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学清 2017-10-10

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揭示自然规律的哲学巨著。我把他称作“朴素的辩证法”。《易经》则是在占卜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体事物的规律,我把他称作“朴素的唯物主义”。这两部书可以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鼻祖。要理解《道德经》先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我始终强调读古文一定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去看。因为古文是写给当时人看的,随着时代和语言的发展,认知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应该做的是应该站在古人的角度还原古文,而不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解读古文。如果是后者,就会产生对古文的过度解读,后面还会继续说到。)。

《道德经》产生之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应该是:偏重表象、具体、绝对、静止、割裂的。而《道德经》提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观念,也就是率先提出了:相互转化的观念;运动变化的观念;整体统一的观念;联系的观念;由表及里的观念。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对当时的通俗而错误的一些错误观念进行纠正或者完善。可以说,《道德经》是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研究事物的规律的始祖,也是哲学的始祖。对世界观的重塑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其实,《道德经》更偏重纠正当时的片面错误的认知。虽然深刻但并不复杂。因为当时对世界的认知也是有限的。但由于他是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正所谓大道至简,所以他是科学的。他的科学性给后面道家学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恰恰是这些发展成果影响了后人对《道德经》的理解。因为大家把后来的发展成果也叠加到《道德经》上面去了,这样,就把《道德经》理解的非常深奥晦涩。导致了过度解读和曲解。打个比方,《道德经》好比是四则运算,但大家把函数和微积分也当成是他的内容。这样,怎么能还原出来《道德经》的本意呢。为什么要说这个前提呢,因为关乎到“道”的理解和认识。

“道”到底是某个特指的东西,还是泛指的一类东西?由于《道德经》中有“万物之始,万物之母”、还有诸多天地相关的内容;韩非子也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所以,大家都理解为“道”是某种特定的东西,后来逐步解读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实质。这个解读就是过度解读,是曲解。老子当时还是“天圆地方、太阳绕着地球转”的错误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怎么能提出正确的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实质?包含天地的宇宙是由各种事物组成的,各种事物有自身的规律,《道德经》是透过表象研究规律的哲学。那么这个“道”就应该是各种事物的内在规律,是规律的集合,是泛指规律。但由于当时的语言不发达,无法精确表达,只能由一个“道”字来表述。由于语言的匮乏,或者说表达习惯的不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能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来表达。这种模糊的表达,加上时代的久远和后人的误解和过度解读,使得我们要还原本意就变得很困难。

有了上面的前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理解起来就很简单了:各种事物的内在规律是可以表达揭示的,但并不是现在通常意义的事物表面的现象。事物的概念也可以明确标定,但他也不仅仅是通常说的称谓。

现在对《道德经》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过度解读。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还原古人思想的本意。

附:《道德经》第二章原文,三个版本的翻译及祥解。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也,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林语堂译: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跟着产生了。没有“有”就没有“无”,“有无”是相待而生的;没有“难”就没有“易”,“难易”是相待而成的;没有“长”就没有“短”,“长短”是相待而生显的;没有“高”就没有“下”,“高下”是相待而倾依的;没有“音”就没有“声”,“声音”是相待而产生和谐的;没有“前”就没有“后”,“前后”是相待而形成顺序的。因此,圣人作事,能体合天道,顺应自然,崇尚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任万物自然生长,而因应无为,不加干预;生长万物,并不据为己有;培育万事,不自恃其能;成就万物,亦不自居其功。就因为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绩反而永远不会泯灭。

陈鼓应译: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完成,长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包含,音和声互相和调,前和后互相随顺,这是永远如此的。

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

正确翻译:

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这是错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这是不对的。

因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相互转换永远是自然规律。

所以圣人,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详解:陈鼓应和林语堂都把“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翻译成,“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就产生了”。陈鼓应把 ”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理解为好坏转换关系的含义。林语堂则理解为好坏比较关系的含义。两个人都把最后第三部分理解为:不居功,不伐善,不沾沾自喜,无为而治。

从第三部分都没分歧来看,第二部分应该是好坏相互转换的含义。这样,第二和第三部分逻辑对应关系就成立了。因为好坏比较关系的含义对第三部分不起作用。所以,第二部分没有好坏比较关系的含义。

现在就是第一句话的理解了。可以有三种理解:1,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就产生了(林语堂和陈鼓应解)。2,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3,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个认识是不对的。由于美丑是同时产生的,不存在先后的因果关系,所以,第一种理解本身就有问题。前面说了,第二部分是好坏转换关系的含义。这样,建立在比较关系基础上的第二种理解也不成立。这样就只剩了第三种理解。

从通篇来来看。第一部分讲当前人们的错误观念。第二部分讲,事物真正规律是好坏相互转换,这才应该是正确的认识。第三部分是讲,圣人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正确行为。这样,就不会造成“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相互转换时,没有准备、手足无措。这样,第一和第二部分是没有因果关系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是有因果关系的。从通篇来看当前翻译满足文章的完整性,从整体上来说也是一致的。

陈鼓应第二第三部分逻辑关系正确,但第一部分从通篇来说明显突兀。林语堂的第二第三部分逻辑关系都不正确,第一部分也突兀。

还有,林语堂和网上大多数版本是 “故有无之相生”,这样,容易给人形成第一第二部分是因果关系。而陈鼓应中华书局版(以马王堆帛书为依据)则是“有无之相生”没有“故”字。这样,第一第二部分就没有因果关系。所以,我觉得,现在对通篇的理解是正确的。

我们看文章不仅会受到时代久远的影响,还会受到包括专家和“大家”在内的其他人对原著误解的影响。读书真不是简单的事情。

从上面的解读来看,老子还是偏重于建立完整、统一、变化、运动的哲学观,并以此来纠正当时错误的世界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