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师专栏】都说练功练功,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夫”呢

 欧侠 2017-10-01

诚信  互助  感恩

我们在习练传统拳时,要做到整体,经常提到通过“站桩”的方式来“易劲”,其实这就是“筋骨撑拔”。欲掌握筋骨撑拔之术,首先得知道如何做到“松”,说到松,肌肉放松很容易,但离我们的要求太远。拳术中所需要达到的“松”要求要高得多。肌肉放松是前提,骨节撑拔是关键,使关节间的“大筋”拉起,具备弹力是核心。人体的主要构造依靠骨架组成,每个骨节间由大筋连接,关节与关节之间又由肌腱与肌肉相连,可以这么说,整个人体就是一张大网包裹着,完全放松状态下每个关节都处于游离状态,一旦“筋骨”撑拔,瞬间衔接到一块, 做到“一枝动百枝摇”。所以在以“柔”著称的太极拳中,同样需要撑拔,膨、捋、挤、按……每一个动作都脱离不开“撑拔”。

与现代搏击的节节贯穿的发力方式不同,传武追求的是接触于一点,而全身赴之,特别强调整体劲力的运用。要能够整体发力则先必须形成整体,把人比作是一个轮胎,周身浑圆,任何一个点都能够相互支撑,可以抗冲击力。有句话讲“教拳不教步”,其实这个“步”是指身体的移动,如果身体富有弹力,即使脚不动,依然可以快速弹出,这个比动步更可怕,有一种“瞬移”的感觉,也是我们追求的高层次。筋骨的撑拔,就如同皮筋的拉伸一般,是动态的,一根皮筋,不能拉太紧,太紧了则不容易“弹”,太松了也不能“弹”,所以必须是恰到好处。这就像调节琴弦一般,需要用心去感受,用身体去体会,千万不能认为绷得越紧,弹力越大。

无论“站桩”也好,还是盘练单式也好,目的都是能够找到使身体具备弹力的那根“弦”,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个“功”就是大筋通过具体动作进行盘练,造就能够弹动的那根“皮筋”,即“大筋”。我们看到功成者都是身体非常“松柔”的,如同猫的身体一般,这种状态,说明了关节打开了,大筋拉伸量大了,具备了“出手如箭”的能力。反之,身体僵硬,说明身体的弹簧没有,也就是“功”没具备,自然也打不出很透的劲力,这跟“开弓放箭”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每天盘拳练艺,可以没有漂亮的动作,但一定要有关节的撑拔,光有关节的撑拔还不够,还得具备调节这“弦”的能力,当我们日积月累,形成了“身备五张弓”,那功夫也就上了身。

四肢百骸无不依赖于大筋运动,气血循环也皆在于此,筋骨、关节、内脏作为人体主要组成部分,决定了身体的健康程度。一个人“精气”不足,表现出来是行动不利,身体软踏踏的。“大筋”通“肝”,肝通“神”,肝与肾又同源,肾又主骨……所谓“生命在于运动”,也对也不对,那要看怎么样的运动,如果透支身体,磨损关节,那必定会影响健康。我们作为健身,一般做一些对心肺功能压力不大的运动,这样有利于修养身心。例如有朋友讲,练拳不能老是发劲,会“耗”,我个人认为,如果这个发劲让身体感觉疲劳了,可能会伤到身体,相反的,如果劲力很大,但又很舒服,那就未尝不可了。

从练拳的角度讲,如果“功夫”没有练成,这个功夫指“大筋能弹”,否则用肌肉力来发劲,几把下来就气喘吁吁了。身体如弹簧一般,随便抖抖就是很大的劲力,这种练拳必定是舒服的。就如同在自己做按摩一般,几百下的发劲,比请人做个全身按摩都要舒服。“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每天梳理自己的骨节、筋骨,这是非常惬意的事情,是一种超级享受了,更谈不上什么伤身体,只会延年益寿,所谓“筋长一寸,延寿十年”就是这样来的。

追寻宗师之路|一份价值连城的武学宝典


练拳三阶,入门五步,追寻宗师之路由此开始!


“闷雷”般的响声从何而来?如何做到扫地僧的功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