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rective Lengthening Osteotomy of the Fibula
腓骨短缩截骨延长术
作者:B. G. WEBER,LEX A. SIMPSON
踝关节骨折后踝穴增宽,仔细观察特殊投照位X线片,能够发现腓骨短缩与旋转。确定腓骨短缩后可通过延长与旋转截骨,辅以压缩/牵张器械和植骨予以纠正。一组23例腓骨短缩踝关节骨折(少部分伴有轻度关节炎),通过腓骨延长予以纠正,无需顾忌伤后时间。
踝关节骨折后常出现腓骨短缩、距骨外侧倾斜、胫距关节不匹配,上述表现尤其易发生在腓骨斜形与螺旋形骨折,保守治疗复位不佳的Danis-Weber B型和C型骨折或复位丢失功能不佳的踝关节骨折。外踝解剖复位是移位踝关节骨折恢复完整稳定性的关键。外踝复位不良导致距骨旋转和外侧移位—结果踝关节永久不稳和外翻,内外踝之间的距骨难以均匀承重和滑润活动,增宽的踝穴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图1和2)。对Danis-Weber B、C型骨折的手术治疗已得到广泛的认可,手术干预的目标应该是恢复关节的匹配,必须强调手术应优先恢复腓骨长度、纠正腓骨旋转。研究表明,踝关节骨折疗效与关节匹配相关。

图 1A-1C
(A)治疗Danis-Weber B型骨折石膏固定后复位丢失;(B)受伤后一年;(C)三年后,继发于外踝偏斜的距骨外侧移位(经Weber允许:腓骨延长截骨纠正踝关节骨折后踝穴增宽。国际矫形外科杂志。4:289,1981)

图 2A~2C
(A)Danis-Weber C型严重位移骨折;(B)石膏固定未纠正外踝外侧横向移位;(C)5年后,距骨外侧移位、外翻伴关节炎(经Weber允许:腓骨延长截骨纠正踝关节骨折后踝穴增宽。国际矫形外科杂志。4:289,1981)
尽管有些X光片看起来满意,但患者仍有不适主诉,而诊断与治疗常有困难。因此,踝关节骨折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应仔细阅片,特别是没有明显位移的骨折。腓骨缩短再少也是手术治疗指证。
踝关节影像学
正常踝关节20°内旋,前后位摄片,显示以下三个特点(图3):
1. 完全等宽的平行关节间隙。
2.“踝关节Shenton线。”胫骨远端软骨下骨轮廓线跨过下胫腓联合延伸至腓骨,延伸线与腓骨刺突相聚,胫骨软骨下骨水平线穿过腓骨刺突。
3.距骨关节面的外侧部分和腓骨远端隐窝构成连续曲线-“小球征”,此处腓骨肌腱经过。

图 3A和3B
(A)正常踝关节内旋20°前后位X线片;(B)1. 完全等宽的平行关节间隙;2“腓骨棘突”指向胫骨软骨下骨平面;3. 距骨关节面的外侧部分和腓骨远端隐窝构成连续曲线-“小球征”(图3B,经Weber允许:腓骨延长截骨纠正踝关节骨折后踝穴增宽。国际矫形外科杂志。4:289,1981)

附加图:踝关节前后位系列片
参照正常内旋20°前后位X线片,即使踝穴没有明显扩大,应注意以下三个特征(图4):
1.关节间隙不平行,特别是内侧关节间隙,距骨与内踝间隙明显大于距骨与外踝间隙。
2.踝关节“Shenton线”中断。腓骨棘突高于胫骨远端软骨下骨-预示腓骨短缩。
3.由于腓骨缩短,距骨关节面的外侧部分和腓骨远端隐窝构成曲线不连续-小球征不完整。

图 4A和4B
(A)一例踝关节骨折固定后,踝穴位X线片;(B)1.内踝间隙不规则增宽;2.腓骨“棘突”明显近端移位;3. 距骨关节面的外侧部分和腓骨远端隐窝构成曲线中断-小球征不完整(经Weber允许:腓骨延长截骨纠正踝关节骨折后踝穴增宽。国际矫形外科杂志。4:289,1981)
X线片拍摄质量有时难以同时显示上述三个特征。然而能够显示二个特征,欲要显示全貌,则应额外拍片。Offierski等提出检查距骨倾斜,检验腓骨复位情况。正常情况距骨关节面与胫骨远端关节面平行,距骨倾斜超过1°,预示腓骨复位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