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姜巴山:正确开发智慧的结果 | 法谈篇

 云游荷上 2017-09-30

阿姜巴山开示

2016年6月20日|贵港南山寺


顶礼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大家好!


大家感觉如何?已经过去一天了,听得懂吗?事实上,修行并没有什么难的。学法就是学习我们自己,也就是学习自己的身和心,除此之外的其他学识,并不是必须具备的。


有一天,当我们真正彻见了自己名色(身心)的实相,心就会慢慢松开“执取”。到最后,甚至可以彻底扔下心本身,从而抵达苦的止息。


在起步阶段,训练是为了照见第一种实相——此身此心不是“我”。起步阶段就需要有觉性能够觉知自己,没有忘了自己——想要学习“自己”,一定先要有“自己”可供学习。当我们陷入迷失而忘记身与心的时候,有身仿佛没有身一般,有心也仿佛没有心一样,那一刻是无法学法的。当我们打压与改造自己,打压身和打压心的时候,也没有实相可供学习,因为已经被改造过了。


每一位修行者在起步阶段都需要训练觉性,要能够觉知自己,行、住、坐、卧、吃、喝、拉、撒、说,都要能够不断地觉知自己。是谁在行、住、坐、卧、吃、喝、拉、撒、说?是这个身体。谁是想者、演绎者、造作者?是这个心。因此要有觉性,不断地觉知自己,不要打压自己,如其本来的观身与观心工作。


原则就是:身是什么样,就如其本来地观照它;心是什么样,也如其本来地观照它。在修习毗钵舍那的过程中,在学习实相的过程中,没有“身体必须是怎样的,心必须是怎样的”,也没有“禁止身体是怎样的,禁止心是怎样的”,什么样的都行。


心好,知道心在造作善法;造作善法之后心喜欢,要及时知道心喜欢;心造作不善时,要及时知道心在造作不善;造作不善后心不喜欢,要及时知道心不喜欢;心造作快乐,要知道心造作起快乐来,心喜欢那个快乐,要知道心喜欢那个快乐;心有苦,要知道这一刻的心有苦,心有苦后心不喜欢,要知道此刻的心对苦没有保持中立。倘若修行来到这个程度,心就会因觉性而保持中立。


随着修行的深入,越来越频繁照见诸种境界或状态的三法印,心会慢慢聪明起来——在三法印面前,所有的境界或状态全是平等的。一个凡夫所能抵达的最高智慧,即是照见一切境界或状态全是平等的。届时,心便会对所有的造作保持中立。


当修行来到那个程度,假如福报与波罗密具足,各方面的美德具足,持戒相当好,禅定也相当好,心有力量,智慧也开发至足够的程度,道与果的生起流程就会启动。即便心从不曾进入过禅定,也会自行进入禅定——圣道与圣果生起时,不会生起在世人的心所处的状态(欲界心),而会生起在禅定里,从初禅到八禅,也就是第八定。


因此,不断开发智慧至某日,当量够了,心就会自行进入禅定。一旦契入禅定,就会看见境界或状态的生灭,有人看见两个刹那,有人看见三个刹那,每个人是不同的。但是心并未去界定或注解那些境界或状态究竟是什么?只会自动自发地从三法印的角度去界定它们,因为曾经训练过了。当看到境界或状态生灭、生灭,有时是两次,有时是三次,心中会生起一种领悟:所有的一切都生了就灭。


在此之前,修习毗钵舍那所生起的智慧,称为“毗钵舍那的智慧”。在修习毗钵舍那时会看到——快乐生了就灭、苦生了就灭、好生了就灭、坏生了就灭,生起在六根门的眼识、耳识、鼻识、色识、身识、意识生了就灭。而在圣道生起时,并未界定究竟是什么生了就灭,只是看到某些现象生起,某些现象灭去,然后顿悟:所有的一切都是生了就灭的。


根器极利者,仅仅看到境界或状态生灭两次就会彻底领悟。根器较钝者,则会看见境界或状态生灭三次才彻底领悟。一旦领悟,就会放下所有的造作,心会逆流而上抵达法元素,也就是知元素。当心逆流而上抵达知元素,包裹住心的“漏烦恼”就会消融,原先被漏烦恼裹住的心会松脱出来,与涅槃融为一体——品尝涅槃的快乐,有时候是两个刹那,有时候三个刹那,因人而异。


那些根器极利的行者,看到境界或状态生灭两次以后顿悟,而后接触涅槃三个刹那。那些根器相对较钝的行者看到境界或状态生灭三次之后顿悟,而后接触涅槃两个刹那。在那以后,漏烦恼又会再次包裹住心,可是心却已经彻底转化了,“我”再也不会回来。


凡夫都有一个误解,以为此身此心是“我”。一旦体证初果,初阶的圣者会有正确的见解——此身此心都不是“我”。在五蕴之中没有“我”,色非“我”,受非“我”,想蕴非“我”,行蕴非“我”,生灭在眼、耳、鼻、舌、身、心的六识也不是“我”,并没有“我”在哪里,惟有五蕴不断地随顺因缘而运作变化。当一个凡夫转变成为圣者,就会有新的父母——佛陀好比是父亲,佛法是母亲,所有的圣者们好比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佛陀开示说:初果须陀洹圣者是戒行圆满之人,但禅定只有一丁点,智慧也只有一丁点。戒行圆满是因为他对于破戒的行为会生起羞愧心,对于破戒后会造成的苦果具有畏惧心,因而非常乐意于持守戒律。


初果须陀洹圣者的禅定只有一丁点,此处所指的禅定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进入禅定”的止禅,即便一个凡夫的禅定可以来到第七定与第八定,在佛教之中依然不能称他是有禅定的人。此处所指的禅定仅仅存在于佛教之中——观禅。


初果须陀洹圣者的智慧只有一丁点,因为仅仅明白:“我”不存在——拥有了正确的见地而已。心的学习还不够,依然还习惯于执取此身此心。就像是借了别人某样东西,虽然知道那不是自己的,某日必须物归原主,但还是恋恋不舍,不想归还。


初果须陀洹圣者是一位已经看见了路的人——知道路在哪里。仿佛在黑夜中迷失于茫茫大海的人,已经知道灯塔在哪里,陆地在哪里,然后继续以同样的原则修行,即“有觉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见身、心的实相”,倘若因缘俱足,法就会有次第的提升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最后彻底止息苦,证悟成为阿罗汉。


初果须陀洹圣者的再次出生,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七世,感觉生命驶入温馨的港湾,有了依靠,在内心深处始终会有安全感。无论今生面临多么苦与多么难的事,内心都会坚定——未来一定比现在更好。


这些品德也是来自大家正在学的:没有戒,训练持戒;没有觉性,训练生起觉性;没有禅定,训练具备禅定。有了觉性和正确的禅定,就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开发智慧;开发智慧一段时间,如果心累了,就回来一段时间、一段时间的修习休息型的禅定。


何时能够观心,就观心,观不了心,则观身,既无法观心也无法观身,便修习奢摩他,就是一直循环往复,直至某日瓜熟蒂落。每个人学习修行原则并且明白了正确修行的基本方法之后,就根据各自的秉性分头去用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一旦我们真正领会了修行的核心原则,某天去某处碰到了其他修行者,或是听到了其他老师的教导,就会清楚其所教导的法属于哪个层次,其所教导的是奢摩他还是毗钵舍那。我们会心如明镜: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什么不是。如此不再盲目的参加各种各样的禅修。


其实,看脸就知道了。看弟子的脸,就知道其老师是否见法开悟。法,是以心传心的。老师的心里若没有法,怎会有法可传?有的只是记忆,靠的是背诵,即便语言一致,心却有天壤之别。因此,并不建议大家稀里糊涂到处参学,去这里学学,到那里看看,一年去好几个地方、好几座道场、好几类禅修班,根本不是聪明之举。我们依靠现在的智慧还无法区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不是。当然,老师也并没有说:老师是(正确的)。


我们要以佛陀的教导来对照:修行以后,戒是否越来越纯净?是否有真正的觉性生起?有禅定吗,心安住了吗?是否正确地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开发智慧——以三法印的角度去看待世间了吗?心对所有的一切越来越多的保持中立了吗?心越来越多地放下了吗?心越来越自由了吗?我们要去对照和权衡。


佛陀教导说:心是无常的。假如修行以后,认为心是恒常的,那就错了。知者的心同样是生灭的。如果知者的心一直在觉知自己,没有生灭,这也是错的。佛陀教导道:修行以后会看见世间的苦,世间的毫无意义。如果修行之后,有的只是快乐,整日整夜整月整年的快乐,那么肯定错了。要以自己的修行与佛陀的教导相对照。佛陀曾经开示:一位好的老师是梵行生活的全部。另一次佛陀又开示:如理正思惟,也就是不会愚痴地相信,懂得聪明地对照,是梵行生活的全部。


当今时代,我们并不知道到底谁是真正的善知识?在佛陀的时代,有佛陀为我们确认——这位是已经证悟的阿罗汉,可以跟随他学习。而现今,谁能够百分之百确认说谁是谁不是呢?因此,我们并不能真正确认谁是善知识而谁不是,所以一定要更多仰赖于如理正思维。用功修行,某天自己就会知道。


今天到此应该足够了。


大家对于固定形式的修行非常感兴趣。事实上,修行包括固定形式的和日常生活的修行。每一天固定形式的修行,有时候十五分钟、有时二十分钟,摒弃一切外缘:工作、家庭、朋友以及各种通讯工具。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以十五分钟或二十分钟的时间,一心用功。如果时间空闲,不需要工作,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固定形式的修行,也许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这取决于自身的因缘。


在固定形式的修行中,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做些什么呢?开始的时候,可以先礼佛、念经:先让心轻松自在,忆念佛,忆念法,忆念僧,忆念我们的老师。礼佛念经之后,心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宁静与一定程度的清凉。


如果今天工作特别忙,心比较散乱,不太适合开发智慧而适于让心休息,就修习奢摩他。如果不是特别散乱,有一定程度的宁静,就训练让心安住——修行任何一种禅法,观“心跑掉”。比如念诵,观“心跑掉”;或是经行以身体作为参照物,然后观心逃离身体;观呼吸也可以,继而观心的跑掉。


有些人训练至安住之后,如果前生曾经开发过智慧或听闻过法,蕴就会分离。有些人没有分离,他们就要训练去分离蕴。


轻松自在地觉知自己,而后观察,比如坐着,轻松自在地觉知,心安住成为知者、观者,就会有一种感觉——身体是被心觉知、被心观察的对象,身体是一堆物质,身不是心。身是被觉知的对象,身不是“我”。


轻松自在地坐着,如果不换姿势,时间一久,就会四处酸痛,如果心是舒适的,安住成为知者、观者,就会感觉到生起的感受不是身体,不是物质,而是渗入身体的某种感觉。进而看见感受不是身体,不属于物质,它是被觉知与被观察的对象,感受也不是心。对于那些观感受的人,如果心是安住的,就会看到感受时多时少,不停地变化,它不是“我”,无法被掌控,感受也在不断生灭,感受不是“我”。


如果我们不变换姿势,继续坐着,随着身体感受越来越强,心会开始不舒服,烦躁不安。我们看到心里的不舒服、烦躁不安或说行蕴,也是被觉知与被觉察的对象,是造作出来的,它们不是“我”。心里的烦躁不安时强时弱,不停地生灭变化,我们不喜欢烦躁不安,想要它消失但却做不到,这就是以“无我”的角度在观察,即,无法掌控。


因此我们能做什么?礼佛和念经,修习奢摩他来让心休憩,训练安住。如果蕴已经分离,就去观“蕴”呈现的三法印。“蕴”若尚未分离,就训练先去分离蕴。每一天不断地用功,具体取决于每一天的条件和因缘。


其他时间则在日常生活之中发展觉性。并不是每个人每一天都能在固定形式中修行几个小时。在其余时间,身为居士的我们要去工作,以及承担各种责任和义务,这些同样也是修行的时间,属于在日常生活发展觉性的时间。我们只是普通人,六根跟六尘接触之后,心会造作苦、乐、好、坏,都要及时的知道。


修行只有这些而已——在日常生活发展觉性,以及每天固定形式的练习。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不放弃发展觉性,那么在固定形式的练习时,心会非常有力量,固定形式的练习就会非常有品质。如果每一天有固定形式的修行,心会有力量,会更容易在日常生活发展觉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老师已经倾囊而授了,现在只剩下实践。


每个人在修行的过程都会碰到比较个人化的具体问题,老师听说今天需要和十个人互动。好,第一个,请!


(开示部分结束,问答待续)


译者声明:由于受到语言以及个人修证水平所限,跨越语种后很难如实还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因此,译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处,完全归责于我们,欢迎大家不吝指正。法宝译作仅供参考,如想精准的了解,请当面请教隆波帕默尊者本人或尊者指定的老师。


泰国四念住禅修平台

(导师:隆波帕默尊者)


尊者国际网站:http://www./  

博客:http://blog.sina.com.cn/tgcxzc

微信:tgcxz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