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437期)

 为什么73 2017-09-28
2017-09-28 大象中医 大象医友会

李某,男,32岁。

患者与其子求欢被拒,心情抑郁而成阳痿服用壮阳之药而无济于事。伴有胸胁痞满舌质红苔白脉弦。

处方:██。

仅服药3剂,阳痿得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半夏汤(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丁某,女,36岁。患音哑,咽喉肿痛半年多,伴咽喉痞闷,大便偏干,小便自调。舌苔薄白润滑,脉浮。

证属寒遏阳郁,经脉不利,治当散寒开结。

半夏15克,桂枝12克,炙甘草6克。

服药六剂后,咽喉肿痛及痞闷明显减轻,已能发出声音但不清晰。

上方加竹茹6克 又服六剂后,音哑已除,说话声音如常人。(刘渡舟医案

解说:咽喉部位的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但治疗往往缺乏令人满意的疗效。究其原因,多属辨证思路单一,以及选用方药不当。

《伤寒论·少阴病篇》中对咽喉病论述甚详,辨证从寒热虚实各个方面着手,给人以很大的启迪,因此,研究《伤寒论》中各种咽喉病变的证治,无疑将有助于提高这方面的临床疗效。

半夏汤是其中治疗寒凝咽喉,经脉不利的一首方剂,具有散寒开结,化痰通痹的功效,专门用以治疗寒性的咽喉疼痛及音哑,临床上常将本方与麻黄汤或桂枝汤合用,以治疗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咽喉疼痛。

另外,本方还可改用散剂,将三味药等量研末,用温水或热米饮冲服,适用于慢性咽喉病变需长期调治者。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各家论述

《伤寒集注》:方有执曰,此以风邪热甚,痰上壅而痹痛者言也。故主之以桂枝祛风也,佐之以半夏消痰也,和之以甘草除热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