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反思

 长青小学陈思雯 2017-09-11

《三角形的分类》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和三角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接触的较多,在我们的生活中能过应用到,也可以通过三角形直观的表现出来,但是本课涉及的定义较多,学生容易记混乱。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定义的理解。这样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通过给学生发放7个三角形教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合作、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进行分类,能理解掌握三角形种类的特征。三角形的分类有两种不同的标准,可以用角的大小作为标准来分,也可以用边作标准来分。我始终以学生活动来完成比较抽象的分类方法的学习,这比较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如按角分类、按边分类等环节都给学生创造了动手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感知。

3.运用集合图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到了,集合思想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在语言上,还是存在着用词不准确。

2.在说定义的基础上,还应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可以深对定义的理解。

3.在课堂中,教师说的话还是较多,学生说的还是比较少。

4.对各类三角形认识和特点这部分的教学,较长的时间运用到了让学生们来进行对各类三角形的定义复述上,我采用了同桌互说、以及学生独立汇报的上,导致时间没有把握好,有一部分的习题没有做完,就直接结束课程。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复述有利于学生对定义的理解,以及可以在做题中准确的运用知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不断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数学的教学中,也会纠正自己说话不准确毛病,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的准确、严谨。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体会快乐,激发他们的兴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