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中的烦躁与躁烦(原创)

 杏林书馆181 2017-09-24

 

     《伤寒论》中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296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为了研究为什么第309条“烦躁欲死”不是死证,应用吴茱萸汤治疗,而第296条躁烦却是死证,后世注家把注意力集中到烦躁和躁烦的不同上。

      今人对烦和躁通常连用,其意融汇。但烦与躁的含义却是不同。烦,《说文解字》作热头痛也,从页从火,引申为烦闷,心烦意乱。躁,《说文解字》作趮,疾也。《释名》躁,燥也,物燥而动,而飞扬也。引申为躁动不宁。从中可见烦是表述内在的情志状态,躁是表述外在的动作状态。烦和躁作为疾病的症状,不仅形象不同,在病机上也是有区别的,烦属阳,躁属阴。所以论中有时根据烦与躁的有无,作出不同的诊断,如第298条:“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不烦而躁”在本条的含义,是表述疾病在阴阳离决之际,病人默默地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的状态。又如第289条:“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本条的“时自烦”表述少阴病虽阴盛阳衰,但机体虚阳仍与邪抗争,有阳回之势,故心中时有烦闷不宁之感。而烦与躁连用,在论中却是大量存在,它的最一般意义就在于表述内在的和外在的不安宁。

论中除了烦与躁连用之外,还有躁与烦连用,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本条吴茱萸汤证的烦躁和第296条的躁烦,几乎成为所有注家思考的焦点。成无己首先提出:“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1]成氏之说对后世影响颇大,众注家多从此说。若离开临床,孤立地用学究式的思维方式思考,此说似有些道理,但若从临床角度看,则没有道理。且不说询问一个有烦躁症状的普通病人,即使询问一位坚持认为“烦躁与躁烦意义不同”的《伤寒论》专家,恐怕也是难以回答出其自身的“先烦后躁”或是“先躁后烦”的不同体验。

      在《伤寒论》中,烦躁和躁烦是混用的,意义是想同的。

      如论中第4条:“……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第48条:“……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第110条:“……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第134条:“……客气动膈,短气躁烦。”第269条:“……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又,《伤寒论·辨脉法》有云:“营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又,《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曰:“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在《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治》中,此语又复出。

      纵观《伤寒论》,不仅躁烦有死证,如第296条。烦躁亦有死证,如第133条:“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又如第300条:“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又如第343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烦躁虽有死证,但烦躁绝不都是正气溃散;同样道理,躁烦亦有死证,而躁烦也不都是微阳外脱。要正确认识烦躁和躁烦的意义,主要还应当结合原文,结合临床把它置于全部症状之中,全面认识。

       实际上,《伤寒论》中的烦躁与躁烦,只是一个词汇前后两个字颠倒使用的现象,如第48条原文在《伤寒论·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中复出时,“其人躁烦”作“其人烦躁”。又,第239条:“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本条在《金匮玉函经·卷三》中烦躁作躁烦。而恰恰是第296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在《金匮玉函经·卷四》中恰作烦躁。这绝不是误讹,这种一个词汇前后两个字相互置换混用的现象,不仅仅只见于烦躁和躁烦。  

       在仲景书中,《伤寒论》第142条:“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第160条:“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这里“眩冒”和“冒眩”的意义是相同的。

又如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第75条:“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这里“叉手”与“手叉“的意义也是相同的。

       又如《伤寒论》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想搏,身体疼烦……”;第175条:“风湿想搏,骨节疼烦……”;《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第174条与175条另见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本篇另条又云:“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在这里,疼烦与烦疼的意义也是想同的。这是否可以认为是仲景生活环境的方言习惯或语言现象?在今人的生活语言中,此类现象依然存在,如洗澡与澡洗,容颜与颜容,煎熬与熬煎,枕头与头枕,样式与式样、察觉与觉察、吞并与并吞、裁剪与剪裁等等,这种渊源流长的汉语语汇现象,在现代汉语研究中,称之为同义、同性、同素反序词。

   把烦躁与躁烦、烦疼与疼烦当成学问研究,虽始于成无己,但影响至今,此属于“伪学问”。

         (转载、引用请注明原文出处与原作者。此文观点发表于1999年,见《伤寒论疑难解读》第一版236页。近时发现有文章与读本抄袭本文观点。不标明出处,在此以正视听)



[1]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