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红楼梦》无穷无尽的奥秘

 沧海一粟1951 2017-09-10
探寻《红楼梦》无穷无尽的奥秘
文:贺绍俊

  曹雪芹是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为他所创造的《红楼梦》是一个非常复杂、丰富和深邃的文学世界,其复杂性、丰富性和深邃性,也许在古今中外作家中,还没有哪位作家所创作的小说能够与《红楼梦》媲美。“红学”研究已经产生了不少红学家,“红学”研究也已经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一切都还不够,因为《红楼梦》的奥秘还在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更多的智慧之士深入到《红楼梦》的文学世界里。长沙的谭建林就是这样一位智慧之士,最近他的一部《新揭“红楼”隐密》(湖南人民出版社)甫一出版,就受到人们的关注。

  谭建林虽然当年所学的专业是文学,但毕业后一直在非文学的部门任职,当然也不是所谓的“红学家”,但这并不妨碍他去遨游《红楼梦》这个博大的文学世界。他在这个文学世界里发现了很多的奥秘,并对这些奥秘有着自己的解答。比如说,他认为曹雪芹家族被抄的事件是《红楼梦》的“通部脉络”;比如说,他对曹雪芹出生年月的剥笋式的考证,等等,都能看出作者在探寻《红楼梦》的奥秘过程中是花费了许多功夫的。我不是红学家,也对《红楼梦》没有什么研究,自知没有资格来评判谭建林的这部著作的价值,但我也是一位《红楼梦》的爱好者,因为爱好,便对那些揭示《红楼梦》奥秘的著作充满兴趣,因此很愿意读到谭建林的揭秘式的研究著作,他的揭秘对于我来说犹如一种阅读的启发,有助于我今后继续到《红楼梦》的博大文学世界里遨游。

  其实在民间有不少类似于谭建林式的智慧之士,在孜孜不倦地探寻《红楼梦》的奥秘,称这些智慧之士为民间的“红学家”也未尝不可。“红学”不应该只是专家的“红学”,而应该是大众的“红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红学”变成僵化的学问,才能使“红学”永葆活力。但“红学”的专家们常常用一些条条框框来要求民间“红学家”的著作,当年刘心武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上对《红楼梦》进行他自己的解读,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刘心武的解读甚至惹怒了一些“红学”的专家们,因为这些专家们认为刘心武完全不按规矩出牌,斥责刘心武的解读是荒诞不经的胡说。我以为,“红学”专家们不认可刘心武的研究,与其说证明了刘心武的研究没有价值,还不如说证明了《红楼梦》这个文学世界具有超乎想象的丰富和复杂,它为人们阅读和理解提供了无限大的可能性和差异性。“红学”专家们把“红学”研究做得越来越规范,并强调了这种规范性,这似乎是一门学问所不可避免的事情,但这样一来,完全有可能消解了《红楼梦》的无穷无尽的奥秘,把一个复杂博大的文学世界变得简单明晰起来。显然,人们并不希望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因此刘心武在电视上的讲解就会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由此我也想到另一个问题:“红学”作为一门学问,是否只能关在书斋里引经据典式地做成一门“冷学问”?我以为,“红学”既是冷的,也应该是热的,因为它是一门特殊的学问,它既是“学问”,又是一种审美体验;这种综合现象缘于“红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无比博大的文学世界。因此,当年刘心武以及另外一些民间的智慧之士插足“红学”,提出了各种在“红学”专家们看来是荒诞不经的观点,竟然能在社会上受到众人的热捧,以至于一度让“红学”这门冷学问成为了许多人都想尝试的“显学”。如此看来,在《红楼梦》研究中,多一些非专业人士提出一些荒诞不经的观点,不仅无损于《红楼梦》的伟大,而且还能更好地将《红楼梦》文学世界的绚丽多姿呈现出来。

  谭建林作为一位业余探寻《红楼梦》的作者,终于将他多年来探寻的成果转化成一部著作《新揭“红楼”隐密》,再一次证实了把“红学”做成一门显学完全具有可能性。我由衷地向这位智慧之士表示祝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