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 成】桑螵蛸盐水炒(15克);人参(5克);茯苓或茯神(25克);远志(10克);石菖蒲盐炒(10克);龙骨煅(10克);龟板酥炙(16克);当归(10克)。 注:原方为散剂,各味药等分,研末,卧前服二钱,故每味药下未注原用量。 【煎 服 法】将龙骨、龟板放入600毫升水内,煎约30分钟,入余药续煎约20分钟,约剩200毫升即可,分温二服,早晚各一次。原方用散,白水或人参汤送服。 【讲 解】本方为治疗心肾不足而出现尿频或遗尿的重要方剂,并治遗精、健忘、心悸、失眠等证。方中以咸涩之桑螵蛸为君,补肾固精,肾气固则遗自止,甘涩之龙骨安神固涩,并列为君。而以人参之甘温大补元气,当归之甘温补心血,龟板之甘咸平滋阴补肾,菖蒲之开心窍为佐,以茯苓、远志二味为使,茯苓引诸药下行,降心气于肾,远志引肾气上达于心,如此,心肾交通,二虚并补,而奏敛肾安神收涩之效。 本方温补心肾而收涩,用之于虚而肾气不敛,遗尿、遗精则宜。温涩之剂,用之于温热、虚燥、小焦火盛等所致的小便频数则忌,故临证颇须详辨。 【临证应用】主用于心气不足,神失其养,肾虚不固,封藏失职的小便频数证,其证以频欲小便,稍有即内急欲便,而尿色并不赤浊、混黄,亦无痛楚、灼热,入夜常以此而扰清萝,外见神气疲怠、精神恍惚、健忘等。本方补肾固精、养心安神而益气血,固肾关。 老人尿频,常有不能约摄之势,乃肾气大虚,收摄无权,甚至淋漓衣被,可于本方中加重桑螵蛸、人参的用量,以加强补气固肾的作用。 用于遗精,亦是肾气不收所致,初起常无大变化,久则腰痠膝软,耳鸣目眩,乃越遗越虚所致,初起即用本方,日久可加入煅牡蛎、芡实、金樱子等。 小儿遗尿,二岁以内不为疾病,三、四岁后应渐可自制,若遗如前者,多是肾虚,本方予服,甚者,加入猪脬一个,焙干研面冲服。 用于遗精有而不甚,但失眠、健忘、心悸诸证俱著者,本方加五味子涩精安神,炒枣仁安神定志。 用于消渴,小便频数,口干,失眠,腰部痠楚,本方加五味子敛阴气,山药、山萸肉固肾气。 又,仍以桑螵蛸为君药,以鹿茸、牡蛎为臣药,而用黄芪、甘草为佐药,则用治肾之阳气不足,夜尿为甚,尿频而少者,温肾固涩,亦名桑螵蛸散。 包潘良——在线辅导 浙江省东方中医信息化技术研究院 |
|
来自: AB向往神鹰 > 《6.中医名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