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建民教授:中医不传之秘究竟是什么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17-10-13

李建民教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西医结合肾病学者。

  •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西医结合肾病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带头人

  • 北京首届中医“125”人才,海淀区卫生系列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

  • 国家自然基金中医中药学科同行评议专家

  • 卫生部国家重点专科中医专业类评议评估专家

  • 中医类科技成果奖项评估评审专家

先后完成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科委、海淀区科委等各级中西医结合临床肾病研究课题16项,发表文章19篇,参编专著多部。

   【小猫医话】医学总顾问。


     很多人看中医特别喜欢寻找验方、偏方,特别喜欢找名老中医出方,一次开方,治疗几个月。一个好方子,也许对一个人有效,对另一个人却无效,究竟为什么呢?行医几十年,中医治病是否有规可循,能否传承?    中医不传之秘究竟是什么? 


静 与 悟

       静与悟的清修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学习钻研中医进阶的一种状态,用清逸起于浮世、纷扰止于内心之心态去除一种烦躁,以静观喧嚣之美阅读中医经典,达到一种静与悟的境界,不断提升自己的中医水平。 

     学习中医经典需要静与悟,把经典思维用于临床需要反复思考琢磨。 临证时,你若想补好脾胃,就要学习经典如何补益脾胃之气,肾藏精气,但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秉受于父母,决定一个人的体质遗传因素,这是自己不可选择的;后天之精来源于日常饮食,也称水谷精微,是由“后天之本”的脾胃所决定的。药王孙思邈倡导“补肾不如补脾”,“脾胃既壮,则能饮食既入,能旺荣卫,荣卫既旺,滋养骨骸,保养精血……”李东垣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充盈,而后能滋养元气”,强调了脾胃对元气的充养作用。朱丹溪亦在《格致余论》云:“补肾不若补脾,脾得温则化而食味进,下虽暂虚,亦可少回。”所以,若想补好脾胃之气,不但需要认真研究李东垣的《脾胃论》,同时还需要研究各代医家经典补脾之说和补脾之义。 




辨 与 识

        辨与识 中医临证注重理法方药的一致性,而临证辨识的关键是识证。证之含义包涵病因、病性、病位、病机,证反映一个疾病的状态。《伤寒杂病论》把疾病状态归结于“六经”,而把阴阳气血虚实寒热之象融合于六经之中,开创了中医学辨证论治之先河,伤寒之方统称“经方”,后世医家把脏腑辨证、气血辨证、温病辨识发挥到极致,丰富了中医学辨证论治内涵,后世医家之方统称“时方”。

      中医经典浩瀚,文字苦涩,学习经典用于今之临床难处多矣,不读经典,难成真中医,临床辨识不知证之要素,辨识不出病性、病位及病机,而理不能明矣,难以开出中医方,难以获取好疗效。

     经云:“病非人体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例如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为当今的医学难题,缓解糖尿病肾病蛋白尿非常困难,我们通过大量临床病例研究发现,脾肾气虚、气虚涉阳、脾肾阳虚为其核心病机,采取补益脾肾之气、温补肾阳之法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按照现代医学理念,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6个月达到减少30%判定为有效,我们应用中药治疗,两周左右即可取效,至此,中医的临床疗效可见一斑。



量 与 化

      量与化 对于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患者,随着蛋白尿的增加,气虚之候逐渐加重,阳虚之候逐渐显现;而肾小球滤过率越低,肾元虚损之候越明,变证概率越大,此刻多出现左心衰、心肾综合征、心包积液、胸水、腹水之候。那么如何正确合理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宜遵循“急则在治,慢病在调”的原则,以降低大量蛋白尿30%~50%为治疗目标,以补益脾肾之气、温补脾肾之阳为“治本”主体,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延缓肾功能下降。

     对于补益糖尿病肾病患者脾肾之气、脾肾之阳,我们反复思考,筛选了合适的中药。补益脾肾之气,选择生黄芪、生白术、苍术、太子参、女贞子;补益脾肾之阳,我们用仙灵脾、菟丝子、桂枝、制附子;而阴中求阳,则用熟地、墨旱莲、女贞子、生地黄、麦门冬。不管脾肾气虚还是气虚涉阳,若涉及水湿、瘀血之病机转换,选用白茅根、车前草、车前子、益母草、当归、泽兰、川牛膝等药物。

     面对药物选择的量化,我们研究后发现大剂量的生黄芪、生白术在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方面疗效肯定,生黄芪常用到40~120克,生白术为30~60克,显示出补脾在缓解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降低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很多中医师停留在大黄泻下作用阶段,我们最近4年基本上是临证辨识,很少通过生大黄泻下治疗慢性肾衰竭,而降低血肌酐大多数是通过补益脾肾之气、温补脾肾之阳,在糖尿病肾病的肾衰竭阶段进行中药保守治疗,多取得理想疗效。


【小猫医话】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版权归【小猫医话】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尊重个人劳动成果,侵权自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