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9.痰核瘰疬

 学中医书馆 2017-09-17



二仙丹 治 瘰疬。方见“痈  疽·二仙丹 ”。  人参散 《千金翼方》卷二  十四方。治寒热 , 瘰疬在颈 脉 , 状  如杏李。人参、干姜、白芷、甘草各  一两。为末 , 每服方寸匕 , 小儿半  匕 ,食前饮下 ,日三次 ,以意增加。  《太 平 圣惠 方》卷十 方。  治伤寒大汗后 , 烦躁口渴 , 热不解 ,  脉大者。人参 ( 去芦头 ) 、知母各一  两 ,甘草 ( 炙 , 锉 ) 半两 , 石膏二两。  为末。每服五钱 , 水煎温服 , 不拘  时。 《太 平 圣 惠方》卷十 四 方。  治伤寒后心虚惊悸 , 恍惚不安。人  参( 去芦头 ) 、茯神各一两 , 陈皮三  分 ,杏仁 ( 去皮尖双仁 , 麸炒黄 ) 一  分。为 末。每 服 三 钱 , 入 生 姜 半  分 , 枣 三 枚 , 水 煎 温 服 , 不 拘 时。  《博济方》卷 一方。功 能和气 温  中,安 神。治 伤 寒, 神 魂 不 安。人  参、茯 苓 ( 去 皮 )、白 术 ( 米 泔 浸 一  宿)、陈皮 各一 两。为 末。每服 二  钱,入生姜二片 ,水煎温服,日三次。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 四 痰核瘰疬 二画 509 ]  方。治小儿霍乱 , 吐泻不定。人参  (去芦头 )、陈皮、厚朴 ( 去 粗皮、涂  姜汁炙香 ) 各三分 , 黄连 ( 去须 ) 二  分。每服半钱 , 三岁以上加 药 , 陈  粟米粥饮调 下。 《太平圣惠方》  卷四十七方。治霍乱吐逆及利 , 脚  转筋。人参 ( 去芦头 )、白术、干木  瓜各一两 , 干姜 ( 炮 ) 半两。为末。  每服三钱, 人生姜半分 , 水煎温服 ,  不拘时。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二方。治 咳嗽 上 气 , 肺 虚 不 能制  下 ,大肠泄泻 , 服热药 不效者。人  参、款冬花、罂粟壳各 等分。醋炙  为末。每服四钱 , 入阿胶一 片 , 乌  梅半个 ,水煎 ,睡熟时 ,唤醒服。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方。① 治小儿 呕吐不止 , 心神烦  闷 ,恶闻食气。人参 ( 去芦头 ) 、丁  香、菖 蒲 各 一 分。为 末。每 服 一  钱 ,入生姜少许 , 水煎放温 , 渐渐与  服。量儿大小加减。② 治小儿哕。  人参三分 , 陈皮一两。为末。每服  三钱 ,入生姜半分 , 水煎 , 与乳母热  服 ,日三四次。乳母服毕 , 即乳儿。  《圣济 总录》卷一 百七 十 六方。  治小儿呕吐不止。人 参 ( 为末 ) 一  两 ,丹砂 ( 研 ) 半两。同研匀。每服  半钱 匕 , 熟 米 饮 调 下, 量 儿 大 小  加减。  《张 氏医通》卷十 四方。治  胃虚津液枯竭 , 关格吐逆。人参五  钱至一两 , 麝香半分至一分 , 冰片  三厘至半分。为末。水煎和渣 , 分  二三次温服。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  治小儿心腹胀满 , 干呕不止。人参  (去芦头 )、甘草 ( 炙 , 锉 )、陈皮各一  分。为 末。每 服 一 钱 , 入 生 姜 少  许 , 水煎温服 , 不拘时。量 儿大小  加减。  《圣 济 总录》卷 七十 六 方。  治一切血痢腹痛。人参三分 , 肉豆  蔻( 去壳 , 炮 )、乌贼鱼骨 ( 去甲 ) 各  二两。为末。每服一钱匕 , 食前温  米饮调下。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  众方》方。 治胆虚惊悸 , 睡卧不  安。人 参 ( 去 芦 头 ) 、白 茯 苓 各 一  两 ,朱砂 ( 研 ) 、茯神各半两。为末。  每服 一 钱 , 粥 饮 调 下 , 不 拘 时。  治心神虚烦 , 恍惚多妄 , 神思不  宁。人参 ( 去芦头 ) 半两 , 远志 ( 去  心 ) 、石 菖蒲各一两。为末。每 服  二钱 ,入生姜三片 , 薄荷三五叶, 水  煎温服, 不拘时。  《幼幼集成》卷四方。治 气  虚津液不足 , 小便不通。人参、甘  草( 炙 ) 各一钱 , 麦冬二钱 , 黄柏五  分。为末。入生姜三片 ,水煎服。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方。  治风虚汗出 , 热闷。人参 ( 去芦头 )  二两 ,牡蛎 ( 烧粉 ) 一两半 , 石膏三  两 , 甘草 ( 炙 , 锉 ) 一两。为末。每  服二钱, 温水调下。  《圣济总录》卷九十方。治  肺劳吐血。人参半两 , 黄蜀葵花一  两。为末。每服一钱匕 , 食后糯米  饮调下。  《圣 济 总录》卷 六十 九 方。  治吐血后虚热 , 胸中痞 , 口干。人  参二两, 阿胶 ( 炙 ) 一两 , 甘草 ( 炙 ,  锉) 半两 , 黄芪 ( 锉 ) 一两半。为末。  每服 二 钱 匕 , 温 糯 米 饮 调 下 , 不  拘时。  《圣 济 总录》卷 六十 八 方。 510 痰核瘰疬 三画~四画 ]  (1) 治暴吐血不止。人参。为末。  每服三钱匕 , 用鸡子清和水调下。  (2) 治吐血不止。人参一分 , 天茄  子苗半两。为末。每服二钱匕 , 水  调下 ,不拘时。  《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  六方。治妊 娠咳嗽。人 参、陈皮、  甘草 ( 炙 ) 各三两 , 生姜 ( 洗 , 切片 )  五两。为末。每服二钱匕 , 沸汤调  下。 《女科百 问》卷下 方。治妊  娠恶阻 , 呕吐痰 逆。人参一 两 , 枳  壳 ( 炒 ) 三钱 , 厚朴、甘 草 各半 两。  为末。每 服二 钱 , 空腹 百 沸 汤调  下 ,日三次。  《圣济总录》卷一百六十四  方。治产后虚 汗不止 , 烦热 体痛 ,  渴燥引饮。人参、芍药、炙甘草、龙  骨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匕 , 麝  香温酒调服 , 日三次。  《普 济本事 方》卷 十方。治  小儿脾风多困。人参 ( 去芦 ) 、冬瓜  仁各半两 , 天南星 ( 切片 , 用姜汁、  浆水同煮存性 ) 一两。为末。每服  一钱 ,水煎温服。  三圣 丸 治 瘰 疬。方 见“痢  疾·三圣丸 ”。  三物 散 治 瘰 疬。方 见“痢  疾·三物散 ”。  三神 丸 治 瘰 疬。方 见“伤  寒·三神丸 ”。  土萆薢汤 治瘰疬。方见“杨  梅疮·土萆薢汤”。  大枣 丸 治 瘰 疬。方 见“诸  疮·大枣丸”。  大效丸 《圣济总录》卷一  百二 十六 方。治一 切 瘰 疬结 核。  斑蝥一枚 , 黑豆 ( 生芽者 ) 七粒。同  研 ,为丸如绿豆 大。每服五 丸 , 小  儿一丸, 茶清下。  《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 三  方。治肠风泻血。大蓟根 ( 各长一  寸 , 又名 刺芥 ) 七截 , 白矾 ( 研 ) 一  两 , 麝香七豆许。大栝蒌一个 , 割  下盖 子 , 去 瓤入 诸药 , 合盖 , 盐 泥  固 ,火煅赤 , 去泥 , 为细末 , 一半为  散 ,一半 糯米粥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晨空腹服散半钱匕 , 大蓟苗煎汤  调下 , 日 午 临 卧 服 十 丸 , 大 蓟 苗  酒下。  《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 三  方。治痔疾久 不瘥。附子 ( 炮裂 ,  去皮脐 )、白矾 ( 烧枯 ) 各一两。为  末 , 蜜 丸 如梧 桐 子大。每 服 二 十  丸 ,早晚食前温酒下, 以瘥为度。  大黄散 治风毒气毒热毒 , 瘰  疬不破。方见“黄疸·大黄散 ”。  大黄煎丸 治瘰疬。方见“疳  证·大黄煎丸”。  大蒜膏 《圣济总录》卷一 百  二十六方。治瘰疬结聚不散 , 硬如  石。大蒜 ( 捣烂 ) 三枚 , 麝香 ( 研 ) 半  钱匕。和匀 , 敷于帛上 , 贴患处 , 一  日二易。随捣随敷。  子龙丸 亦名控涎 丹。治 瘰  疬初起 , 并治横痃、贴骨疽。方见  “痰饮·控涎丹” 。  马齿苋膏 治鼠瘘及蝼蛄瘘。  方见“诸疮·马齿苋膏 ”。  五五丹 治 痰核瘰疬溃后 腐  肉难脱 , 脓水不净。方见“痈疽 ·  五五丹”。  不二散 《圣济总录》卷一 百  二十六方。治瘰疬肿痛。牡蛎 ( 煅  赤) 一两 , 猥皮 ( 生锉 , 焙干 ) 一枚。  为末。每服二钱匕 ,温酒调下。  比金散 治瘰疬方 破。方 见 痰核瘰疬 四画~五画 511 ]  “咳血吐血·比金散 ”。  中品锭子 治气核 瘰疬。方  见“肛痔病·中品锭子”。  内消地胆散 《太平圣惠方》  卷六十 六方。治 热毒瘰 疬。地胆  (去头 翅足 , 糯米 拌炒 , 令米 黄为  度) 、朴硝 ( 熬令汁尽 ) 各一分 , 滑石  半钱。为末。每日服半钱 , 空腹粥  饮调下。服后小便中觉下恶物 , 即  减地胆少许。  内消 散 治 瘰 疬。方 见“痘  疹·内消散 ”。  内消蜗牛丸 《太平圣惠方》  卷九十 方。治小 儿瘰疬。蜗牛子  (活者 , 去壳 ) 一分 ( 百二三十枚 ) ,  薄荷 ( 末 ) 二两 , 丁香 ( 末 ) 半两。乳  钵内同研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  (五 )丸 , 空腹薄荷汤下, 日晚二次 ,  量儿大小加减。  牛粪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  十六方。治蜣螂瘘。黑牛粪 ( 烧灰  为末) 五两 , 猪脂四两。和匀 , 先用  盐汤洗疮, 拭干涂膏, 日换药二次。  乌鸡 丸 冶 瘰 疬。方 见“眼  病·乌鸡丸 ”。  乌药膏 《圣济总录》卷一百  二十七 方。治诸 瘘久不 瘥。乌药  (为末 ) 二两 , 猪胆三枚。以胆汁和  乌药末令匀 , 用薄绵裹 , 纳疮口 , 日  换药三五次。  水红花饮 《圣济总录》卷一  百二十六方。治瘰疬肿核 , 结硬不  消 ,及脓汁旁穿 , 经久 不瘥。水红  花 ( 一 半炒 用 一 半生 用 )。为 末。  每服二钱匕 , 水煎 , 食后临卧温服 ,  日三次。  水银膏 治 疽瘘。方见“诸  疮·水银膏 ”。  四圣 散 治 瘰 疬。 方 见“虚  损·四圣散 ”。  仙人杖散 《圣济总录》卷 一  百二十 七 方。治 鼠 瘘。笋 ( 黑 死  者 ,烧灰存性 ) 一两 , 甘草 ( 炙末 ) 三  分 , 麝 香 ( 别 研 ) 半 分。合 研 为 细  末 , 分 作 六 服 , 每 服 临 卧 以 温 酒  调下。  白花蛇 散 亦名蛇 犀散。方  见本病证门“蛇犀散”。  白蚕散 《圣济总录》卷一 百  二十六方。治瘰疬。白僵蚕一两 ,  血竭、没药各半两。为末。每服一  钱匕 ,麝香温酒调下。  白梅丸 《圣济总录》卷一 百  二十 六方。治风 毒气毒瘰疬。白  僵蚕( 炒黄 )。为末 , 用陈白梅肉捣  和 , 为 丸 如梧 桐 子大。每 服 三 十  丸 ,熟水下 ,空腹、午后各一次。  白蔹膏 《刘涓子鬼遗方》  卷五 方。治皮肤 中热痱瘰疬。白  蔹、黄连各二两 , 生胡粉一两。为  细末 ,熔脂调和敷之。  《太 平 圣惠 方》卷十 四 方。  治伤寒豌豆疮瘥后 , 满面疮瘢久不  没。白蔹三分 , 矾石 ( 生用 ) 半两 ,  白石脂一分 , 杏仁 ( 汤浸去 皮尖双  仁 ,研如膏 ) 一两。为细末 , 入杏仁  膏研匀 , 再入鸡子清一枚、酥二两  研为膏, 入瓷器中收贮。每夜取涂  面上 ,来日以温浆水洗去。  《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一方。  治面部粉刺。白蔹、白石脂、杏仁  (汤浸去皮尖双仁 , 研 ) 各半两 , 为  细末 ,鸡子白调和 , 临卧涂面上, 明  旦用水洗去。  外正散 《圣济总录》卷一 百  二十 七方。治鼠 瘘。猫骨 ( 酒、醋 512 痰核瘰疬 五画~六画 ]  炙) 一片三寸长 , 皂荚 ( 去皮子 , 醋  炙) 一挺 , 木鳖子 ( 去壳生用 ) 二七  枚 ,重粉 ( 研 ) 半钱匕。为细末。每  用三钱匕 , 用米醋熬成膏敷之。如  一二日 未效 , 即 用温 酒调 下二钱  匕 ,服毕盖被取汗。  玄参酒 《圣济总录》卷一百  二十六方。治颈腋瘰疬 , 寒热。玄  参 ( 锉 ) 、磁石 ( 烧 赤醋 淬 , 细 研水  飞) 各三斤。用生绢袋盛 , 酒三斗  浸六 七 日。每 服 一 盏 , 空 腹 临卧  温服。  半夏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  十六方。治鼠瘘。半夏 ( 为 末 ) 一  两 , ( ) 脂 ( 煎煮 ) 二两。合调  成膏 ,敷疮上。  必捷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  二方。治瘰疬多年不愈。斑蝥 ( 去  头翅足 , 糯 米炒 ) 一 分 , 薄荷 叶三  分。为细末 , 乌鸡子清和丸如梧桐  子大。空腹服 二丸 , 午后服 三丸 ,  临卧服四丸 , 次日空腹服五丸 , 茶  清送下。服后脐下痛 , 小便中利下  恶物 为 效。 如 小 便 涩 , 服 葱 茶  少许。  地鳖散 《圣济总录》卷一百  二十七方。治瘘疮肿。干地鳖末、  麝香 各 研 少许。合 研匀 , 干 掺或  贴 ,随干湿治之。  朱砂 丸 治 瘰 疬 结核 肿 痛。  方见“疟疾·朱砂丸 ”。  伏翼粪丸 亦名斑 蝥丸。方  见本病证门“斑蝥丸( 2)”。  血竭散 《博济方》卷五方。  治瘰疬溃破 , 脓水不止。大枣 ( 烧  灰) 二十个 ,干地黄半两 , 血竭 ( 炒 )  二钱 半。 为 细 末 , 以 津 唾 调 贴  疮上。  《赤水玄珠》卷七方。治 劳  嗽见血。蛤蚧 ( 蜜炙 ) 一对 , 诃子三  钱 ,血竭一钱。为细末。每服三五  分 ,姜汁与蜜等分熬膏调服。  《圣济总录》卷一百三 十  二方。治一切恶 疮久不愈。血 竭  一两 , 铅丹 ( 炒紫 色 ) 半 两。为 细  末 , 先 用盐 汤 洗疮 , 后用 药贴 之。  《医方类聚》卷八十四引《吴氏集  验方》方。治嵌甲生疮 , 疼痛脓出 ,  及冻疮破溃。知 母 ( 烧 灰 ) 。为 细  末 ,干糁。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 六  方。治痔漏 , 痛不可忍。血竭。为  细末 ,用津唾调涂。  《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方。  治皮骨破折。血竭四两 , 大黄一两  二钱 , 自然 铜 ( 醋 煅 ) 二 钱。为 细  末 ,姜汁调涂。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  十方。治产后败血冲心 , 胸满气喘  而危急者。血竭 ( 研 ) , 为末。每服  三钱 ,温酒调服。 《证治准绳》女  科卷五方。治产后败血冲心 , 胸满  气喘。血竭、没 药各 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 , 用童便与好酒煎沸 , 放  温调下。  冰蛳散 《外科正宗》卷二方。  冶瘰疬日久 , 坚核不消。并治瘿瘤  患大蒂 小及 诸般高 突 , 异 形难 状  者。大田螺 ( 去壳 , 晒干 ) 五枚 , 白  砒 ( 面 裹煨 熟 ) 一钱 二分 , 冰 片 一  分 ,硇砂二分。研细末和匀。先用  艾炷灸核上七壮 , 待灸疮起疮 , 用  针挑破, 将药末一二厘津唾调成饼  子 ,贴患处 , 上用棉纸厚糊封盖, 勿  泄气。其核落后 , 换搽玉红膏 , 内  服补药兼助完口。如马刀根大 面 痰核瘰疬 六画~七画 513 ]  小及失荣等症忌用。  如神散 治瘰疬已溃 , 腐肉不  去 ,疮口不合。方见“痈疽·如神  散 ”。  赤小豆散 治鼠瘘出脓水 ,  头疼项强 , 四肢寒热。方见“产后  病·赤小豆散 (1 )”。 治蜂瘘。  方见“产后病·赤小豆散 (2 )”。  赤白丸 《万病回春》卷八方。  治瘰 疬 未 破。白 矾 三两 , 朱 砂九  钱。为末 , 酒糊丸如绿豆大。每服  二十丸 ,清茶送下 ,日三次。  芫青散 《圣济总录》卷一百  二十七方。治诸瘘肿。芫青 ( 青娘  子) 、斑蝥、葛上亭长 ( 三味并去足  翅 ,糯米炒 ) 各一 枚 , 桂 ( 去粗皮 ) 。  为末。每 服半 钱 匕 , 空 腹 温 酒调  下 ,日晚二服。再灸阳明络脉。  豆牛子散 《太平圣惠方》卷  六十 六 方。治 瘰 疬 头痛 , 经 久不  瘥 ,脓血不止。豆牛子 ( 豆叶上生  者 ,以糯米同炒令米黄 ) 二七枚 , 麝  香( 细研 ) 半钱。为末。每服半钱 ,  取枳壳 末三 钱煎汤 调下 , 五更时  服。良久觉腹痛 , 但以枳壳汤细细  呷之 , 即 自止。以 小便 利 下 恶物  为效。  连翘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  集》卷下方。治马刀。连翘二斤 ,  瞿麦一 斤 , 大 黄三 两 , 甘 草一 两。  为末。每服一两 ,水煎 , 食后服。  连翘散 《杨氏家藏方》卷  十二方。治瘰疬结核不消。连翘、  鬼扇羽、麦、炙甘草各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 临卧米泔水调下。  《外 科精义》卷下 方。治疮  疡疖肿 , 恶 疮 疼痛 , 烦 渴 , 大 便溏  泄 ,虚热不 宁。连 翘、栀子、防风、  甘草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 , 水  煎服。  牡蛎 散 治 瘰 疬。 方 见“汗  证·牡蛎散 ”。  何首乌丸 《太平圣惠方》  卷六十六方。治风毒气滞 , 颈腋结  成瘰疬, 脓核不消。何首乌 ( 蒸晒 ,  为末) 五斤 , 干薄荷 ( 为末 ) 四两 , 羊  肉( 去脂膜 ) 半斤 , 皂荚 ( 十 挺涂酥  炙黄为末 ; 十挺烧为末 ; 十 挺锤碎  滤取汁五升 ) 三十挺。用皂荚汁煮  羊肉令烂 , 取肉研细入诸药末 , 同  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 空  腹温酒或薄荷汤下。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 八  方。功能补暖脏腑 , 祛风冷 , 利腰  脚 ,强筋骨 , 黑髭发 , 驻颜容。治脏  腑虚损。何首乌 ( 锉 如棋子大 ) 三  斤 ,牛膝 ( 去苗 , 锉 ) 一斤。用黑 豆  一斗洗净晒干 , 薄铺甑底 , 上盖药 ,  蒸令豆熟 , 取药晒干 , 又换豆蒸之 ,  如此三遍。取药为细末 , 枣泥和丸  如梧桐子大。每日服三十丸 , 加至  四十丸, 空腹温酒下。忌葡萄、葱、  蒜。 《御药院方》卷六 方。功 能  补养脏腑 , 强筋壮肾 , 黑发固齿, 驻  颜延年。治虚损。何 首乌 ( 焙 ) 一  斤。为末 , 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  服六十丸 , 空腹温酒或米饮下 , 服  半月 ,加至七八十丸 , 及一月 , 加至  一百丸。 《圣济总 录》卷一百 八  十六方。功能 治风活血 , 壮筋骨 ,  润肌肤。治血虚。何首乌 ( 米泔浸  一宿 , 去黑皮 , 切片焙干 ) 一斤 , 赤  芍药、牛膝 ( 去苗 , 酒浸 一宿 , 切 焙  干) 、熟干地黄 ( 焙 ) 各四两。为末 ,  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三  十丸 ,空腹米饮或温酒下。 514 痰核瘰疬 七画 ]  《圣 济总录》卷八 方。治风  脚软, 腰膝 疼 , 行 履不 得 , 遍 身瘙  痒。何首乌、牛膝各一斤。用无灰  酒浸七宿 , 晒干为末 , 蜜二升和为  团 ,涂牛酥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三十至五十丸 , 空腹温酒下 , 日午、  食前二服。  《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二  方。治血痔。何首乌 ( 去黑皮 )、威  灵仙( 去苗土 ) 、枳壳 ( 去瓤面炒 ) 各  等分。为 末 , 浸 蒸 饼丸 如 梧 桐子  大。每服二十丸 , 温水下 , 早晚食  前服。  《圣 济总录》卷十 八方。治  大风癞病, 风气留滞 , 皮肤不仁 , 须  眉堕落 , 多 生 疮癣 , 身体 瘙痒 等。  何首乌十二两 , 白牵牛、干薄荷各  三两 ,皂荚 ( 一斤 , 以酒三升取浓汁  熬膏 ,一斤烧灰 , 一斤酥炙为末 ) 三  斤。为 末 , 皂荚 膏 和丸 如 梧 桐子  大。每 服 十五 丸 至 二十 丸 , 温酒  下 ,日三服 ,不拘时。  皂子丸 《圣济总录》卷一  百二十六方。治瘰疬满项不破 , 结  核肿痛。皂子三 百粒。用酒一升  半 ,化硇砂一两 , 同浸七日 , 文火熬  酒尽为度。每 服三粒 , 临卧 含化。  《重订 严氏济 生方 ·瘿 瘤瘰疬  门》方。治瘰疬结核肿痛 , 布满颈  项 ,不破。皂角子一升 , 玄参、连翘  仁各 一 两。用 水 五 升 , 砂 锅 慢火  煎 ,水尽为 度。每 服皂角子 三粒 ,  软者食后临卧细嚼津下 ,硬者蜜和  如榛子大, 含化。  皂荚子丸 《太平圣惠方》卷  六十 六 方。治 气 毒 瘰疬 , 结 硬疼  痛。皂荚 子 ( 炒 熟 ) 二 十枚 , 巴豆  (去皮心油、研 ) 、乳香斑蝥 ( 以糯米  拌炒 , 米黄 为度 , 去 头翅 足 ) 各 二  枚。为末 , 软饭和丸 如梧桐子大。  每日服二丸 , 空腹温酒下。  皂荚针散 《太平圣惠方》卷  六十 六方。治风 毒瘰疬。皂荚 针  (不生子者 ) 一斗 , 牛蒡子半斤。取  皂荚针于盆中 ( 烧 ) 候火盛时 , 撒入  牛蒡子, 候烟欲尽 , 以盆盖之 , 冷后  为细末。每服 三钱 , 空腹水调下 ,  良久利下恶物如胶饴。利后补治 ,  三五日只可吃软粥饮。  皂荚刺散 《太平圣惠方》  卷九 十方。治小 儿瘰疬肿硬。皂  荚刺 一 斤 , 牛 蒡 子半 升。同 烧 作  灰 ,为末。每服一钱 , 水调下 , 日三  次。服后三五日内有恶物下如 胶  饴状 ,下尽则疾除。  《圣济总录》卷十方。治 风  攻腰脚疼痛 , 及肠壅气滞。皂荚刺  (烧灰存性 ) 二 握。为末。每日 服  一钱匕 , 渐加至二钱匕 , 空 腹温酒  调下。  《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 二  方。治恶疮。皂荚刺一两 , 乳香一  分。为末。每服二钱匕 , 酒一盏煎  服 ;热酒调下亦得。  鸡鸣散 《圣济总录》卷 一  百二十六方。治气疬疼痛 , 及热毒  结核 , 或多烦闷 , 热而不寒者。牵  牛子末一两 , 胡粉一钱 , 大 黄末二  钱 ,朴消 ( 炼成粉 ) 三钱。为末。每  服三钱匕 , 鸡鸣时水调下 , 以利为  度 ,不利再服。  《疡 医 大全》卷 三十 六 方。  治金刃跌打折伤 , 血瘀凝积 , 烦闷  欲绝。大黄 ( 酒蒸 ) 五钱 , 当归尾三  钱 ,桃仁 ( 研 ) 十四粒。作 一剂 , 酒  煎。鸡鸣时服 ,次日当下瘀血。 痰核瘰疬 八画~十画 515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  九方。功能去瘀 致新。治从高坠  下及木石所压 , 跌打损伤 , 血瘀凝  结 ,气绝欲死 , 及久积瘀血 , 烦躁疼  痛者。大黄 ( 酒蒸 ) 一两 , 杏仁 ( 去  皮尖 ) 三七枚。为末。酒一 碗 , 煎  至六分 ,去渣 , 鸡鸣时服 , 次日当下  瘀血。 《外科 补要》卷 四方。治  外伤胸腹蓄血。当归尾五钱 , 桃仁  三钱 ,大黄一两。酒煎 , 黎明时服。  青黛散 治冷瘘疮。方见“齿  病·青黛散 ”。  金星膏 《寿世保元》卷六引  苏九宁 方。治痰 核。金 星凤尾草  一两五钱 , 竹叶一两。葱白三十二  根 ,侧柏叶一两五钱。用香油一斤  浸一日 , 火熬令药焦黄为度 , 滤去  渣 ,入熟油 一斤 , 铅粉三两 , 搅匀 ,  文武火熬 , 看烟起黑色 , 再入铅粉  四两 ,不住手搅匀 , 至滴水成珠 , 放  地上再搅, 去火毒。外敷患处。  金倍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  四方。治瘰疬 坚硬 , 难消难 溃者。  文蛤 ( 攒孔 ) 一 枚 , 蜈蚣 ( 研末 ) 一  条。将蜈蚣末装入文蛤内 , 外以纸  糊七层 ,晒干 , 麸炒以纸黑焦为度 ,  去纸研为细末 , 入麝香一分研匀 ,  陈醋调稠 , 温敷坚硬核处 , 外用纸  覆盖 ,日换药一次。  练石散 治 诸漏及 瘰疬。方  见“痈疽·练石散”。  禹余粮饮 《圣济总录》卷一  百二十 七方。治 瘰疬。禹余粮粉  (作二 帖 ) 、甘 草 ( 半 生半 炙 ) 各一  两 ,腻粉 ( 作二帖 ) 半分。取甘草半  两 ,以水一升 , 煎取半升 , 调禹余粮  并腻粉各一帖 , 空腹顿服 , 当泻下  恶物。 未 愈 再 服 , 泻 后 以 薤 粥  补之。  洞天救苦丹 治瘰疬溃烂 不  敛者。方见“诸疮·洞天救苦丹”。  神功 散 治 瘰 疬。 方 见“咳  嗽·神功散 ”。  神验散 治冷瘘不 干。方 见  “痈疽·神验散 ”。  逐邪 散 《博济 方》卷 五 方。  治风毒客于肌肤 , 结生瘰疬 , 时发  寒热 , 久则溃脓 , 连属而生。皂子  (绢袋盛 , 浸厕中三七日 , 取净 , 地  坎中出毒一宿 , 焙干为末 ) 不拘多  少 ,斑蝥 ( 去头翅 , 麸 拌慢火炒黄 ,  去麸为 末 ) 五 十枚。皂 子末 二 钱  匕 ,斑蝥一钱匕 , 水银粉二钱 , 蛋白  一个 , 饭 饮半 盏 同打 匀。四 更 初  服 ,服后取下恶物 , 或从小便中出。  如小便时稍有涩痛 , 不妨。忌口五  七日。  粉金散 《证治准绳》疡医 卷  三方。治 瘰疬 生 于 颈项 , 或 左 或  右 , 初起单窠结在上 , 或在 下重叠  而见。黄 柏、草 乌 各 等 分。为 细  末 ,蜜调敷患处。  消毒犀角饮子 治内蕴邪热 ,  腮项结核。方见“温病·消毒犀角  饮子”。  消疬丸 《疡医大全》卷 十  八方。治 瘰疬。夏枯 草、连翘、蓖  麻仁各四两。为细末 , 装入猪大肠  内 ,两头扎紧 , 酒浸蒸烂 , 捣丸如梧  桐子 大。每 服 五 十 丸 , 酒 送 下。  亦名消瘰丸。方见本病证门“消  瘰丸”。  消瘰丸 《医学心悟》卷四方。  《疡医大全》又名消疬丸。治瘰疬。  玄参 ( 蒸 ) 、牡蛎 ( 醋 煅、研 )、贝 母  (去心蒸 ) 各四两。为末 , 蜜丸 , 每 516 痰核瘰疬 十一画~十二画 ]  服三钱 ,日二次。  黄花蛇散 《太平圣惠方》卷  六十六 方。治风 毒瘰疬。黄花蛇  (酒 浸一 宿 , 去 皮骨 , 炙 黄 ) 一 条。  为末。每服一 钱 , 空腹粥饮 调下。  服尽即歇十日 , 未消更服之 , 已损  即止。  硇砂丸 治小儿瘰疬 , 连缀  如梅李核状。方见“腹痛腹胀·硇  砂丸 ”。 治瘰疬鼠 疮 , 满项  满胸, 破 烂 流 脓。方 见“腹 痛 腹  胀·硇砂丸 ”。  蛇床子膏 《太平圣惠方》卷  六十六方。治瘰疬 , 瘘有数孔。蛇  床子 ( 为末 ) 三两 , 黄蜡二两 , 乱发  灰( 细研 ) 半两 , 大麻油四两。先用  大麻油煎蛇床子去渣 , 入发灰、黄  蜡熬成膏。摊于帛上贴之。  蛇犀散 《圣济总录》卷一百  二十六方。《三因极 一病证方论》  又名白 花蛇散。治瘰疬。白花蛇  肉( 酒浸焙 ) 四两 , 犀角 ( 镑 ) 一两 ,  青皮 ( 去白焙 ) 半两 , 牵牛子 ( 一两  炒 , 半两 生 ) 一两半。为末。每服  二钱匕 , 入腻粉二钱匕 , 五更糯米  饮调下 , 至午前取下恶物 ; 如下未  尽 ,半月后 再服。未成疮者 内消 ,  成疮者疮自干合。  蛇蜕膏 《圣济总录》卷一  百二十七方。治蛇瘘。蛇蜕一条。  烧灰为细末 , 用猪脂调涂 , 日三次。  《医宗金鉴》卷六 十四方。治瘰  疬已溃。蜜蜂二十一个, 蛇蜕七分  半 ,蜈蚣二条 , 香油四 两。诸药入  香油内炸枯 , 去渣 , 入铅粉二两 , 搅  匀 , 候 冷 收 贮 , 七 日 后 用 纸 摊 贴  患处。  清凉 散 治 瘰 疬。方 见“温  病·清凉散 ”。  绿风散 《疡医大全》卷二 十  四方。治 瘰疬 痰 核 , 及 鱼 口 便 毒  (梅毒 ) 初起。鸡 蛋 一个 , 煮 三 四  滚 , 扎三四十孔 , 加芫花末 一钱同  煮一二十衮 , 去药食蛋。  犀黄丸 治瘰疬痰 核。方 见  “痈疽·犀黄丸”。  斑蝥丸 《太平圣惠方》卷 六  十六方。 治一切瘘。斑蝥 (去头  足翅 ,糯米拌炒令米黄 ) 三十枚, 蜥  蜴( 炙黄 ) 三枚 , 地胆 ( 去头足翅 , 糯  米拌炒令米黄 ) 四十枚。为末 , 蜜  丸如黑豆大。每服二十九 , 空腹及  晚食后温酒下。 又名伏翼粪丸。  治久瘘疮。斑蝥 (以糯米拌炒令米  黄 ,去头翅足 )、皂荚花 ( 炒 , 或用皂  荚子) 各一两 , 伏翼粪 ( 微炒 ) 四两。  为末 , 蜜 丸如 梧 桐子 大。每 服 一  丸 ,壮者三二丸 , 皂荚涂酥炙微黄 ,  为细末 , 每 日空 腹用 半钱 煎汤 送  下。病根从小便去。  斑蝥散 《太平圣惠方》  卷六十六方。① 治气毒瘰疬 ,结肿  疼痛。斑蝥 ( 去头翅足 , 糯米拌 炒  黄) 半两 , 牵牛子 ( 生用 )、枳壳 ( 麸  炒微黄 , 去瓤 ) 各一两 , 雀粪三分。  为末。每服一钱 , 五更初以米饮调  下。服 后 若有 吐 逆 , 服 枳 壳 汤 止  之。日午后当下恶物。② 治热毒  瘰疬。斑蝥 ( 糯米拌炒黄 色, 去 头  翅足) 三枚 , 滑石一分。为末 , 分二  服 , 空腹糯米饮调下 , 如人 行十里  再服。服后如觉小便涩 , 即煎黑豆  汤服 , 小便当利下恶物。未愈 , 隔  日再服。③ 治 颈生鼠 瘘, 小者 如  杏 ,大者如杯。斑 蝥十枚 ( 去头 足  翅 ,糯米拌炒黄 ) , 丹皮 三分 , 海 藻 痰核瘰疬 十二画~十三画 517 ]  (洗去咸味 , 焙干 ) 一两。为末。每  服半钱 , 空腹临卧葱白汤调下 , 小  便当利下恶物 , 利后须吃粥。④ 治  颈上瘰疬瘘 , 结肿有脓。斑蝥 ( 去  头足翅 ,糯米拌炒令米黄 ) 十枚 , 珍  珠( 细研 ) 、猬皮 ( 炙黄 ) 各半两 , 雄  黄( 研 ) 一分。为末 , 每服半 钱 , 空  腹温酒调下 , 午后再服。 《太平  圣惠方》卷九十方。治小儿瘰疬未  溃。斑蝥 ( 去翅 足 ) 二 枚 , 松 脂三  两 , 巴豆 ( 去皮心 , 用浆水煮过 , 与  斑蝥合研细 ) 十枚 , 雀粪 ( 为末 ) 一  两。先熔松脂 , 入诸药熬成 膏 , 捏  作饼子 ,热贴在瘰疬上 , 候溃 , 用生  肌膏贴之, 日换一次, 以瘥为度。  《太 平 圣 惠方》卷 九十 方。  治小儿月蚀 疮, 久不瘥。斑蝥 ( 以  糯米同炒 黄 , 去 翅足 ) 半 分 , 硫黄  (细研 ) 半两, 茹半分 (两 ) 。为细  末 , 贴 疮上 ; 如疮 干 , 用 猪脂 调和  涂之。  葶苈饼子 《太平圣惠方》卷  六十六 方。治瘰 疬结核。葶苈子  二合, 豉 ( 汤 浸令 软 ) 半 斤。合捣  熟 ,捻作饼子如钱厚 , 安在患处 , 以  艾炷如小指大 , 炙饼子七壮 , 五日  一度。  雄脑散 《外科证治全生集》  卷四方。治瘰疬。樟脑、腰黄各等  分。为细末 , 麻油调敷。每日以荆  芥根煎汤洗之。  雄黄丸 治 瘰疬久 不瘥。方  见“温病·雄黄丸 ”。  雄鼠粪丸 《太平圣惠方》卷  六十 六 方。治 热 毒 瘰疬 , 结 硬不  消。雄鼠粪 ( 研 )、斑蝥 ( 去头翅足 ,  糯米拌炒令米黄 , 为末 ) 各二十一  枚 ,绿豆粉二钱 , 腻粉一钱。为末 ,  冷水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 ,  空腹温酒下。二日后再服。  紫霞膏 《外科正宗》卷二方。  决瘰 疬 , 诸 色顽 疮、臁 疮 , 湿 痰 湿  气 ,及新久棒疮疼痛不已者。松香  (净末 ) 一斤 , 铜绿 ( 净末 ) 二两。用  麻油四两铜锅内熬滚 , 滴水不散 ,  方下松香熬化 , 次下铜绿熬成膏 ,  贮瓷 罐 内。用 时 汤 内炖 化 , 随 摊  随贴。  猬皮 散 治 蚁 瘘。 方 见“虚  损·猬皮散 ”。  犀角丸 《太平圣惠方》卷  六十六方。治浮疽瘘。犀角、水蛭  (微炒黄 ) 、甘草 ( 炙 ,锉 ) 各一分, 黑  豆( 炒熟去皮 ) 半合。为末 , 蜜丸如  绿豆 大。每日 服 三 丸 , 空 腹 温 酒  下。服 药 三日 , 小 便中 当 利 下 恶  物 ,此为病出 , 即自止 ; 如未止 , 即  不得停药。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方。  治小儿惊啼不止。犀角屑半两 , 羌  活、胡黄连、龙齿各一分。为末 , 蜜  如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 , 煎金银  汤研 破 服 , 日 三 四 次, 量 儿 大 小  加减。  《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 二  方。治小儿胎风。生犀角尖 ( 镑 )、  牛黄 ( 研 )、黄连 ( 去须 ) 、代 赭石各  一分。为末 , 蜜丸如麻子大。一二  岁儿每 服三 丸, 三四 岁儿 每服 五  丸 ,乳汁研化服。  犀角散 治鼠瘘。方见“呕吐  呃逆·犀角散 ”。  楸叶散 《太平圣惠方》卷 六  十六方。治瘰疬成瘘。楸叶 ( 秋分  前后采 ) 十五斤。用水一 石, 煎 取  汁三斗, 复浓缩至一升成煎。取麻 518 痰核瘰疬 十三画~十五画 ]  油半合 ,蜡一分 , 酥一栗子大 , 同消  如面脂 ;又取杏仁七粒 , 生捣如膏 ,  米粉二钱 , 同入面脂中搅匀。先涂  疮上 ,二日后拭去 , 复涂楸叶煎 , 用  软帛裹之 , 二日换药一次。五六日  后 ,已作头者 , 便生肌平复 ; 如未穴  者 ,即内消。  硼砂丸 治小儿瘰疬 , 结核肿  硬。方见“积聚·硼砂丸 ”。  蜗牛丸 《圣济总录》卷一百  二十 六方。治 瘰疬 已 破 或未 破。  蜗牛半碗 , 鸡苏 半斤。为末 , 水浸  蒸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 ,  疮未破 , 浆 水下 ; 已破 , 薄荷汤下 ,  日三次。  蜗牛散 《太平圣惠方》  卷六十六方。治气毒瘰疬 , 生于腋  胲 ,累累如桃子 , 大小不一定 , 肿硬  疼痛。蜗牛壳一钱, 皂荚子 ( 煨 , 去  皮) 三钱 ,乳香 ( 如莲子大 ) 一枚 , 腻  粉一 ( 二 ) 钱。为细 末 , 用 鸡 子一  枚 ,取清去黄 , 调药末入壳内 , 湿纸  裹 ,蒸熟取出 , 年轻者作一服 , 年老  者分二服 , 空腹以五味肉汁嚼下 ,  后用温水漱口。良久当泻出青物。  《太平圣惠方》卷 九十方。治小  儿瘰疬。蜗牛 壳一两 , 牛乳 半升。  同熬令乳尽 , 研为末 , 入大黄末一  分再研。每服半钱, 用皂荚子仁汤  调下。大 小 便 中利 下 恶 物即 瘥。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方。  治瘰疬已溃或未溃。蜗牛 ( 晒干 ,  烧存性 ) 不拘多少。为细末 , 入轻  粉少许 ,猪骨髓调 , 用纸花贴患处。  一法以带壳蜗牛七枚 , 生取肉 , 入  丁香七枚于壳内, 烧存性 , 与肉同  研成膏 ,用纸花贴之。  《圣 济 总 录》卷 七 十八 方。  治痢后脱肛。蜗牛 ( 烧灰 ) 三七枚 ,  磁石( 火煅, 醋淬 ) 一两。为末。每  服二钱匕 , 空腹米饮调下 , 日二次。  《洞天奥旨》卷十三方。治  蜈蚣咬伤疼痛。雄黄末一钱 , 蜗牛  一条。合捣烂 ,敷患处 , 痛即止。  《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 二  方。治小儿口齿疳 , 唇口痒痛 , 龈  肉赤 黑 色 , 气 息臭 秽 , 牙 齿摇 动。  蜗牛 ( 干者 ) 、白狗粪灰、虾 蟆灰各  一分 ,麝香 ( 研 ) 少许。为细末。每  用一 字 匕 , 吹 鼻 中 , 并 用 蜜 调 涂  齿上。  《圣济总录》卷七十方。治  血热冲肺 , 鼻衄不止。蜗牛 ( 爆干 )  一分 ,乌贼骨半钱。为细末。含水  一口 , 药一字入鼻内。  鼠灰散 《太平圣惠方》卷 六  十六 方。治瘰疬 脓水不绝。蛇 腹  中鼠 ( 烧灰 ) 、蛤蟆 ( 烧灰 ) 各一枚。  为细末, 生油调摊帛上 , 贴患处, 每  日换药一次。  腻粉散 治小儿瘰 疬。方 见  “诸疮·腻粉散 ”。  碧螺 膏 治 结 毒 痰串 疬 疮。  方见“诸疮·碧螺膏”。  蝼蛄膏 《太平圣惠方》卷 六  十六 方。治蟹瘘。蝼蛄 ( 烧 灰 , 为  末) 十四枚 , 蝇 ( 研 ) 十枚。为末 和  匀 ,用猪脂和成膏 ,着疮中。  蝙蝠散 《赤水玄珠》卷三 十  方。治瘰疬多年不愈。蝙蝠、猫头  各一个。同烧作灰 , 撒上黑豆 , 其  骨灰化为细末。疮湿即干掺 , 干则  油调敷之。  镇肝丸 《御药院方》卷八方。  治瘰 疬结核肿硬。皂角六挺。为  末 ,用精羊肉捣丸如梧桐子大。每 乳病 二画~四画 519 ]  服三十九 , 渐加至五六十丸 , 温水  下 ,临卧服。  薄荷丸 《太平圣惠方》卷六  十六方。治瘰 疬疼痛 , 溃脓 不绝。  薄荷( 如碗大 , 阴干 ) 一束 , 皂荚 ( 长  一尺一 寸 , 涂 酥炙 令 焦黄 ) 十 挺。  为末 ,用酒一斗浸三宿 , 取出暴干 ,  再浸三宿 , 如此 , 以酒 尽力度。焙  干为末 ,烧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  服二十丸 , 食前黄芪汤下 , 小儿减  丸服之。  瘰疬丸 《疡医大全》卷十八  方。治瘰疬。牡蛎 ( 煅 )、玄参 ( 炒 )  各五两 ,土茯苓 ( 炒 ) 二钱五分。为  末 , 面 糊 为丸 如 绿 豆大。患 在上  身 ,每早服二钱五分 , 晚服二钱 ; 患  在下身 , 早 服 二钱 , 晚 服 五钱 , 酒  送服。  凝冰散 《圣济总录》卷一百  二十六 方。功能 消肿止 痛。治风  热毒气 , 项下结核 , 及欲作痈疽疮  疖发背等。绿豆粉、乳香 (研 ) 各一  两。为细末 , 实人分作四服 , 虚人  分作八服 , 食后米饮调下。向有核  处一边卧。  檞皮膏 《圣济总录》卷一百  二十七方。治诸瘘。檞木白皮 ( 细  切) 五斤。用水二斗煎至三 升 , 去  渣 ,重煎成膏。每服半枣大 , 加至  一枣大, 空 腹服 , 日二次 ; 外敷疮 ,  日三二次。  螺子丸 《太平圣惠方》卷六  十六方。治瘰疬 结核肿 硬。小螺  子( 去尖微炒 ) 一十八枚 , 斑蝥 ( 去  头足 ,炒黄 ) 二十一枚 , 雀粪 ( 白色  者 ,微炒 )六十三枚 , 麝香 ( 细研 ) 一  钱。为末 , 豉一合捣研和丸如绿豆  大。每服五丸 ,空腹葱茶下。  藜芦散 治蚍蜉瘘。方见“齿  病·藜芦散 ”。  瞿麦饮子 《证治准绳》疡 医  卷三 方。治瘰疬 马刀。瞿麦穗 半  两 ,连翘一斤。为末水煎 , 临卧服。  麝香散 瘰疬夹风毒壅热 ,  咽喉 肿 满 , 胸 膈 不 利。方 见“ 水  肿·麝香散 ”。 治小儿瘰疬  不消。方见“水肿·麝香散 。”  治 瘰 疬结 核 , 肿 硬不 消 , 疼 痛。  方见“水肿·麝香散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