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阅读者得高考语文,超详细阅读题型突破秘籍!

 智汇百川 2017-09-14

高考语文阅读题也是一个大头,那么如何才能将高考阅读拿下,下边就来看看高考阅读的专项突破秘籍吧!

1、论述文阅读是否有复习范围,考试内容是否有规律可循?

论述文就是第一篇前3个选择题,考纲就是规律。

我们来看考纲中怎么讲的:对论述类文本的要求是:阅读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问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那表达方式是什么: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夹叙夹议……(现在就记下来解决掉它)

考察方式为选择题:

考的能力第一个是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也就是要能读懂题项中的大意,当题目问:某个东西的含义是什么,就需要我们回到原文,去看看它的概念和定义一不一样。

第二个是分析综合,层级C

1.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我们经常发现它会把隔着很远的几个句子拼合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它是符合这个考纲的,要看整合的信息是否正确,所以看到几个句子拼合起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能要考你分析综合这个能力。

后面3说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4,分析观点态度,涉及论点论据要把握原文用意,看看是不是用在这里的,涉及推论要把握原文主旨。

2、 论述文的答题有哪些技巧?

第一种:在分析考纲的基础上,了解它要考察我什么,然后多次多次对比原文的大意,而不只是具体词句,再通过具体的对比推论判断出来。(适用于阅读能力,运用能力强的同学,直接从考纲出发去学习。)(详细请看视频中老师的全国1卷题目解读)

第二种:看看有没有四种错法,特别典型的四种。可以比较方便比较简单的判断,但是正确率没有那么理解了考纲去做那么好。

已然未然:已经发生的,还没发生的,就是这个事情它的说法确定吗?

强加因果,原文有没有明确其因果关系,就是说做这个事就有这个结果吗?

范围改变:对应说法的条件和范围是否改变了,是否是这样?

歪曲意思:核心意思不符合原文。有些句子大意可能一样,但长得不一样,但有些长得一样,但大意不一样,细致关注改变的部分。

3、针对论述文阅读,还有什么学习建议吗?

平时至少保持1周至少两篇的练习量,目的是:结合自己的总结(发现自己的常错点),培养题感(判断思考的直觉)。

例如说有些同学总是会错那么一道/两道题,怎么办呢?

那我会建议把这几个题目都整理到错题本上,抄也好,复印剪贴也好,然后隔一段时间我们再去做一下这个题,看看自己当时掉进去的坑是否能够避开,还错那就在加强记忆,下次做的时候,就先回忆下自己要特别注意的内容再去做。

4、 高三了,文学类文本感觉还是一头雾水,该怎么学?

文学类文本分两块来讲,选择题和问答题,问答题是大部分同学的症结所在,是高考的灾难现场之一。

针对问答题,我建议要通过练习来总结,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练习,一个是总结,要做好文学类文本的问答题一定要多练习,见多才能识广。

总结怎么做:

不是把答案抄一遍,而是从宏观和微观去看。宏观就是答案考察了哪些方面的东西,例如人物主旨方面,微观就是答案一些你不会的术语,比如戏剧性、可读性、想象空间等等。

将这些积累在笔记本上,思考什么情况下答什么样的宏观知识点,什么情况下答什么样的微观的术语,明确具体情况+对应答题知识点,这才是总结,才会真的对后面的做题有用。

5、文学类文本的考纲中提到了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什么?

我发现有些同学到了高三还会弄混这个知识点,表现手法很杂,简单说表达方式不要,修辞手法不要,其他都是。

或者这种手法专门用于表现一个形象,或者一段剧情的,是一整段的就是表现手法,例如对比、铺垫、设置悬念等。

(高三了这个知识点一定搞清楚了哈!)

6、文学类文本考得好像特别泛,有什么范围或规律吗?

①考纲中在文学类文本的中考察的四个能力层级,都是从浅到深,从实到特定的虚去思考,就是作者自身独特的体验。不能看到作者写母爱的文章,就只是说他在讲母爱,一定要仔细分析清楚他的特别之处。

②分析题中,考纲也给出了答题思路,从特定手法、结构作用和主旨的角度来答。(答题角度大纲都说了,可见吃透大纲有多重要!!)

③鉴赏类,考察人物形象或写法精妙之处(这就是出题方向)

④探究类:挖掘内涵和个性化解读,这道题平时要多总结,有的点答得很偏,需要小心。

很多同学在考试前练考纲都没有看过,然后做很多很多题,也不知道最后考的是什么,就匆匆忙忙地刷题做题然后堆积了一堆的资料。

高三这年时间有限,我们一定要学会聪明地去做题,知道人家考什么,针对这个方向去准备,你看有些地方练答题的方向出题的方向都告诉你了,不要把这么重要的信息晾在一旁。

7、文学类选择题常错,自己的感觉老是错,老师有什么小技巧吗?

针对文学类选择题,可以划出题目题目中的关键词,分类来看:

①人物:选项中对人物下的定论和我在读文章时感受到的一样吗?有没有断章取义或者无中生有?(此处重点!)题目经常喜欢抓住人物的一个小细节,抛开文章中的具体语境,然后给予人物一个贬义词,一般这种情况都是错的。

②情节与写作用意:分析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的作用说法对不对。

(情节关键词:出现开头结尾中间,做了什么事的,即情节)

③主旨:也有断章取义的问题,抓一些抛开语境的小细节,但是它又不是文章主要语境想要表达的的主旨。比如16年的《锄》,是为了表达环保主题,对,但不是最主要的

④手法与读者感受:文章中有没有真的运用这种手法?这种读者感受你真的有吗?

此处老师再分享和总结一下:

1. 读者感受不是自己的感受,比如老师恐怖片看的很多,看到这个天气并不觉得恐怖,那就说它错。不行,这种读者感受应该是在大量阅读后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审美体验,读了很多书,很多练习,然后清楚这对文章中的人来说,那就是恐怖啦。

2. 读完文章要自己感受一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主旨也就是中心。别一味地被选项带着走,比如看到B就觉得也挺对,要先有自己的判断,再去看题干。古诗词鉴赏也是这样子的。

也有说自己无法判断,那就先积累,付出总会有回报。

3. 积累术语:养成积累的习惯,对应的情况和术语,在笔记本标记出来选择哪一个文段。

8、文学类文学本怎么做积累怎么学,可以直接去背那些答题格式来用吗?

首先明确方向:

得阅读者得高考语文,超详细阅读题型突破秘籍!

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卷问答题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问答题一般是技巧类,一半是理解类,分为八大题型,但技巧比较庞杂,比如今年人物所知感受很真实,知识点比较偏。但通过题型分析,可以去了解到总的思路,就是人物+情节+主旨+读者感受,就可以拿到不低的分数了。

其次,我们来看怎么学习:

首先不要一刀切,不要把技巧一味简单往上套,不带分析地套,不利于自己答出更好的答案,最好能够先把类型分得更细,再去往上套,不要什么题都把铺垫往上套。

养成两个意识,第一个是题型意识,给的八类题型可以作为一个参考,那么怎么去分析呢,首先是进行第一轮的刷题,比如五三等,要注意北京、上海等别的一些题目可以不用刷,因为他们考的是自己的卷子,答题的思路跟全国卷不是太一样。

接着刷题后一定要对答案,了解清楚大概有哪些题型,对应题型大概有哪些答法,要给一类题明确特征,不要都说是分析题,要看是人物分析题,还是手法分析。

第三步是在平时练习中有意识进行分类,按照第一轮分析的答法作答,不断分析总结练,才能做得比较完美,语文学得比较好。

第二个是积累意识,不是抄题就好,还是要清楚怎么积累怎么总结,手要多勤快,多积累。要学会找一个共通的经验。

9、具体的文学类文本题型怎么作答呢?

此处我们举个题型的例子:

单处作用:

先明确题型特点:某件事某个东西出现在某个地方,有什么作用,或者是标题。

关键词是作用,不是分析,不是全文都有。

答题思路:

①判断这个地方涉及了什么:【人物形象】【环境、景物】【细节动作或事件】

如果有人,跟其他主角有关,有没有涉及环境,有没有涉及情节,对应答一些人物的艺术性,情节的艺术性,所有的一些艺术性,涉及啥考虑啥。

②思路:情节的艺术性+人物艺术性+对主旨效果+环境艺术性+读者感受+选材与视角效果

艺术性是一些术语的总结

比如看报纸的旅客涉及到人物,人物做了一些事,穿针引线,也涉及到情节,情节是推动情节发展,那就需要在情节这部分添加两个关键点穿针引线和推动情节发展,人物方面就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他的热心啊或者烘托主角。(此处请配合视频中的例题进行学习)

这是一个笔记的示意图,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积累。

得阅读者得高考语文,超详细阅读题型突破秘籍!

10、高三了,实用类文本需要怎么准备呢,感觉没什么方向,只是刷题吗?

实用类包含四大类传记、访谈、新闻、科普,本质是知人知物从而知世。知道一个事物一个理论,然后能够知道这个世界。今年本质上考了科普文,纪录片。所以,还是要打好文体的基本功。

同样,我们先看一下考纲,考察能力包括了解,分析,赏析和探究。

实用类以前虽然有理解B,但只有1个选择题,现在从1道到3道,同学们可以开心一下了,得分地方又多了一些。

分析综合C,考的是内容、语言、手法,备考就要练一下找答案的能力,还有就是积累语言特色,比如写科学类的科学小品文,蛮幽默风趣的,手法可以看一下平时的练习,比如说引用会比较多。

鉴赏D就是考作者的态度以及一些比较灵活的问题,是一种分析型的问答题,要训练自己读题的一个能力,要学会去斟酌,例如“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中,句子就是作品,永留人间就是影响。

实用类文本的学习还是积累为主,难度不是太大。还是要多积累,多提升,多总结。总结部分的技巧我们也在上文讲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