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通生气天论》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又曰:“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盖阳密,则邪不能外淫,而精不内亡矣。可见人生当以阳气运。 阳气为病,一则暴脱,再则虚衰。暴脱者,应亟急引火之源,仲景多以生附子,但必与干姜相伍;虚衰者,刚多以熟附子兴阳温运,缓缓补之。 附子汤适用于阳虚而寒湿内侵者,证见: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无力。 附子汤方:附子12g、茯苓9g、人参6g、白术12g、生白芍9g 肾与心,同为少阴,尤如水火两极,互依互制,共为生命之本。若失其用,则诸脏无济。少阴为寒水之脏,故寒伤之重者,多入少阴,所以少阴一经,最多重证。 附子汤方中附子益火兴元阳,温经散寒;人参大补元气,生化气血;茯苓健脾利湿,兼益心气;白术益气健脾,祛寒除湿;芍药养营和血,以益肝阴。诸药配伍得当,全面顾及,是治疗整体阳虚寒湿的好方剂。 附子汤临证运用: 张××,女,69岁,就诊时口燥言语不利,曾服滋阴润燥之剂,此症有增无减。 诊见: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燥而不欲饮,脉象''沉细,舌干而色淡。 此为命门火衰,无力蒸腾之故,处以附子汤三剂,治之而愈。 慢性肾炎,证见身痛肢冷、肿满、不欲饮,脉沉者,可与附子汤。 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肢节疼痛,畏寒,心悸,脉沉者,可与附子汤。 临证以“脉象沉细,四肢厥冷,颜面苍白,不欲饮水”,为辫阳虚的四大证。凡悉具上症,诸多沉疴,均以附子汤类,拟“兴阳之法”治疗,效验甚广。 |
|
来自: 昵称40065875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