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估值低时买

 平静的路 2017-10-07

专栏文章段永平这段话倒是给老唐壮胆了

(老唐自己有个毛病,常常在估值“偏低”时,已经梭哈了。等到变态的极低价出现时,已经木钱了。一直不知道怎么才能合逻辑的纠正这个习惯。今天看到段永平的一些说法,倒是很有说服力,算是给自己壮胆了。)
Q:问段哥投资的事情: 您投资账户中平时也是必留一部分现金吗? 好像看老巴讲的东西,说随时都有能用的现金!
A:除非我找不到目标,不然我不能理解留现金干什么。需要现金时可以卖股票啊!

Q:日常家庭开支的现金,还是需要预留一些吧,或者是应急的。
A:投资用的是闲钱,不然就是投机了。

Q:段总,问个可能很肤浅的问题。很多人是留些现金作为预备队来对付越跌越买的情形。从上面段总说的不留现金,您似乎是不考虑这种情况?
A:一般来讲,你说的这种钱大概最后都会用来追涨的。

Q:我的经历证明了,想买跌=追涨
A:当合适的价钱出现时,除非你知道等什么,不然你在等什么?其实从长期的角度看,一点点价钱的差异远不如公司好坏来的重要。

Q:一点点价钱的差异远不如公司好坏来的重要。----------以买生意的思维去买股票就能想明白您这句话,极端点讲:公司几年时间倒掉了,入股价格再低,股权也成零了 .我看到老巴买可乐,用了七八年时间,除了首次股灾后买入,之后的买入也会选股价回调时吧?
A:大资金买某个公司有时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有时候是因为成交量,有时候是因为机会成本----当你有新增加的资金时,你会比较所有标的,当没有现金增加时你甚至可以比较手头持有的公司的差异。如果自己觉得任何两家差异显著时(比如用 10 年或更长的眼光看),为什么不换到更合适的公司呢?我当年买网易就花了很久,而且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找不到对我而言比网易更好的公司。这几年的苹果也是。记得有次有人问到我能接受一家公司的仓位的最高比例时,我说我能接受 50%,但我目前喜欢的两家公司正好都叫苹果。A 股的茅台也是如此。

Q:喜欢的两家公司正好都叫苹果,国内指茅台吗?
A:我的意思是,我可以接受 50%买了苹果,另外 50%最后还是买了苹果

Q:我一直都困惑于集中与分散投资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在也常常是困惑于一次买入还是分批建仓的问题,看了段总的回答,似乎明白了一些。关键还是自己对标的公司是否真正的了解,是否看懂了,如果真正看懂了就应该敢于下重手。
A:如果你没看懂的话,你下的是什么手?

Q:有时我遇到的经常是自以为看懂了,而实际上可能并没有真正的看懂,可能只是了解公司的部分业务,而对其未来发展和公司估值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在这种自以为看懂的情况下进行的投资,绩效却未必真正的好。我 4 年前买入过本地的一家医药公司的股票,由于是身边的公司,又有不少朋友在公司任职,对其管理层和公司业务算是比较了解,到现在 4 年的累积收益率只有 60%,而我其它一些持仓时间远低于它的股票收益率反而更高,但这几个收益率高的股票仓位却很低,所以整体绩效并不高。这也是我比较困惑的如何分配资金的问题。看过段总的回答后,我感觉还是应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对所持仓股票再比较,投资更加集中一点。可能影响投资绩效的关键还是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对标的公司的理解,不知这样理解段总的话是否正确?
A:理不理解我的话无所谓,理不理解你要投的公司则要重要得多。4 年 60%应该也算过得去了,要能一直持续这个收益率你就应该可以战胜指数了,追求高收益率是危险的



~~~~~~~~~~感谢@价值投资就是道 的整理,原帖地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