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灰散 治肺疽吐血。方见 “咽喉病·二灰散 ”。 三真汤 《洞天奥旨》卷六方。 治肠痈。地榆 一斤 , 生甘草 二两 , 金银花一两。水煎服。 千金苇茎汤 《金匮要略》卷 上附方。治肺痈 , 咳有微热 , 烦满 , 胸中 甲 错。苇 茎 二 升 , 薏 苡 仁 半 升 , 桃仁五十枚 , 冬瓜子半升。先 以水煎苇茎 , 后入诸药再煎 , 分二 482 内痈 四画~八画 ] 次服。当吐如脓。 王公汤 《洞天奥旨》卷十五 方。治小肠痈。王不留行一两 , 生 甘草五钱 , 蒲公英一两 , 车前子三 钱。水煎服。 贝母丸 治肺痈、肺痿 等症。 方见“咳嗽·贝母丸 ”。 甘桔汤 治胃痈。方见“小儿 热证·甘桔汤 ”。 四顺汤 治肺痈吐脓 , 壅闷咳 嗽。方见“霍乱·四顺汤 ”。 外台桔梗白散 《金匮要略》 卷上附方。治肺痈 , 咳而胸 满 , 振 寒 , 脉 数 , 咽 干不 渴 , 时 出浊 唾腥 臭 ,久久吐脓如 米粥。桔梗、贝母 各三分 , 巴豆 ( 去皮 , 熬研如脂 ) 一 分。为细末 , 强壮 人每服半 钱匕 , 羸弱 者 减 之。病 在 膈上 者 , 吐脓 血 ,膈下者泻出。若下多不 止 , 饮 冷水一杯则 定。《太平 圣惠方》改 成丸剂。方见 本 病证 门“桔 梗丸 ”。 立消汤 治肺痈 , 大小 肠痈。 方见“痈疽·立消汤”。 玄天散 《洞天奥旨》卷六方。 治肺痈 , 咳 而两胁 痛。玄参 八两 , 天门冬四两 , 桔梗二两 , 炙甘草一 两。为末 , 水十五碗 , 煎二碗 , 入蒲 公英五钱、金银花五钱再煎 , 饱食 后服之。 宁肺丸 《外科正宗》卷二方。 治肺痈 ,久嗽痰盛 , 咯吐脓血 , 胸膈 不利 ,坐卧不安 , 言语不出 , 甚则声 音哑嗌。乌梅肉 ( 蜜拌蒸 , 捣膏 ) 八 钱 ,罂粟壳 (去膜 , 蜜拌炒 , 为末 ) 一 两。用乌梅膏加生蜜少许调作丸 , 每服二钱, 乌梅汤送下 , 不拘时。 发灰散 治 肺疽吐 血。方见 “伤寒·发灰散 ”。 地黄煎 治内热肺 疽。方 见 “痈疽·地黄煎 ”。 如圣 丸 治 肺 痈 咳唾 脓 血。 方见“泄泻·如圣丸 ”。 如圣汤 治肺痈 , 咳 吐脓血 , 日久不瘥。方见“咽喉病·如圣汤 ”。 麦门冬汤 治肺痈涕吐涎沫 , 吐脓如粥。方见“厥脱·麦门冬汤 ”。 怀忠丹 《证治准绳》疡医 卷 二方。功能排脓 下血。治内痈 有 败脓 败 血 , 腥 秽殊 甚 , 脐 腹冷 痛。 白芷、单叶红蜀葵花根各一两 , 枯 矾、白芍药各五钱。为细末 , 熔黄 蜡丸如梧子大 , 每服三十丸 , 空腹 米饮送下。脓血出尽后 , 服十宣散 补之。忌发物。 补肺散 治肺痈吐 脓血。方 见“咳嗽·补肺散 ”。 补肺排脓散 《太平圣惠方》 卷六十一方。《重订严氏济生方》、 《赤水玄珠》等又名 排脓散。功 能 补肺 排脓。治肺 痈得吐后。黄 芪 二两。为末 , 每服四钱 , 水煎温服 , 日三四次。 附子 汤 治 肠 痈。 方 见“痿 痹·附子汤 ”。 忍冬 丸 治 诸 痈。 方 见“消 渴·忍冬丸”。 金银 花酒 治肺 痈、肠 痈 初 起。方见“诸疮·金银花酒”。 金鲤汤 《外科正宗》卷二方。 治肺痈已成未成 , 胸中隐痛 , 咯吐 脓血。活鲤鱼 ( 约四两重 ) 一条 , 贝 母一 钱。先将 鲤 鱼 连鳞 剖 , 去 肚 肠 , 勿经水气 , 将贝母末掺 在鱼腹 内痈 八画~十二画 483 ] 内 ,用线系牢 , 浸入半大碗童便内 , 隔水炖至鱼眼突出 , 取出去鳞骨将 净鱼肉复浸入童便内炖热 , 肉与童 便分作二、三次服 ,一日服完。 泻肺汤 《医方类聚》卷一百 七十七引《神效名方》方。治肺痈 喘急 ,坐卧不安。桑白皮 ( 锉、烧 ) 、 甜葶苈 ( 隔纸炒 ) 各一两。为末 , 每 服三 钱 , 水 煎 , 食 后 温 服 , 以 利 为度。 枳壳散 治 肠痈便 血。方见 “诸疮·枳壳散 ”。 神效托里散 治肠 痈。方见 “痈疽·神效托里散”。 神效散 治肠痈。方见“肛痔 病·神效散 ”。 桔梗丸 《太平圣惠方》卷 六十一方。治肺痈 , 胸中满 , 振寒 , 脉数 ,咽干不渴 , 时出浊唾腥臭 , 久 久吐脓如粳 米粥。桔梗 ( 去芦头 ) 三分 , 贝母半两 , 巴豆 ( 去皮心 , 纸 裹压去油 ) 一分。为细末 , 蜜丸如 梧桐子大。强壮者每服五丸 , 羸弱 者每服三丸 , 以粥饮送下。病在膈 上吐出 ,在膈下者泻出。若下多不 止 ,可食冷饭二、三匙。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 下方。治太阳经卫虚血贯瞳人 , 睑 重 ,头中湿淫 , 睛痛眼 黑。桔梗一 斤 ,牵牛子三两。为细末 , 蜜丸如 梧子大。每服四十至一百丸 , 食前 服 ,日二次。 桔梗 汤 治 肺 痈。方 见“伤 寒·桔梗汤 ”。 栝蒌子汤 治肠痈。方见“产 后病·栝蒌子汤”。 黄昏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 十七方。《圣济总录》又名夜合汤。 治肺痈咳喘 , 微热烦满 , 胸心甲错。 合欢皮一两。水煎 ,分二次服。 排脓托 里散 治肠 痈。方 见 “诸疮·排脓托里散。” 排脓汤 《金匮要略》卷中方。 治内痈, 脓从呕出 ( 原书有 方无证 治 , 据《张氏 医通》卷 十 六补 入 )。 甘草二两 , 桔梗三两 , 生姜一两, 大 枣十枚。水煎 ,分二次温服。 排脓散 《金匮要略》卷 中 方。治内痈 , 脓从 便出 ( 原书有 方 无证治 , 据《张 氏医 通》卷十 六 补 入) 。枳实十六枚 , 芍药六分 , 桔梗 二分。为细末 , 取鸡子黄一枚 , 取 药散与鸡子黄相等 , 揉和令相得 , 饮服之, 日一服。 《证治准绳》疡 医卷 二方。功能 排脓补肺。治 肺 痈吐 脓后。黄 芪 ( 盐 水 拌 炒 ) 、白 芷、五味子 ( 炒 ) 、人 参各等分。为 细末 , 每服 三 钱 , 食 后蜜 汤调 下。 亦名补肺排脓散。治肺痈吐后。 方见本病证门“补肺排脓散”。 救肠 败毒 至 圣 丸 《疡 医 大 全》卷二十一方。治肠痈初起。金 银花( 煎汁 ) 八两 , 当归三两 , 地榆 一两 ,薏苡仁五钱。以金银花汁加 水煎 ,上午、临卧各一服。 清凉华盖饮 《医学衷中参西 录》方。治肺痈 , 时吐脓血 , 胸中隐 痛 ,或旁 连胁下作疼。甘草六钱 , 生没药 ( 不去油 ) 、丹参、知 母各四 钱。水煎服。病剧者 , 加三七末二 钱送服; 脉虚弱者 , 酌加人参、天冬 各数钱。 犀黄丸 治肺痈、小 肠痈等。 方见“痈疽·犀黄丸”。 葶苈 大枣 泻 肺 汤 《金 匮 要 略》卷 上 方。治肺 痈 , 喘不 得 卧。 484 狐惑病 三画~八画 ] 葶苈 ( 熬黄, 捣丸 ) 如弹子大 , 大枣 十二枚。以水煮枣, 去枣入葶苈再 煮 ,顿服。 葶苈散 《重订 严氏 济生 方·痈疽 肿 门》方。治肺 痈, 喘 咳气急 , 眠卧不得。甜葶苈 ( 隔纸 炒令 紫 ) 二 两 半。为 末。每 服 二 钱 ,水煎温服 ,不拘时候。 《医方类聚》卷一百三十引 《袖 珍方》方。治 腹 胀 气急 如 鼓。 葶苈 ( 炒 ) 一两 , 桑皮二两 , 陈皮一 两。为末 , 每 服八钱 , 加大枣二枚 水煎 ,通口服 ,不拘时。 蜡矾 丸 治 肺 痈。方 见“痈 疽·蜡矾丸 ”。 薏苡仁汤 《圣济总录》 卷五十方。治肺痈。薏苡仁一升 , 醋三升。同煮 取一升 , 微温 顿服。 有脓血吐出 , 验。 《圣济总录》卷 一百二 十九方。治肠痈。薏苡仁 一两 ,牡丹皮、桃仁 ( 去皮尖、双仁 , 炒) 各一两半 , 冬瓜子半两。为末 , 每服 五 钱匕 , 水煎 , 早晚 空腹 服。 《证治准绳》疡医 卷二方。治肠 痈或产后腹中 痛 , 烦躁不安 , 或 胀满不食 , 小便涩。并治月经欲行 或行后作痛。薏苡仁、栝蒌仁各三 钱 ,牡丹皮、桃仁各二钱。水煎 , 不 拘时服。妇人产后多有此证 , 纵非 内痈 ,但疑似之间便可服。 《重 订 严氏 济生 方 · 口齿 门》方。治风肿在脾 , 唇口 动 , 或 生结核 , 或 为浮肿。薏苡仁 ( 炒 ) 、 防己、赤小豆 ( 炒 )、炙甘草各等分。 为未 ,每服四钱 , 加生姜三片水煎 , 温服 ,不拘时候。 薏苡 附子 败酱 散 《金 匮要 略》卷中方。治肠痈已成脓 , 身无 热 ,肌肤甲错 , 腹皮急 , 按之濡 , 如 肿状 , 腹无积聚 , 脉数。薏 苡仁十 分 ,附子二分 , 败酱草五分。为末 , 每服方寸匕 , 水煎顿服。服后小便 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