容严谨不如《泰山刻石》,疏密有致不如《琅玡台刻石》,工艺化被夸张了,而写小篆最怕的就是写成了工艺化,小篆的书法美不是纯工艺美。可见,秦小篆刻石中除了《泰山刻石》和《琅玡台刻石》之外,其他刻石都存在工艺化的问题。图6的两根线是装饰线和自然线,利用自然线书写出来的小篆苍劲老辣,如万岁枯藤,回味无穷。

以自然线条书写的小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