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嘉德(香港)古玉(七)

 天宇楼33 2017-09-11

        汉  白玉说唱舞人  4.5 cm.    80,000-120,000 港币

        玉质白色,局部有赭黄色沁。圆雕玉人,成对,作说唱舞蹈状,两人均呈昂首姿态,一手置于胸前,另一手则扬于脑后,单膝跪地,与另一腿呈“八字形”分开。玉人头部略显大,高发髻,身材短小,袒胸露腹。腰间有双阴线表现的裤腰。双人周身打磨光滑,雕工粗中见细,尤其对人物面部表情塑造到位,笑容可掬,生动再现了汉代说唱艺人表演的瞬间,颇富生趣。


        西汉  玉跪人  4 cm.  944,000港币

        此玉人玉质细腻莹润,身体和头部略有沁色。将圆雕与线刻结合雕琢出一跽坐男子,男子头戴冠,双眼大而长,颧骨高耸,身穿右衽深衣,深衣朴素无纹,仅腰带处有几何纹装饰。男子右手放在膝上,左手高抬,似乎正在说唱。玉人形象传神,极富韵味。


        文化期  青玉璋  37.5 cm.   23,600港币

        玉璋青玉质,下沁部分白色,整体扁平近似长方形,璋刃前伸成出尖角,背部平直,后端收束成柄,柄有一圆形孔,打磨平整,制作精细。玉璋作为礼仪用器,是权力的象征。


        文化期  青玉牙璋  40.5 cm. 23,600港币

        玉璋色青,有白色沁,璋为长条扁平状,方首,斜端刃,首部中间有一圆穿孔,两侧出对称扉牙,素面无纹,通体打磨较为平整,制作精细。玉璋乃六器之一,是礼南方的礼器。


        战国  玉雕绞丝龙  7.8 cm.  600,000-800,000港币

        本品白玉质,表面多处侵蚀受沁,呈黄褐色。整器雕作一咬尾龙式,龙角呈如意云状,张口露齿,吻部上翘,凶猛非常,身躯圆转,绕成环形,龙尾由龙背侧面交迭而出,再勾回接近于环身,龙体全身琢细密的扭丝纹。造型和纹饰都极富动感,为难得佳品。


        汉  白玉铺首尊  10 cm.   3,540,000港币

        本品玉质洁白,大部分受黄褐色沁,形制华丽大气。小盘口,圆鼓腹,高直圈足,双铺首衔环,饕餮纹怒眉上冲,圆目突鼻,首顶饰怒发冲冠状,十分威严。整体雕刻繁复,深浅均匀,制作精细规整,可见玉师的一番别具匠心,制作时损料颇多且倍加雕工的难度,为战国时期祭祀实用玉器的顶尖之作。


        文化期  玉饰一组   129,800港币

        勒子,又称“蜡子”,是挂于胸前或腰间的玉饰,有圆柱形、扁圆形、橄榄型、束腰形、方柱形、六棱形等器形,既可以单独佩戴,也可以配合玉珩、玉璜、玉琚、玉瑀、冲牙等玉构件,成为组合玉饰。除有装饰美化的功能外,走起路来它还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增添高雅的韵味。此组勒子玉质,为圆柱形,中间有通天孔,形制不甚规整,平素无纹,玉有缺则为玦,两件玉玦制作朴素,作椭圆形或圆形断面的带缺环形体,均光素无纹。整组形制古朴。


        东周  玉佩饰  50,000-70,000 港币

        玉勒三件为圆柱形,一件为方柱形,表面饰卷云纹、谷纹、弦纹等纹饰,器身皆钻孔。《尔雅释器》载:“肉(周围的边)倍好(中间的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三种。此两件为玉璧,其一为出廓玉璧,表面光素,另一表面饰卷云纹。璜体扁平,扇面形,弧度约璧周的二分之一,器身饰绞丝纹,两端饰卷云纹,左右对称。整组磨制细腻,雕工精湛。


        文化期  青白玉马蹄形器  12.4 cm.  80,000-120,000港币

        玉马蹄形器截面多呈椭圆形,上口略宽,呈坡状,边缘磨成钝刃,下口较平。由于作品整体似马蹄形,故称马蹄形器,又有专家学者称其为钭口筒形玉器。此马蹄形玉筒以青色玉料制成,器形及用料均具有红山文化风格。玉筒器壁较薄,外壁光滑,从内壁的纹理可以推断出当时的制作工艺,包浆古朴厚润,沁色自然。


        文化期  玉勒子  6 cm.  56,640港币

        玉质莹润细腻,褐色沁斑潜肌入理,与玉色浑然天成,丰富了色彩层次。三角柱型,通身光素无纹,中心有一上下贯通的细孔,做工精细,一端打磨圆滑,另一端略有磕碰。器身表面温润油光,呈现高古玉器中那种高精度打磨后特有的宝光。


        春秋  玉雕蟠虺纹长勒子  10.3 cm.  50,000-70,000港币

        玉勒子起源于文化期的玉管饰,一般中间有通天孔.多属单独佩戴使用。从红山、良渚文化一直到明清时期多在加工制造,形成了一个器型丰富,纹饰多样的勒子系列。有圆柱形、扁圆柱形、束腰形、橄榄形等等,是挂于胸前或腰间的玉饰,可单独挂,也可与其他玉饰组合挂。

        此件玉勒形制修长,一面扁平,一面略微凸起,中间贯穿一孔,周身满工雕刻勾连谷纹,空隙填补弦纹,纹饰布局紧凑,大面积受沁。此玉长勒纹饰、布局及刀工具有春秋琢玉风格,造型古朴威仪,分寸拿捏恰到好处。


        商  白玉琮  5.8 cm.  59,000港币

        琮是中国古代汉族用于祭祀的玉质筒状物,《尚书﹒礼记》中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记载。玉琮的形制外方内圆,代表天圆地方的观念,中间的穿孔表示联系天地的管道。在《说文解字》中灵的释:“灵,巫以玉事神。”此释将巫与玉联系起来,幷说明巫师用玉来事神,成为我们解释史前玉器的功能重要文献依据。虽说不是所有的玉器都有事神的功能,但代表天圆地方观念的玉琮极有可能就是当时原始社会里的专职巫师沟通天地的礼器。这些玉琮是专职的巫师用于侍奉神灵的礼器,是他们事神的工具。

        此件玉琮方柱形,中有圆孔,切割规整,形体较矮小,单节,表面光素。总体看来,具有造型简单、平素无纹,质朴大气、简约灵动的艺术风格。


        西周  鶏骨白玉凤鸟坠  6.5 cm.  30,000-50,000港币

        商代至西周时期,较盛行琢制板状体的玉鸟,尤其是鸟纹佩。此件鸟玉质,扁片状,鸟首有冠状突起,沿颈部向后舒展,末端向上翻卷,粗线条勾勒出鸟翅、尾等特征,尾分两支,向后伸展末端向下弯卷。圆眼、钩喙,形态古拙,立体感强。在头部钻两个透孔,可以将鸟形饰加以固定。鸟身纹饰线条基本为比较单一的直线或曲线,玉鸟形象简化,图案与青铜器上的鸟纹具有一定共性,但图案更加生动流畅。整件造型生动,雕琢古朴浑厚,纹饰流畅。


        商  青玉受沁虎头鱼形玉佩  129,800港币

        此对玉佩虎形,低首弓背,鱼尾,一宽一窄。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分尾斜向后下方,拱背跳跃,口与尾部各有一孔,以备系佩。虎身纹饰用粗细不同的阴刻线条和剔地的隐起面处理相结合,饰眼、尾、腿、足,视之如同浅浮雕。其纹饰古朴,造型生动别致,刻工精细。老虎作为现实生活中的猛兽,在商代人看来具有吞噬鬼怪的力量,猛虎造型玉佩除了装饰美观作用外,也具有辟邪厌胜之意。整件器形庄重精美,刀工朴拙有力,身形雕刻得健劲有力,线条自然流畅,实为古玉精品。


        西周  青玉受沁玉鸮  4 cm.   200,000-300,000港币

        西周琢玉鸟种类与造型变化甚多,而且为日常生活常见者,像雁、鸽、鸠、燕子、鹅、鸭、枭(猫头鹰)、鹦鹉及不同的水禽和候鸟,多为侧面形板状体的玉鸟佩,相对而言,立体玉鸟则较少,与当时琢制工具和技法有关,这对圆雕玉鸟就尤显难得。

        此件鸟呈伏卧状,鸟首平视,圆头,鼓胸,胸部钻孔,圆眼、尖喙,两翼收拢,以平行线纹饰翅膀,勾勒出羽毛层次,曲线转折回旋,富韵律感,形态逼真,为西周玉鸟之代表性形象。


        商  鶏骨白玉兽面鱼形坠  4.7cm.   50,000-70,000 港币

        饰件整体为薄片钩形,器物小巧,鶏骨白色,运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只老虎形象。以浅浮雕手法雕刻出虎头、虎身,棱形眼,立耳,呈低首弓背状,尾蜷曲成一孔,此钩形饰反映了当时琢玉工艺水平,对同时期同类型器物提供了确切的断代标准。

        此器刀工精细,磨工精良,对玉虎形象的刻划,幷不着意于细部特征,却能在整体方面捕捉到形态的特征,形象生动。整件构思精巧,风格古朴,曲线优美,令人赞绝,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史、文化史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