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理数的乘法(一)

 昵称47732844 2017-09-24

有理数的乘法(一)

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使学生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

教学重点: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1]:

1。计算:

1)(一2)十(一2)

2)(一2)十(一2)十(一2)

3)(一2)十(一2)十(一2)十(一2)

4)(一2)十(一2)十(一2)十(一2)十(一2)

猜想下列各式的值:(一2)×2,(一2)×3,(一2)×4,(一2)×5。

(比照小学学过的非负数乘法,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计算。)

2.[师]两个有理数相乘有几种情况?

 [生]和有理数的加法一样,分三种情况:同号两个有理数相乘;异号两个有理数相乘;0和有理数相乘。

[师]这节课我们就是要这样分类研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

讲授新课

[活动2]

问题1:由活动1可知:

1)(一2)×5=一10;                     

    (一2)×4=一8;

(一2)×3=一6;

(一2)×1      

(一2)×0      

(一2)×(一1)      

(一2)×(一2)      

由此你能猜想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吗?

[师生共析]

猜想:同号的两个数相乘,积的符号是“十”,积的绝对值是是各因数绝对值的积。

异号的两个数相乘,积的符号是“一”,积的绝对值是是各因数绝对值的积。

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

 [问题2]借助于数轴来研究有理数的乘法。

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上的点O。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师生共析]

     为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十2)×(十3)6;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一2)×36;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2×(一3)6;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一2)×(一3)=十6;

[师生共析]观察以上各式,结合对问题1的研究,请同学们回答:(1)正数乘以正数积为      数,(2)正数乘以负数积为      数,

3)负数乘以正数积为      数,(4)负数乘以负数积为      数。

[师]一个数和零相乘如何解释呢?

[生]两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是零,结果是0。这也可以用蜗牛爬行来解释:第一个数为0,表示蜗牛根本不动;第二个因数为0,表示蜗牛还是不动,两种结果最后仍然是在原处,即结果为0。

[师生共析]由此我们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板书)

例如:(一5)×(一3)=?(一7)×4=?

[师]有理数相乘应分几步完成?

[生]两数相乘,应分两步完成:一是确定积的符号;二是确定积的绝对值。(板书)

   这和有理数的加法相类似。

巩固提高: [活动3]

[例1] 计算:(1)(一3)×9    2)。解略。

[师生小结]我们在小学学过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时也出现了乘积为1的两个数,它们也是互为倒数。在有理数中,仍然有: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用符号表示为:的倒数为(板书)

[师]这里的可取什么值? 

[生]正数、负数,不能为0,因为0没有倒数。(板书)

[师]正数、负数的倒数各有什么特点?有没有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如果有,有几个?

[生]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板书)

有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有2个:1和一1(板书)

 [例2]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千米气温变化量为一6℃,攀登3千米后,气温有何变化?

解:(一6)×3=一18,所以气温下降18℃。

[活动4]

练习:教科书练习第39页第1、2、3题。

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课后作业:课本习题1.4 的第1、2、3、10、11题。

活动与探究:如果某天空气的温度是:高度每增加1千米,温度下降5℃。当地面温度是15℃时,求4千米高的山顶的温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