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医生们就是一个个的侦探,要去破解隐藏于深处的病因。 作者 | 张玉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青浦分院 来源 | 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 昏迷,是急诊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但其原因,却可以千奇百怪,无所不可能!近日,笔者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非常特别的病例。 患者,女,85岁。 患者因“神志不清3小时余”,由救护车送来急诊。(发病时具体情况不详,当时其家属不在家中) 否认既往糖尿病史,有高血压史,家属代诉有“脑梗史”(临床上很多见,家属将腔隙性梗塞、头晕等病症诉为脑梗) 入院后查体:体温37.3℃,血压89/49mmHg,血氧饱和度83%。患者神志不清,双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射存在,颈软,口唇无明显紫绀。心率96次/分,双肺可及少许干啰音,未及明显湿啰音,肌力检查不能合作,疼痛刺激患者肢体有回缩,左侧巴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可疑阳性, 辅助检查:救护车来院途中测其手指血糖8.0mmo/L。 这样一位高龄老人,应该考虑什么问题呢?急诊昏迷老人非常多见,总不外乎,脑血管意外、血糖异常、肺性脑病、肝性脑病、心源性休克等等。 患者手指血糖8.0mmol/L,基本已不考虑低血糖、糖尿病高渗昏迷、酮症酸中毒等问题,但是还需静脉血糖进一步确认。 患者有血压、血饱下降问题,急诊医生立即予以补液扩容,吸氧等治疗,并且完成头颅CT、胸部CT、心电图、各项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氧血气分析、心肌损伤、血氨等。 那病人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一系列的检查报告相继出来,但是,指向性却不甚明确。 患者入院后检查报告
各位,从目前情况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么? 当上述报告完善时,正好笔者接班,与日班医生一同研讨此病例。 患者血氨、肝功能均无异常,难以支持肝性脑病诊断。 心电图、心肌损伤并不支持心源性问题。 头颅CT已经排除出血性疾病,难道是脑梗死?从病理征来说,似乎很有可能。但是呼吸血压问题呢?就算脑梗,瞳孔情况又不支持脑干梗死,而且,从临床多年的经验感觉来说,并不十分肯定。 肺性脑病?等一下!仔细看看血氧血气分析报告,这血气未免也太好了吧! 那为什么血饱始终不能上升?就算无创通气后,依然不好转? 此时,似乎陷入僵局了! 临床上,其实最怕的,还是诊断不明! 究竟是什么呢?笔者抓着脑袋苦思不得其解。
此时,急诊科的同仁们是否想到什么了? 笔者想起了以前自己写的一篇小文《如墨的血液》。 于是,立即再次抽取血气标本,送往一个特殊的部门——重症监护病房,那里有一台特别的血气仪。 复查的血气报告 看到了么,高铁血红蛋白明显升高了,氧合血红蛋白明显下降了!于是,一切迎刃而解了。 后面就是亚甲蓝的任务了 亚甲蓝后,血饱明显的就上升了,意识的情况,也逐步逐步好转,其后两天随访患者,已经能正常进食了。 使用亚甲蓝后复查的血气报告 患者入院第二天的血气报告 临床上就是这样,如果大家倒推,一切很简单,面色发黑,四肢发黑,呼吸浅弱,昏迷等等,都是亚硝酸盐的临床表现。可是,一切从头开始,没有明确的病史,因为时间长了,并且吸氧治疗后,反而不再紫绀的口唇,以及少见的病因,都是阻挡我们揭开真相的拦路虎。 很多时候,医生们就是一个个侦探,要去侦破一个个病因,很幸运,这次做了回名侦探,哈!(这种开心的心情,同仁们应该能理解的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