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反复晕厥,真凶何在?

 佳鸽 2017-09-13

24小时内晕厥4次,心电图“看出”端倪,下面一起来揭开晕厥的病因“面纱”吧!


【病史】

50岁女性,既往高血压病史,酗酒史,主因“24小时内晕厥4次”至急诊就诊。患者否认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或黑矇等前驱症状。既往服用培哚普利、美托洛尔及镁剂治疗。


【体格检查】

血压121/79 mmHg,心率65次/分,呼吸24次/分。未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正常。


【辅助检查】

12导联标准心电图检查结果如图1。


图1


问题:患者反复晕厥发作的可能原因?下一步诊疗计划?


心电图解读:


图1显示窦性心律,心率约60次/分,各导联弥漫性非特异性ST段改变,可见巨大U波,T波藏在U波中。QT(U)间期显著延长,接近732 ms。前一心搏T波起始处可见不同形态的成对室性期前收缩。


【诊疗经过】

患者急诊候诊期间出现多形性室速,继发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后数分钟恢复窦性心律(图2)。心搏骤停期间予镁剂5 mg静注,未除颤,同时予胺碘酮300 mg静注,后以1 mg/min的速度静滴。患者心率降至50次/分,再次发作短阵(<30>


血清学检查回报血钾1.9 mmol/L,血镁1.07 mmol/L。患者转入院内植入临时起搏器,予超速起搏(频率≥90次/分),纠正电解质紊乱并停用胺碘酮。入院24小时内患者出现明显的酒精戒断症状(家人于家中发现大量伏特加空瓶及含有右美沙芬的止咳糖浆空瓶),需镇静及插管治疗。


本例患者因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反复发作数次晕厥,心电图提示QT(U)间期显著延长(732 ms),考虑为严重低钾血症及右美沙芬摄入所致可能。纠正血钾浓度并清除其体内的右美沙芬后,QT(U)间期恢复至440 ms,未再发心律失常。


图2


【讨论】

TdP是多形性室速的一个特殊类型,常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QT(U)间期延长的患者,发作时心室率可达200~250次/分。TdP最早于1966年描述并命名,因发作时QRS波形围绕等电位线发生扭转,使人联想到芭蕾舞中的TdP动作,故命名为“尖端扭转型室速”。


需注意的是,TdP不仅指存在典型的QRS波形态改变,还需满足QT(U)间期延长超过500 ms。TdP的其他形态特征包括室速发作前的“短长短”周期现象,其第1个室早的联律间期较短,随后的代偿间歇较长,代偿间歇后第2个室早的联律间期也较短,落在前次心搏的T波顶峰附近(所谓的“R on T”室早)。QT(U)间期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受前次R-R间期长短的影响,R-R间期延长时QT(U)间期也相应延长。期前收缩后间歇引起的TU波改变[如QT(U)间期延长,TU波形态异常]是TdP的有效预测因子。此外,TdP发作时常存在温醒现象,即室速最初几个QRS波的RR间期比随后的RR间期长。其次,TdP多能自行终止,终止前的2~3个心动周期心室率逐渐减慢。然而,TdP也可发展为室颤,导致心源性猝死。


由于TdP的病因和治疗与其他单形性或多形性室速并不相同,准确诊断TdP尤为重要。TdP治疗的重点在于纠正潜在病因,使用药物或临时起搏器缩短心室不应期,避免应用可能加重TdP的抗心律失常药物。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可进一步延长QT(U)间期,维持心律失常。胺碘酮也可致QT间期延长,但患者本身不存在电解质紊乱或未应用其他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时,胺碘酮很少诱发TdP。


静注镁剂是TdP的一线治疗。镁剂治疗TdP的机制在于抑制钙内流,从而降低诱发TdP的早期后除极幅度。如前所述,临时起搏器可通过加快心率,缩短QT(U)间期,避免诱发TdP。置入临时起搏器前可用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心率,但在冠心病、老龄或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中应慎用,以免增加心肌耗氧导致心肌缺血。TdP不能自行终止或进展为室颤时,应立即行电除颤。


【本例要点】

1.TdP是一种特殊的多形性室速,多在QT(U)间期延长的基础上发生,发作前常出现短长短周期现象。


2.TdP常自行终止,但也可致血流动力学不稳,或进展为室颤。


3.TdP与其他类型室速的鉴别对启动特异性治疗(镁剂静注,超速起搏)至关重要。


4.TdP管理的基石包括:(1)纠正潜在病因;(2)通过药物或临时起搏缩短心室不应期;(3)避免使用可能加重TdP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5.无论血镁水平如何,静注镁剂均是TdP的一线治疗方案。镁剂可通过抑制钙内流,降低诱发TdP的早期后除极幅度,从而减少TdP发作。

来源:Derek S. Chew, Saman Rezazadeh, Robert J. Miller. Recurrent Syncop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A Lethal Cause Not for the Faint Hearted. JAMA Intern Med. 2017; 177(6):874-87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