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脂血治法

 经旨传习 2017-10-16

高脂血治法

2016/3/24(标签: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

谓“三高”?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高脂血(血脂)是也,可与高血粘、高胆固醇合称“五高”。“三高”是直接致心脑血管病(三高、中风、心脏病等皆归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凶手”,是一种与生活压力、精神紧张,以及营养失调(不良生活习惯、滥用药物等),缺乏运动及环境污染等有关的长期积累而来的代谢病。高血脂可引起血管栓塞,高血压可引起脑出血和脑血管破裂,高血糖可引起糖尿病。它们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易同时患高血压或高血脂,而高血脂又是动脉硬化之主要因素,动脉硬化则血管弹性差又加剧血压升高(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则增加血压)。故出现这三种疾患中的任一种,后期都易形成“三高”。有“三高”倾向或患有“三高”任一“高”者,皆可用“新洷康多肽蛋白片”预防与辅助治疗,此药中所含的水蛭素对心脑血管病有独特的防治功效,尤对“三高”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含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血症。由于血浆脂质(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为脂溶性,所以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为水溶性复合物(脂蛋白复合物)才能运转全身,故高脂血应称为高脂蛋白血症。此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是由于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以及某些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等)通过未知的机制引起的,具有家族性并代表许多不同的变化。继发性常继发于未控制的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胰腺炎、肝内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慢性肝炎、脂肪肝、痛风、异常球蛋白血症、酒精中毒等,可能由于血浆中脂质和脂蛋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代谢失常所致。诊断主要靠实验室检查以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治疗包括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

高脂蛋白血症虽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但祖国医学对此早有认识,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本虚是指本脏虚,标实是指痰浊瘀血,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临证分为痰湿内阻、痰热壅实、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肝郁脾虚、痰瘀交阻等六型。“活络效灵丹”(张锡纯方剂)是痰瘀交阻型常用基本方之一。治宜“加味活络效灵丹”:丹参30克,当归、生明乳香、生明没药、瓜蒌各15克,半夏、桃仁、红花各10克。痰浊盛者,加陈皮、胆南星、竹茹、白芥子、莱菔子;胸痛咳嗽者,加郁金、陈皮、贝母。随证药量可据病情参考百度(下同)。

“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高脂血症门诊处方:当归、丹参、何首乌、决明子各20克,红花、桃仁、山楂各15克,大黄、半夏、甘草各10克。伴有心肌供血不足者,可加重丹参及川芎用量;伴有胸闷、痰稠黄粘而多者,酌加瓜萎;伴有心烦、口苦、小便赤者,加莲子心、栀子、牡丹皮;伴有高血压者,加夏枯草、野菊花、金银花;伴有胁肋部满闷或疼痛者,加郁金、川楝子、白芍等。每日一剂,分早、晚水煎服。每个疗程四周,并根据病情随证加减。

高脂血症可成为有关疾病的成因。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冠心病、脑梗塞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颈动脉型可表现为意识模糊、癫痫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肢体麻木、单瘫、偏瘫同向偏盲、失语、失用、交叉性偏瘫等;椎动脉型可表现为眩晕、昏厥、猝倒、复视、视物变形、视野缺损、平衡障碍、球麻痹、遗忘、失认等。此病特点为:①好发于50~70岁,男多于女。②发作突然,历时短暂,一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小时,一般常为5~20分钟。③发作间期不留后遗症,但部分患者则有一些轻微体征,如偏瘫、眼震,角膜、咽壁和腱反射不对称,调视、辐辏反射障碍等。④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出现的局灶症状符合一定血管供应区的脑功能,但复发频度则椎-基底动脉系统较颈动脉系统为多。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很短,因此多数病人就诊时已无症状及体征,故诊断主要据病史。此病在中医称为“中风先兆”,也有“小中风”、 “小中”、“小卒中”、“中风先期”之称。临证可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气滞血瘀、肝肾亏损等型。治宜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益气养血,行气化瘀,滋肝益肾等治法。凡以气滞血瘀为主者可以“活络效灵丹”为主治方。治宜“加味活络效灵丹”:丹参30克,当归、生明乳香、生明没药、赤芍各15克,川芎10克。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各12克,生代赭石30克,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天门冬各15克;气血亏虚者,加黄耆30克,党参15克;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各6克,地龙9克;肝肾亏损者,加山萸肉、杜仲、泽泻各12克,山药、牛膝、茯苓、枸杞各15克。

“活络效灵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门诊处方:当归15克,丹参30克,生明没药、生明乳香各10克。肝阳上亢型加天麻、钩藤等,痰浊中阻型加半夏、白术等,气血亏虚型加党参、黄耆等,瘀阻脑络型加川芎、当归等。此亦可作下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以脑血液循环障碍、脑动脉硬化及颈椎退行性病变为基础,从而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脑部缺血的一类疾患。而劳累、感染、颈部急剧扭转是发病的诱因,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并可诱发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等。此病属中医“眩晕”范畴,病机与“虚、风、痰、瘀”有关,而补虚、祛风、化痰、祛瘀则为主要治法。气虚导致的眩晕可以运用“升陷汤”(张锡纯方剂)。治宜“加味升陷汤”:黄耆15克,党参、白术各10克,知母、炒枣仁、木香各9克,升麻、柴胡、桔梗、炙甘草各6克。胃气上逆者,加半夏6克;畏寒肢冷者,加熟附子、干姜各6克;不寐者,加柏子仁12克;面色无华者,加熟地12克,阿胶(烊化)9克。

“升陷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门诊处方:黄耆30~50克,知母12克,泽泻20克,胆南星6克,天麻、川芎、石菖蒲各10克,丹参、葛根各30克,升麻、柴胡各3克。兼气郁者,加合欢花10克;兼耳鸣者,加蝉蜕5克;兼肾阳虚者,加锁阳、巴戟天各10克;兼阴血不足者,加熟地、枸杞子各15克;兼呕吐者,加法半夏6克,竹茹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升陷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门诊处方:黄耆60克,党参、知母、当归、地龙各10克,柴胡、升麻各3克,桂枝、川芎各6克。患者连服18剂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系指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病变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此病包括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原发性心脏骤停型冠心病,有典型发作的特点和体征,当应积极预防,以戒烟和防治“三高”为主。心理社会因素、不合理饮食等情况也应受到重视。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心悸”、“厥脱”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无论从急救还是病后调摄,中医药有西医不可替代的明显优势。中医辨证分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心脉、痰浊闭阻、气阴两虚等多种证型,其中胸阳不振,可与各型相兼出现,故临床上多以“升陷汤”为基础方治疗。治宜“加味升陷汤”:生黄耆、丹参各30克,柴胡、升麻、桔梗各6克,知母10克,红参15克。心脉瘀阻,疼痛较剧烈者,合以“血府逐瘀汤”,或加川芎、红花、赤芍各12克,檀香6克;痰浊闭阻,加瓜蒌15克,薤白12克,苦酒30克;寒凝心脉,加熟附子(先煎)、干姜各12克,炙甘草6克;气阴两虚,加麦冬30克,五味子(打)12克;兼有胁痛,加延胡索18克,香附12克;心烦失眠,加酸枣仁18克,夜交藤20克。

“加味升陷汤”治疗冠心病(胸阳不振,大气下陷,络脉瘀阻者)门诊处方:炙黄耆、紫丹参各30克,吉林参(另炖冲服)6克,柴胡、升麻、桂枝、炙甘草各10克,桔梗、知母各5克。水煎服,日1剂。

“升陷汤”和“丹参饮加味”组成生丹饮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门诊处方:枳壳12克,升麻、柴胡、桔梗、砂仁、檀香、细辛各9克,黄耆、葛根、丹参各30克。水煎,日1剂,分2次口服。气虚者,加党参、黄精;血瘀重者,加桃仁、红花;阳虚明显者,加肉桂、附子;高血压者,加钩藤、生龙骨、生牡蛎;手足麻胀者,加泽泻、炒地龙。

“升陷汤加减”治疗冠心病门诊处方:黄耆30克,升麻3克,柴胡、桂枝各6克,党参、炙甘草、陈皮各10克。连服12剂左右可效。

“升陷汤”合“炙甘草汤”加减临床治疗冠心病处方:黄耆30克,炒酸枣仁24克,升麻3克,人参(另炖)、炙甘草、山茱萸(去核)各10克,柴胡、桂枝、五味子各6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先1剂急服下,1小时后心悸、怔忡减轻,至晚6时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再拟升陷汤合炙甘草汤加丹参20克。连服20剂左右则年余未见复发。

“镇肝熄风汤”(张锡纯方剂)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样疼痛感觉,主要为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情况下,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药后消失。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有发作期和缓解期之分。本病多虚实夹杂,在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治疗上当补中寓通,通中寓补,通补兼施。“镇肝熄风汤”适用于缓解期。治宜“镇肝熄风汤加减”:生白芍、玄参各12克,生赭石(先煎)、石决明、钩藤(后下)各30克,怀牛膝18克,桑寄生15克,川楝子9克,羚羊角(冲服)3克,全蝎5条,龙胆草、甘草各6克。水煎,分2次温服,日1剂。阴虚心烦,舌尖红、少津者,加五味子、酸枣仁,以养心安神;神疲,乏力,纳呆者,可用半夏曲健脾和胃,茯神、远志补心安神。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胸痹心痛门诊处方:太子参、代赭石各20克,玄参、天门冬、生白芍各15克,生龙骨18克,瓜蒌皮12克,生牡蛎、生龟板(先煎)、葛根各3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症状基本消失后,可继以养心益气安神之剂以巩固疗效。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老年胸痹心痛门诊处方:太子参10克,生白芍、天门冬、玄参、生龙骨(先煎)、代赭石(先煎)、生牡蛎(先煎)各15克,生龟板(先煎)、瓜蒌各30克。每日1剂,日服2次。后以养心安神之法巩固疗效。

脑梗塞(死)又称脑血栓形成,是供应脑部的动脉系统之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偏瘫、失语等突然发生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脑梗塞主要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常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半天达到高峰,不少病人在睡眠中发生,偏瘫时意识常很清楚。如果起病时有意识不清,则要考虑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大脑半球较大区域梗塞、缺血、水肿可影响间脑和上脑干的功能,故而在起病后不久则出现意识障碍。脑梗塞属于中医“中风”范畴,有中经络、中脏腑、后遗症之分,病理机制与血瘀有关,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其主要治法。在中经络和后遗症阶段,证属阴虚阳亢者,可用“镇肝熄风汤”主治。“镇肝熄风汤”:怀牛膝、生赭石各30克,生白芍25克,生龙骨(捣碎)、生牡蛎(捣碎)、生龟板(捣碎)、天门冬、玄参各20克,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各6克。语言不清者,加石菖蒲12克,远志9克;头晕较重者,加草决明12克,菊花9克;口干咽干者,加石斛、麦冬各12克。

“加味镇肝熄风汤”治疗中风后遗症门诊处方:怀牛膝、代赭石、白芍、天门冬、玄参、龟板、龙骨、牡蛎、茵陈、麦芽、川楝子、甘草、炙马钱子、地龙。本方亦可参考上述方剂药量(下同)。水煎服,疗效满意。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其中阴虚阳亢型选用“镇肝熄风汤”基本方: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门冬、川楝子、麦芽、茵陈、甘草。若兼瘀滞而见舌暗红、绛紫者,佐以丹参、赤芍、水蛭等药。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门诊处方:代赭石30克,生龟板15克,生龙骨、生牡蛎、牛膝各20克,钩藤、菊花、生白芍、玄参、生麦芽各12克,天竺黄10克,茵陈、生大黄各9克。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老年脑梗塞门诊处方:白芍、玄参、怀牛膝、桑寄生各20克,龙胆草15克,生龙骨(先煎,可减至5克)、生牡蛎(先煎)、代赭石(先煎)、羚羊角(先煎)、石决明(先煎)、生龟板(先煎)各30克,天麻、钩藤(后下)各25克。日服1剂,随证加减。

防治高脂血症须合理调节饮食结构和改善生活方式,以把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如果因此不能有效控制高血脂,则要合理服用降血脂药物。饮食上要限制摄入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等),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水果、蔬菜、面包和谷类食物等)。生活方式上要注意减肥、戒烟、控制饮酒及进行有氧运动(慢跑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