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

 天马行空_一画 2017-10-07



“得山之骨”的说法,并不是今天我们的新论断,而是来自于数百年前的元代。

元书画评论大家汤垕(hou)在《画鉴》中,对吴画、晋画、六朝、唐五代、宋金元等朝的画家一一予以评判,在讲到北宋山水画时,他说到一段话:

宋世山水超绝唐世者, 李成、董源、范宽三人而己。尝评之:董源得山之神气、李成得山之体貌、范宽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 为百代师法。

范宽“得山之骨”的美誉就来自于这里。

范宽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今天,亦文亦物老师简述一下北宋“山水三家”之一的范宽:

1、范宽其人

范宽出生于北宋初年,约在建国同年的公元960年,确切年份有争议。当时,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动乱,文艺重新复兴,属于艺术的一个复原期。他原名范中正,字仲立,范宽并不是他的真名。因其性格宽厚,大度能容,故诨名范宽。他也乐于接受,索性自称为“华原范宽”,算是自己的艺名。此人终生没有进入仕途,也未曾进入国家画院,他的成名非常奇特,完全靠自学,主要是靠临摹。

据《宣和画谱》的记载,范宽初学李成,又学荆浩,感悟画家的技法都是来自于生活,便认为还不如自己索性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于是在终南山、太华山的山岩林壑间游居数年,由此山水画大成。

2、艺术造诣

范宽喜欢观察自然山川,对景写意,崇山峻岭,老树密林都生动无比的展现在他的笔下。他画巨石,硬派雄健,有种压人的气势,笔短而硬,被后人誉为“雨点皴”。由于下笔重,在沉郁的画面风格中,衬托出山的险峻和硬朗,所以才有人说他是“得山之骨法”,言下之意就是用笔硬朗,能突出山体的苍浑之气。

3、代表作品

北宋时期,范宽的作品就非常知名。大鉴赏家、书法家米芾很喜欢他的画作,称“范宽山水,显显如恒岱”,《宣和画谱》著录了当时宫廷收藏的范宽作品,共计有58件之多,这批名画流传到今天的不多,最为经典的几幅作品应该都在海外,最知名的应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和《临流独坐图》(3幅),此外,天津艺术博物馆的《雪景寒林图》也被鉴定为范宽作品。

一 《溪山行旅图》

二 临流独坐图

三 雪山萧寺图

四 雪景寒林图

南宋时期,山水画一派几乎全出自范宽门下,元代赵孟頫盛赞“真古今绝笔也”,明代董其昌也称其“宋画第一”,可见范宽技法的高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