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一”直解

 文苑书店66 2017-10-13


《和美太极》中国专业太极微刊



  抱一而天下式。------《老子道德经》

   

《汉典》释“一”: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此一、二,意为繁衍顺序,在此意义上的抱一,系指道家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的颠倒功法。太一,一者极也,亦作“ 太乙 ”,此“乙”系指“变化”之“功能”。

   

《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此时之“一”,意为纯、专、真之谓。

   

 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说文》此一“立”字,足以明其形象。

  

  抱一之“一”为最少的个体数量,《道德经》云:“多则惑,少则得”,“少”则去杂求纯。所谓抱一,即是在此意义上的养生法。然而此“一”为“立一”,绝非“横一”,人为万物之灵,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性特征。人的正常的功能状态都是“立一”,只在睡眠恢复体力的状态才是“横一”,但是高功状态的高人是以坐代睡的,仍为“立一”。

 

 前几天在广州陈家祠参观时看到了我国商代时期的契刻数字文字:



其实,上面的契刻数字在山东鲁西北农村木匠的木件上至今还在使用。从此一斑,也可证明古代“一”字为“立一”而非“横一”。

    

由此,“抱一”应为“抱‘立一’”,在太极拳行拳走架中,“抱球”也好,“抱一”也罢,其根在于斯。


近读李雅轩高足张义敬先生之《太极拳理传真》,里面有如下论述:太极拳之发劲应该是全身松沉至脚底再反弹上来的“直劲”,而非后腿前蹬之“横劲”。究此“直劲”之根源,亦如“抱一”是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