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经典】--《伤寒论》182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17-10-12

经典原文: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名家注释:

成无己:

      阳明病,为邪入腑也。邪在表,则身热,汗出而恶寒;邪既入腑,则表证已罢,故不恶寒,但身热,汗出,而恶热也。

柯琴



阳明主里,而亦有外证者,有诸中而形诸外,非另有外证也。胃实之外见者,其身则蒸蒸然,里热炽而达于外,与太阳表邪发热者不同;其汗则濈濈然,从内溢而无止息,与太阳风邪为汗者不同。表寒已散,故不恶寒;里热闭结,故反恶热。只因有胃家实之病根,即见身热自汗之外证,不恶寒反恶热之病情。然此但言病机发现,非即可下之证也,宜轻剂以和之。必谵语、潮热、烦躁、胀满诸证兼见,才为可下。

四证是阳明外证之提纲。故胃中虚冷,亦得称阳明病者,因其外证如此也。




刘渡舟

这一条是讲阳明病的外在表现,以区别于太阳病。

既然形成内实,不更衣、大便难了,它反映于外的那个外证是什么样子?答曰:一个是身热,叫身热而不是发热。里燥热成实,因为阳明气是最旺的,正邪斗争有力,燥热之气由里透外,所以身上才有热。这个热叫蒸蒸而热。蒸就像做饭、做馒头,开了锅了,底下锅里的热气上来以后,热气腾腾的样子。热叫蒸蒸而热,由里向外而有力。

在临床上用手摸一摸,怎么知道叫蒸蒸而热?怎么叫淅淅发热?都是发烧,太阳病的发热是淅淅发热,用手一摸,烫手,刚一用手摸皮肤,他很热,等时间稍微长了,就感觉这个热不足道了。阳明病的蒸蒸而热,用手摸皮肤、摸胸腹,手掌底下怦怦然而热,热劲很大,时间越长,感觉热的程度越严重。这样的一种强烈之热,由里往外来,人身上的体液、阴分就难免随之而出。

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这是个总结语。不大便形成了内实,这种大便困难,就是阳明病。也可以理解不更衣、内实,不更衣是一个现象,内实是病理,或者说还有大便困难的,这样讲不太好讲。我的意思,大便难是个概括以前的意思,由于不更衣,阳明内实了,大便已经难以解下,那么这就属于阳明。这一条说明治疗太阳病不能够伤津液,一伤了津液,太阳之邪就要转属于阳明,或者说是传于阳明。一传到阳明,大便就下不来,变成阳明的里实证了。阳明里实证形成以后,医生如何能够了解?阳明胃家实而凝结于内,见其外而知其内,从反映于外的证候,就可以了解到阳明里热成实。

这样强大的热气,从里向外,所以人身上的体液就要出来了,就汗自出了,濈濈汗出,汗出也比较多。汗出既是热邪的蒸腾逼迫的,也是一个汗出散热的自卫的生理的本能。这两者兼而有之,热邪那么盛,从里向外逼迫着汗热出,阳明病的规律就是多多地出汗。另外,也要看到人里热这么厉害,大便不通了,再不出点儿汗不就憋死了吗?所以他也出一点儿汗,也多多少少散一散里热。

底下的这两点就是鉴别诊断了,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的汗出是里热的汗出,和太阳中风营弱卫强的汗出是不一样的,那个汗出出的少,是微微的汗出,皮肤潮润而已,这是汗出濈濈,同时太阳中风要有恶寒恶风啊,而阳明病的蒸蒸而热,濈濈汗出而不恶寒,反恶热。为什么,燥热的实证,越清凉觉得越好。从外证来看,蒸蒸而热,濈濈汗出,汗出就伤津液。这时候里已实了,肠胃已经成燥实了。

这文章写得很好,一环扣一环,这个要记住。有人学阳明病,就记住痞、满、燥、结、实,转矢气,这方面下的工夫挺大,都能背下来。一问阳明病的外证是什么啊?呦,阳明病还有外证,阳明病是里证啊,没有外证,这就不行了,这一条主要的忘了。所以这个一定要记住了。里证反映于外的就叫外证,它不是表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温馨提示:

  • 欢迎读者朋友们在留言板回复您的评论、读后感或不同观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让思想在这里碰撞,共同推动学术的创新!

编辑:宁钰     校对:肖静秋


岐黄微苑

微信ID:gszyydxqhwy

这里有经典、有名家、有医学论坛,还有一群传承发扬中医的年轻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