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风格的四象限——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长沙7喜 2017-09-18


显然,当一本书的名字叫做《毅力》(《GRIT》)的时候,它很难不是一本很鸡血的书。正如作者在视频中所说,尽管有足够多的的统计数据反映出了毅力与成就的大小、幸福感、周围人群的认同有强烈的正相关性,我们的科学仍然对它是如何产生该如何培养知之甚少。虽然每个坚毅的成功者一定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不过在作者对无数成功者案例的研究——尤其是对这些人成长的家庭环境的深度跟踪,确实找到了不少发人深省的共性。


全文共计5200字,建议阅读时间13分钟



目录

一、什么是毅力(GRIT)?

二、管严还是管松点好?——家长风格的四象限

三、毅力真的可培养吗?



1
什么是毅力(GRIT)?


在作者的定义中,毅力(GRIT)包含了两个部分——热情(passion)忍耐力(perseverance)。前者主要强调的不是感情的浓烈程度,而是感情的持续力,不是你爱得有多深,而是你爱得有多专一和持久。而后者主要强调你在你面对挫折时的抗打击能力会恢复能力,也就是说,你是否能越挫越勇。(P.S. 如果你想了解一下自己或你的孩子的毅力指数,欢迎点击文章最后的阅读全文来测试一下。


若干年前(差点暴露年龄了……)当我踏入大学校园,选择了我从小钟爱的数学专业时,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一部分原因是想到终于可以再也不用学语文了……),想到可以整天做自己最爱做的事情,想到数学将会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神奇,不断挑战我思维的极限,我就兴奋不已。显然,大部分人都是以同样的心情进入数学系的。(要是一开始就不喜欢,我觉得没人能够在这忍耐一天。)然而半个学期过去了,超过一半的同学改变了这个看法——“我从小喜欢数学,但我从来没想过数学原来这么无聊……”、“我高考数学怎么说也有145啊,咋就听不懂上课老师在干些啥呢……”、“微积分我初中就会算了,高中竞赛也进了国家集训队,但是这些破证明实在是太无聊了,数学果然还是不适合我……”、“大学数学证明题分两种:‘这都要证?~’和‘这都能证?!’”、“一条封闭曲线将一个平面分成不相交的两个部分,这种废话也能证8页纸?”最终保留下对数学兴趣的不到20%。相反,一个号称从小喜欢数学高中却选择文科的文学系男生转系到了数学系,最后以全系前10毕业了。这一现象基本毫无例外的发生在全国的数学系中。当然,也远不止是数学系,每年有多少人号称选错了专业是因为“这个专业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


其实每个数学系人都体验到了从中学数学到大学数学的强烈反差,即使是一目了然的结论,也要转化成最严谨的逻辑语言,再用定义-引理-定理-推论一步一步去阐述,和中学时代面对难题苦思冥想,最后灵光一现洞察真理的快感完全不同。我们曾经对数学的定义顿时瓦解了,进而很多人只得哀叹:“你变了,所以我不再爱你了。”


我觉得在这里起作用的恰恰是毅力的这两个方面——热情和忍耐力。任何一个领域里,一个人从初学到精通,对其理解一定会发生几次质的颠覆。每次走出舒适区都会迎来强烈的不舒适感。其实很多孩子做某题一旦想出了方法一,对方法二都会很排斥,但他绝对会充满“热情”地用方法一再给你做10道同类型的题。在我看来,这种热情是“假热情”,只是一种自我认可的现象罢了。相反,那些克服新的挑战的人,最后能够在这个专业有所发展的人,并非是那些整天把热爱数学挂在嘴边,做起题目来废寝忘食,走路会撞电线杆的那些人,他们只是说:“开始确实挺不爽的,不过搞明白了以后发现还是挺有意思的。”在这里,热情和忍耐力并非两种不同的能力,而是同一个能力的两个侧面,热情支撑起了忍耐力,反过来忍耐力的结果是强化了热情;热情是有忍耐力可持续的热情,忍耐力也是带着热情的忍耐



2
管严还是管松点好?家长性格的四象限


两个例子:


Steve Young:NFL史上著名的四分卫。超级碗MVP得主。他形容自己的父亲是“终极硬汉”,当他刚进大一在橄榄球队各种受挫时,有一天打电话给他的父亲:“我在这混了一年了,教练们甚至都还不知道我的名字。我在这根本得不到任何进步,我觉得我应该回家了。”然而他爸爸告诉他:“你可以放弃,但是你不能回家,因为我才不会和一个放弃的人生活在一起。你从小就知道我这一点的!你别想回来!”当然,他只能留下。并且更加努力。


Francesca Martinez:英国著名的喜剧演员和作家。就像每一个喜剧演员的成长之路,她也经历过坐4个小时的车到一个地方演出10分钟还没有一分钱报酬,给无数电视制片人打电话却只换回冷冰冰的拒绝。但是她的热情从未受到丝毫的影响。在Francesca眼里,她的父母从小便给了她无限的自由,16岁她自己便决定退学去追寻自己的星梦,周末泡在各种酒吧混在她的圈子里。她只记得父母对她唯一的劝告就是“追寻自己的梦想!如果梦想没实现,就换一个!(Go and follow your dreams,and if they don't work out,then you can reassess!)”




看完这两个例子,也许大家都懵了,到底是管严好还是管松好?到底是该“快乐教育”还是“挫折教育”?这样的命题不知已经争论了多少年。两边无疑都能列举无数的正面和反面例子来。既然今天我要讲“毅力”,要讲克服困难,要讲培养对事物持久性的热情,加上我历来对市面上流行的片面的“快乐教育”的鄙夷态度,大家一定猜测我是“挫折教育”的拥趸。


只能说对了一半。这里我特别想提醒每一位坚持“挫折教育”的教育者们,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其实越挫并不等于越勇!!

书中提到了一个实验(虽然对象是狗,但是还是很有启发性的),将若干只狗分别装在一个笼子里,并对狗笼子进行轻度电击,电击的频率是随机的,且没有任何预兆,每次持续5秒钟(1964年的实验,那时候大概还没人维护狗权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别在于,实验组的狗在电击到来时,只要把鼻子抵住一个控制板,电击会马上停止,然而对照组的狗无论做什么,电击都会持续完5秒钟。第二天,所有的狗会被带到另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的正中间有一面矮墙,高度差不多刚好是每条狗努努力就能跳过去的那种。每次电击的区域恰好是墙的一边,因此如果狗纵身一越跳到墙的另一边,便能够躲避电击了。而且今天在每次电击前,都会有信号提示。结果可想而知,第一天靠鼻子控制电击的实验组的狗通过几次尝试,都学会了只要听到信号提示,立即跳到墙的另一边躲避电击;然而对照组有2/3的狗狗们只是听到信号以后蹲下来可怜地呜咽着。数据反差之大还是令人震惊的。从所受的挫折程度来讲,两组狗的程度并没有什么差别,而且从实验的设计来看,实验组的狗狗在第一天控制电击的方式本身对第二天也没有任何帮助。但是,第一天的实验告诉实验组狗狗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我可以控制电击!这就是实验组和对照组产生如此大反差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挫折本身不是能带给人进步,克服挫折的过程才是成长的源泉!!


似乎一切又回到了起点:到底是管严好还是管松好?到底是该“快乐教育”还是“挫折教育”?

其实真正错的是这两个问题本身,我们总以为教育只是严和松这个一维的,导致我们混淆了很多概念,从而才会受困于选择。但其实,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和对孩子的无限支持从来都不是相互矛盾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上面两个家庭的另一面吧!



Steve Young:他的父亲的工作需要经常在外地工作,但不管再忙,每个周末他一定要回家。有一次周五晚,他父亲打车来到了机场,结果由于大雾,所有航班都取消了。他硬是租车开到了另外一个城市B,先乘飞机飞到城市C再转机第二天清晨到了城市D,再次租车开到了城市E——终于到家了。他做这一切只是由于他认为到家陪伴孩子们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

而大一那一次被拒绝回家,Steve是这样说的:一件事有它发生的情境。当时的情境就是,我父亲了解我,他知道我只是想逃避,他知道如果他答应我回家,他就让我向自己的恐惧屈服了。父亲的回应是充满爱的,虽然强硬,但是充满爱。


Francesca Martinez:Francesca的父亲说:我十分反感宠溺孩子。孩子需要被爱被接受,然后,他们需要在被教导:“不,你不能拿棍子打你妹妹!”“是的,你必须分享。”“不,你不能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多年来,他父亲一直逼着女儿进行一种理疗,女儿一直很不爽,她很好奇为什么她不能简单的吃好喝好就行。但她的父亲却认为坚持就是他做父亲的职责。Francesca的母亲也觉得,孩子需要自由,但同时,孩子也需要限制:“我家从来没有电视,我不希望它替代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如果孩子想看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我们就带她去祖父母家。”



再看这两个家庭,你会发现他们的区别远比你以为的要小。他们兼容着我们一直以来都以为是矛盾两个特征:高要求与强支持。其实他们丝毫没有任何相互排斥的地方,其实恰恰因为我对你提出了非常高的标准,你才需要我全心全意的支持。书中将要求的高低和支持的大小作为坐标系的两个维度将家长分成了这四象限。




智慧型的家长很少,放养型家长和权威型家长却很多。我们设想一个情形(其实每天都在发生),当孩子做不出一道很难的题目时,要么是大骂一顿——变成“权威型家长”;要么一不忍心便说“算了算了,我来告诉你!”甚至“算了算了,我们不做了。”再甚至“算了算了,我们不学了。”——变成“放养型家长”。只有极少的家长会说:“没关系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出来的!”“暂时解决不了很正常的,休息一下待会再解决吧!”“来,你给我讲讲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在不降低要求的前提给孩子最大的支持。这些家长才是智慧型的。然而有的人错误地认为只有降低标准才叫支持孩子,而有的人固执于达不到标准的事实,而忽略了如何帮助孩子达到标准这一过程。这就是“放养型家长”和“权威型家长”的根源。


你是哪一类家长呢?你做好准备改变了吗?



3
毅力真的可培养吗?


当然,每个家长都知道毅力的重要性,都希望孩子能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抗打击、能受挫。那么毅力可培养吗?当然可以。这本书上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然而一旦被问道“那我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毅力?”,说实话,我也希望我能一句话说清楚。可惜,就像NFL超级碗冠军西雅图海鹰队教练Pete Carroll所说:“这不只是一件事,而是一百万件事,一百万个细节。”我们唯一能依据的是几个方向。


从内而外,那就是建立“成长性思维”(growth mindset)。这其实就是三观了。与之相对的就是“固定性思维”(fixed mindset),即将能力、事情发生结果看作是预先给定的,不可改变的。自我改变是一个困难且逆人性的过程,人们喜欢躲进“天赋不够”的托词中而不用冒奋斗的辛苦和结果不确定的风险。这是极其危险的。有的家长总是得意于孩子付出得比别人少就收获了“学得还可以”的结果,以此来证明孩子的天赋。这个认知可能是有道理的,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对孩子的暗示却是可怕的。事实上,孩子们喜欢听到:“你其实特别聪明,只是没有别人努力罢了。”的“夸奖”,他们不愿意用努力去打破这个夸奖——努力完了如果很厉害,那是应该的,没有人会给你的聪明加分;如果努力完了还不够厉害,那“聪明”的一世英名可就毁于一旦了。这个买卖显然是不划算的。还有一种“固定性思维”,便是家长总是觉得孩子不具备某些能力,“我家孩子就是思维不行。”“我家孩子就是自理能力不强。”他们把这些缺点当作是孩子一成不变的属性强加在孩子身上。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就不断强调这一点,生怕孩子对自己认识不清一样。其实在孩子眼里,这样的话就是一种认证——“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既然我思维不行,那我还为什么要去思考?既然我自理能力不行,那我为什么还要去自理?慢慢地,他们早已忘记了反抗,事实也一而再再而三的验证了这一信念。最后,我就真的成为了这样的人。反之,成长性思维则永远相信,事在人为。所有好的结果都是因为我做对了某些事,所有坏的结果都是因为我做错了某些事。从而把每一次坏的结果当作是进步的机会,能够在每一次挫折中收获到新的认知。其实,两种思维就是在日常中的每句话的点点滴滴中积累起来的。大家感受一下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传递的信息有什么区别:


A:这题你都会做!你太聪明啦!

B:这个问题也被你解决了,你最近都做了些什么啊?进步很大啊!


A:这题很难,你不会很正常。

B:这题很难,你暂时没想出来很正常。


对待好的结果,要追踪过程,强调过程并鼓励过程;对待坏的结果,要强调暂时,强调情况未来随时都可以改变。一旦形成了这样的观念模式,就迈出了获得毅力的坚实一步。而语言是塑造观念模式的重要工具


从外而内,最简单快速的获取毅力的方式,就是寻找一个这样的氛围。或者是找一个这样的榜样,或者是加入一个这样的团队,甚至是,进入到一个这样的文化中。Dan Chambliss——多年来一直深入到游泳圈,观察那些世界顶尖的游泳运动员并试图破解什么样的人最后能够获得奥运会的游泳金牌。他说:“我原来一直不理解,什么样的人才会愿意每天4点起床去游泳池训练,他们该有多么不同寻常。但事实是,当你在所在的圈子里的每个人都4点起床去训练时,你就这么做了,没啥大不了的,每个人都习惯了。”当然,如果毅力变成一种文化,嵌入到了每天的一言一行,(就像很多体育团体项目里的所做的那样)最终成为了自我语言(self-talk),那么毅力就真正生根发芽,成为一个人的组成部分了。


改变,从相信改变开始!让毅力成为我们每个人性格中的重要一环!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