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经方治疗十年无汗症两则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17-10-16


黄X,女,68岁,1980年6月10日初诊。十二年前,曾患“风心病”,经治疗症状控制。但此后,一年四季从未小汗,天寒睡眠不佳,天热虽睡眠良好但神疲怕风,纳少无味。前后延医十余年,未收效验。时值仲夏,天气炎热,无汗出,周身不舒,欲求汗出为快。
察患者面色无华,扪之体肤无汗,舌淡苔白滑,脉沉缓,辨证为寒湿内舍于脏,久之肾阳折损,不能温煦肌腠,无力鼓汗达表,终年不得汗泄,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透表。
炙麻黄10克、炮附片12克、细辛4克。

伤寒论经方治疗十年无汗症两则


服药三剂,即有小汗出,周身颇感舒适,七剂后,汗出如平人,肢体舒展畅达。十年痼疾,竟获效于一周,续进原方七剂以为巩固。(福建省邵武县医院邓启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8期。
[编者按]麻辛附子汤为治疗伤寒太、少两感的主方,借用于阳虚无汗之杂病,病机合拍,获效已在意料之中。因“汗为心液”,阳虚无汗,白当助少阴心肾之阳,透达于表。但阴津必然不虚,否则不可施此纯阳辛窜之剂。

伤寒论经方治疗十年无汗症两则

附子


九年无汗身痒案

李XX,女,14岁,学生。1976年了月16日由其母带来就诊。主诉其躯干及四肢不出汗,瘙痒已有九年。患者五岁时,其母发现其双下肢有散在针尖大小的红点,数月后开始消退,但以红点为中心的皮肤颜色减退并变硬,呈1~2分硬币大小之圆圈,无汗出,有痒感,无其他不适,以后逐渐发展到整个下肢无汗出,皮肤粗糙,发痒,搔之脱屑,仍无不适之感。久之,竟发展到躯干及上肢亦无汗出,皮肤粗糙瘙痒,心中烦热,尤以天气炎热和吃辛辣食物后更为明显,痛苦异常。
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全身皮肤除头面部外,均显干涩、粗糙,有皮肤脱屑,下肢有抓破痕迹及散在的圆形色素减退区,局部皮肤稍硬,弹性差,心肺(一),其他无异常发现。苔薄白,脉缓。拟《伤寒论》桂麻各半汤。

伤寒论经方治疗十年无汗症两则
桂枝10克、麻黄10克、白芍10克、杏仁10克、生姜3片、大枣4枚、甘草3克。
服上方三剂后,心感舒畅,躯干及上肢略有微汗出,余症同前。原方再进三剂,全身微汗出,诸症若失。为巩固疗效,原方剂量减轻再进三剂,1978年夏随访,汗出正常,皮肤如常人,以后一直未复发。(李吉茂:《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编者按]无汗一证,原因非止一端。有少阴阳虚,寒闭肌表者,如前案,宜麻辛附子汤助阳透表,本案患者躯干,四肢无汗而瘙痒,别无大苦,虽病延八、九年,仍有风邪久郁肌表,营卫无力抗邪外出之证。桂麻各半汤调和营卫,发汗祛风,药简效宏,为本证的治疗展示了另一种途径,学者当会其意,变通运用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