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9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酒杯上的这个图案原来是古代皇帝才有的特权! 如何正确地喝酒...你和古代皇帝之间只差了它! 一个小瓷杯拍到超2.8亿港币的高价,这样的杯子,你见过吗? 1 在爱酒人士中,喝酒是一件很讲究的事。喝不同的酒用不同的酒杯,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年份的葡萄酒,也必得换个杯子。 这是嗜酒人士的讲究。在普通人群里,喝酒呐,拿个普通的大白碗就是了。喝啤酒用这个,喝白酒也用这个,更别说红酒了。 显然,我们的酒杯文化正日益远去。 当代,最让一部分国人牵挂的酒杯,大概就是明代的鸡缸杯了。港地不少商人、文人说,平生能用鸡缸杯喝酒,足矣。而中国瓷器拍卖史上最贵的一个瓷器,就是鸡缸杯。 在2014年4月8日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上,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起拍价1.6亿港元,最终以2.8142亿港元成交。鸡缸杯本是朱见深讨好万贵妃的小物件,以小而巧、精而妙著称,谁知意外成了一种风潮。 朱见深你也许不知道,万贵妃还是值得了解一下的。她虽一生无子,却被比自己小17岁的皇帝独宠,傲视后宫。如此跋扈的角色,能讨她喜欢的杯子,不会差到哪儿去。 2 论对酒杯的执着,还得从中国古代那群人说起。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士族豪门,抑或天子贵胄,无一不讲究这一生活细节。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昌龄的诗句写白玉盛酒,更衬出醉卧沙场、征人不归的悲壮,情操由此而生。 显然,古人喝酒,讲究的是境界。在酒杯上也尤其小心。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祖千秋对令狐冲说道:“你对酒具如此马虎,于饮酒之道,显是未明其中三味。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甚么酒,便用甚么酒杯。" 他说,关外白酒需用犀牛角增香,百草酒得用百年古藤杯,玉露当配琉璃杯,汾酒得用玉杯,才对得上唐诗里那句“玉碗盛来琥珀光”。就连绍兴状元红,也必须用北宋瓷杯,毕竟南宋的瓷杯已经衰败。这是将喝酒同朝代运势结合到一起了! 换到现代,最简单的,啤酒是由麦芽等经酵母发酵而成的,喝的就是其中的气泡和爽快,所以需要用带把手的大杯,看白沫溢出。 白酒则最好使用玉杯或不透明的瓷杯,一来符合其档次,二来因其酒烈,避开啜一口后被发现的尴尬。 但酒与酒杯之间的关系可不仅限于此。还是以白酒举例,用小酒盅、小玻璃杯喝酒,一样是情调。可以说,白酒是一种不挑容器的酒。但换到鸡尾酒、葡萄酒就不行了。两者都适用于高脚杯:为了让酒远离人体。 如香槟,葡萄酒中的“苏打酒”,其口感与溶解的气泡多少相关。所以必须选择杯型修长、开口小的高脚杯,减缓气泡流失。喝前冰镇也正是这个缘故。 而白兰地酒杯脚低肚大且底薄,因为当手托着酒杯时,体温自然而然地温酒,激发出酒的醇香。伏特加、朗姆酒等烈性酒则偏好厚底酒杯。 可见,合适的酒杯恰如酒的一部分,除了激起饮酒的欲望,还负责保持酒的风味。 3 诚然如此,无论是什么酒杯,都必得有一款合适的酒与之相配。但酒杯的使用和生产力不无关系。古人亦常用酒杯材质、纹路和雕刻来显示身份。 最原始的酒杯是自然物品,如贝壳、葫芦、动物犄角。接下去,就是商周的青铜器、春秋战国的漆器,直到隋唐瓷器制造业发达,瓷制酒杯才成为最日常的饮酒器具。 在有了瓷杯后,古人就更乐于在杯上做文章了。从最初的雕刻动物,镶嵌宝石、立体图案,变成肆意画图、上釉、涂彩,还发展出了裂纹。历代酒人在酒器的创造上发挥了无尽匠艺匠心,发展出多种多样的酒器艺术形式,凭借这随时光流转传衍下来的酒器,后人也能瞻仰见当年的精致与讲究。 但以图案暗示身份阶层的潜规则依然不变。麒麟、凤凰等形象常见于贵族,喜鹊、蝙蝠等则常见于民间。一些特定图案,如九爪龙,依然是帝王专属。 如今,这些限制早已被打破,皇家元素也能为百家同享。 比如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水井坊定制中秋赠礼月映杯,轻巧而不失大气地将皇家元素融入其中。 这款月映杯以传统礼器高足杯为型,以优质高岭土为原料,经十二道工序匠心打磨而成,1300度高温还原烧制,尽显匠艺匠心。撷取了故宫馆藏帝王服饰中的海水江崖、祥云纹饰,显示了皇家福山寿海的气度,寓意吉祥无尽,承载着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足以成为珍藏级用杯。 好酒配好器,600年前,成都水井街酒坊引岷江水,开坊酿酒,浸润一城风雅。600年来,水井街据锦城繁华,酒香从未停止过弥漫。600年来不断代传承,8代酿酒大师口传心授,使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沿用至今,让这至臻佳酿伴随着不渝的匠心薪火相传,每一杯,都是活着的传承! 将飘香的美酒倒入满载着匠心的月映杯,饮酒这件赏心悦目的乐事,才算是圆满了。 星前月下,举杯心赏, 月光流照,杯身透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