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副有煞风景的楹联[湖南/陈宏伟]

 江山携手 2017-10-06
    ——安徽省黟县西递古村大门联评点

     西递古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建于北宋皇祜年间,已有930余年历史。该村历史悠久、古朴典雅、风光秀丽,誉为古黟桃花源。 
    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这些被称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之一的徽派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呈现在这方天地。灰白色的墙、青黑色的瓦、飞翘的檐角、富有韵律的马头墙,远远望去,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秀美、恬静、如歌如画,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参观浏览。 
    2000年,被联合国教课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在2017年春暖花开的3月下旬,应友人之邀,我来到了美丽的西递。排队购票,验票进村,在等候时,大门两旁的一副对联便进入眼帘。联曰:“四海宾朋慕西递胜景;八方来客醉桃源仙境。”细细品读,这副楹联多处违背了《联律通则》的要求,有煞西递古村的美丽风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有违“仄起平收”的基本规则。《联律通则》第五条中规定“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而大门联上联“景”字结尾,属于仄声,下联“境”字结尾,属于仄声,违背了“仄起平收”的基本规则。 
    ——有犯“避免尾三仄”的禁忌。《联律通则》第十条避忌问题规定“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而大门联上联结尾在字为“递胜境”为三仄声,作者是完全可以避免而没避免,违背了《联律通则》关于避忌的要求。 
    ——有背“结构对应”的基本要求。《联律通则》第三条关于结构对应明确要求:“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大门联上联中的“宾朋”和下联中的“来客”,词性结构有失“对应平衡”,违背了“结构对应”的基本要求。 
    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文学体裁,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广大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景点、景区等悬挂张贴楹联既能提升景点、景区的文化品位,又能体现了其悠久的历史风貌,能起到画龙点晴、锦上添花的作用。 
    而在被联合国教课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风景美丽、底蕴厚重的西递古村大门,悬挂如此有失联律的楹联,实在是有损文化,有煞风景,实在令人失望,应当引起创作者、编审者和组织者的重视,适时予以纠正。

---------------中国楹联报2017年04月21日第15期 > 总第1292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