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孔子与仲由

 静雅轩345 2017-09-28


国家级名师·孔子

(不瞒你们说,我盯着他的门牙看了半天)


  今天是孔子诞辰,我们一起来读点关于孔子的有趣故事吧。


  孔子的弟子,对老师基本上都是毕恭毕敬顶礼膜拜的。真正能让这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头痛的,大概只有仲由了。


  偏偏这仲由还特别愿意有事没事去老师跟前晃几圈。整部《论语》不到500段,其中直接记录孔子和弟子交流交往的差不多在一半左右。


  这不到300段的文字中,仲由就出现了40多次,算得上出勤率最高的弟子了。


存在感最强的仲由君

(怪不得敢怼老师,看面相就耿直)



ROUND 1


  仲由到底多不讨孔子喜欢呢?从两次“侍侧”的待遇就可以看出来。


  一次是学渣仲由和学霸颜渊去看孔子。孔子光顾着和颜渊热聊,还直夸颜渊得了自己的真传。【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仲由再怎么大条,也不甘心总是被当成空气呀。怎么才能刷刷存在感呢?对了,老师不是总是说自己善于治军吗?就用这个找补点面子吧。


  于是硬生生地打断谈兴正浓的老师问道:“如果你处理用兵方面的事情,会选择带着谁呢?”没想到孔子毫不客气地说,我只会选择遇事谨慎、能谋善断的人,决不会跟那些只会逞匹夫之勇的人共事。【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你这德性,想都别想。


  另外一次是闵子、子路、冉有、子贡一大群人陪着孔子。老师非常高兴,弟子们心情也不错。可是孔子对仲由却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突然冒出一句非常恶毒的话来:“像由这个样子,恐怕不得善终。”【“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好奇孔子此时的心理活动......)


  一个德高望重、名满天下的老师,竟然“在一派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说自己的学生不得好死,想想就知道大家当时有多震惊,被诅咒的仲由有多尴尬有多难受。


仲由:我一个人面对这世界的残酷



ROUND 2


  向来“有教无类”的孔子,为什么偏偏对仲由这么不“循循善诱”呢?


  如果我们把孔子还原成一个个性鲜明、强调“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绝不肯“以德报怨”的性情中人,就知道仲由在老师那里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有一些确实算得上是咎由自取。


  我们都知道孔门弟子众多。这些弟子不论贤愚,对老师基本上都像孔子评价颜渊那样“于吾言无所不说”,对老师的每句话都心悦诚服。


  独独出了仲由这个异类。


  仲由是唯一敢在孔子面前“不悦”而且“愠”的弟子,而且还一连“不悦”了3次。


  一次是孔子去见了名声不好的卫灵公夫人南子,仲由很不高兴地逼着老师给个说法:明明知道那是一个名声不好的名媛,老师你怎么能去见她?你成天给我们讲什么克己复礼,自己怎么没有把持住呢?再说你这当师傅的名声要是坏了,让徒弟们今后怎么在江湖上混?


周润发版《孔子》中,周迅饰演南子

(怪不得仲由非得问,这气氛太......)


  摊上一个这么“天棒”的学生真是没办法。但这种事从来都是越描越黑的,怎么说得清呢?


  孔子只好指天发誓:“如果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天打雷劈!”【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没有说“再多管闲事,我就给你不及格”,也不敢威胁仲由让他重修,这老先生也真是迂得够可以了。


  不知道是赌咒发誓怕弟子们不信,还是孔子自己落下了心病,有一天他忽然又想起这事,还颇有情绪地对那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弟子说:“你们总是以为我隐藏得很深,老想打探出点儿隐私来。我今天要告诉你们,我孔某人做事坦坦荡荡,什么都告诉你们了。你们还是散了吧。”【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不要想在我背后窃窃私语


  然而仲由这还没完。


  公山弗扰在费邑反叛后,叫孔子去帮自己。孔子很想去,仲由又不高兴了:“又不是走投无路了,为什么一定要去那里呢?” 


  佛肸在中牟反叛后又叫孔子去,孔子也很想去。仲由拦住老师问:“以前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会去的。佛肸是一个犯上作乱的人,你为什么还要去呢?”


  哪里有弟子这样当面打脸老师的道理?难怪孔子要找机会专门喊仲由坐下听他讲六种品德和六个坏毛病。


  仲由从政后,派一个叫子羔的人去做费邑的长官。孔子认为这是误人子弟,仲由不高兴了:“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算是学习呢?”孔子被呛得说不去话来,只好恨恨地说:“所以我最讨厌强词夺理的人。”



ROUND 3


  以上都还算克制。


  有些文字说孔子周游列国“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这样描述可能有些夸张,不过《论语》中确实记载了孔子两次穷途末路的经历


  一次是被困在匡地,见到落在后面的颜渊赶上来时,孔子说:“我还以为你已经死了。”颜渊说:“老师您还在,我怎么敢先死?”其实孔子可能完全只是担心弟子的安危,但是多念几遍“我还以为你死了呢”,似乎总是能念出不同的意思来。好在颜渊回答得很称心。


  “在陈绝粮”时随行的是仲由,情况就不一样了。


  孔子都还没抱怨呢,仲由倒先生起气来了:“君子也有困窘的时候吗?”【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难怪孔子此时要大喝一声:“仲由啊,现在理解仁德含义的人太少了!”


  仲由很耿直,是直肠子,又是急性子。就因为这样的性格,做过很多让老师不爽的事。


  有一次仲由见老师病得很重,就组织一帮人去老师家给他准备后事。孔子太气了,病情稍微好转一点就大发雷霆:“仲由总是做这种欺上瞒下的事!……没有他难道我就会死在路边没人管吗?”


仲由帮老师问路

(从这幅图里总感觉孔子好像很不放心的样子)



ROUND 4


  还有一些感觉很别扭但是又说不出口的事。


  有一次师徒在山脊上看到一群雉鸡,看着雉鸡飞了一阵又聚落在一起,孔子突然来了灵感。老师正对着雉鸡大发感慨呢,仲由却连连挥手把它们都赶跑了。


  老师夹菜你转桌,仲由就是这么没有眼力见儿。


  有个叫叶公的人有一次向仲由打听孔子的为人,仲由没有回答。孔子知道后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用起功来会忘记吃饭,快乐起来会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了。”


  夸老师的话还要老师自己一句一句亲自来教,哪怕参考一下其他同门师兄弟遇到这个问题时的反应,也总该知道点套路啊?


  弟子们都喜欢向孔子请教。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把事情办成办好,孔子说要“言忠信,行笃敬”,子张马上就把这几个字记在腰带上。


  仲由也特别喜欢向孔子请教,甚至可能算得上向孔子请教次数最多的学生。他“问政”、“问成人”、“问事君”,几乎什么都问,但似乎从来没在腰带或者本子上记过什么,也看不出对老师所言“无所不说”。相反,他最喜欢说着“请益”或者“如斯而矣乎”一路往下追问,有时还会急赤白脸地和老师争论起来。


  有一次两人为处理政事是不是应该首先匡正名份吵起来了。仲由不管不顾地说:“老师你怎么这样迂腐呢!匡正名份有什么用?”


  学生话语刻薄,老师也毫不客气:“仲由你真粗俗啊!”一激之下,“名不正言不顺”等金句名言全出来了。难怪孔子动不动就喊:“由!你过来,今天我来好好教育教育你!”然后就说出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千古名句。


  不知道仲由是忽然来了兴致,还是想改变一下给老师留下的粗鄙的印象,有一天他带着瑟去见孔子,孔子却说:“他怎么跑到我家门口来弹瑟了呢?”这下仲由给弄得灰溜溜的,连孔子的门人也瞧不起他了。


  孔子可能也觉得稍微过分了一点,这才补救说:“由已经登上厅堂了,只是还没有进入内室。”


子路鼓瑟

(老师你可不可以给我一个么么哒)



  师徒俩看起来这么不对付,却又似乎谁也离不开谁。


  不管仲由在场没在场,孔子说话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提到他: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虽然很多时候都不是怎么好的评价,但孔子其实还是认可仲由的能力和品行的,要不他也不会逮着机会就推荐这位学生。【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孔子好几次周游,也是仲由随行。他还根据仲由的性格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和管理方法。


  有一次仲由和冉有问同一样问题,孔子的回答却截然不同,连一旁的公西华都听糊涂了。孔子解释说:“冉有总是犹豫不决,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包天,所以要压一压他。”


  两个总是话不投机的人却总是见面,而且似乎一呆就呆得忘了时间。仲由还因为回得太晚睡过城门洞。


  孔子虽然老是批评仲由,但是得知有个叫公伯寮的人诋毁仲由时,又坚定地站在自己的学生一边。他知道仲由做事是有底线的,所以问:“一切都要靠命。公伯寮能把命运怎么样?”


仲由百里负米

(是时候为这个耿直boy正名了)


  孔子有一天忽然想念起那些已经离开自己的弟子来,伤感地说:“当年追随我在陈、蔡受苦的弟子,现在都不在我门下了。”他一连念了10个优秀毕业生的名字,其中就包括他一直认为精于政务的仲由。


  孔子和仲由就是这样一对“互不买账”的师徒。他们似乎总是在磨合着却始终都在磕磕碰碰。就在这样的磕磕碰碰中,两人共同构建了一种让人至今感叹的经典师生关系,一个成了万世师表,一个成了七十二贤人之一。


推荐一个有态度、有情趣的公号给大家

它的名字:观点流

 微信ID:Guandianliu  



来源/观点流

作者/观澜君

责编/张燕

制作/兰宇、跃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