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肺虚实寒热的辨证施治

 经旨传习 2017-10-19


文章来源:《健康指南》2007年第2期作者:刘正才2007-02-20

关键词: 辨证施治 中医 中药 养生 体质 体质保健
作者简介:主任医师
文章摘要:众所周知,西医是先确定病人所患何病,然后根据确诊的病来处方的,叫做辨病施治。而中医呢?是根据病人躯体和五脏出现的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不同的症候群来诊病处方,叫做辨证施治。

众所周知,西医是先确定病人所患何病,然后根据确诊的病来处方的,叫做辨病施治。而中医呢?是根据病人躯体和五脏出现的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不同的症候群来诊病处方,叫做辨证施治。这一点,是中医有别于西医的最大特点。

中医的辨证,就是先辨别确诊证候群。如发烧、头痛、呕吐、舌苔、脉象、面色、气味、二便等是患者的症状,而由不同病理机制产生的不同证候群,叫做证候。中医要先确诊病人出现的证侯群属于五脏的哪一脏、然后辨别证候群属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纲的哪一纲,经过五脏八纲辨证确诊后,对其病因、病位、病理作出概括,才能处方。单凭西医诊断的病名,中医是无法处方用药的。

中医的方药只有与症候群的五脏八纲分辨丝丝入扣,疗效才会好。用食疗药膳保健也必须遵循这个过程,才能取得预期疗效。

中医辩证的方法很多,有最基本的有五脏辩证、八纲辩证,还有“六经辩证”、“脏腑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等等。因为慢性病多由各种致病因素损伤脏腑,引起脏腑功能虚衰或失调,所以对于慢性病和亚健康而言,以脏腑辩证结合八纲辩证为好。下面就介绍中医脏腑辩证的具体知识和针对性的药食疗法。

一、心病的辨证施治

心虚证

心虚证有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四大证。

(1)心气虚证: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易出汗、面色晄白,精神疲倦,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治宜补养心气,可选用蘑菇、黄花菜、大枣、莲米、大豆制品、鹌鹑蛋和肉类食物配餐;最好用补养心气的药膳如黄芪莲米粥、人参汤圆、人参莲肉汤等。

(2)心阳虚证:心悸气短,畏寒肢冷,面色晦滞,舌淡苔白或舌质胖嫩有齿印,脉缓无力。有的兼见胸闷作痛。病情危重的可见心阳虚脱(休克),患者出冷汗或大汗淋漓,呼吸微弱,唇舌青紫,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脉微甚至摸不到跳动。

病情轻者,宜温补心阳,可选肉桂、薤白、胡椒、芥菜、鹿肉等温热性食物配餐;最好选用温补心阳的药膳,如桂心粥、薤白粥、砂仁胡椒肚、红烧鹿肉等。

低血压休克属心阳虚脱,应立急回阳固脱,用人参汤(独一味红参煮成汤)、升压茶、生脉饮频频与服,需结合西医抢救。

(3)心阴血虚:心悸、健忘、失眠,面少血色,唇舌淡,脉细,或见口咽干,舌红少津。心血虚与心阴虚多同时并见,难以截然辨明。

无论心血虚或心阴虚或心阴血俱虚,都宜用补心血养心阴的治法。可选用龙眼肉、莲子、菠菜、酸枣仁、樱桃、鸡蛋、猪血、鸡血、动物心脏等配餐;还宜选用养心安神的药膳如蜜饯姜枣龙眼、百合粥、枣仁粥、玉竹心、玫瑰枣仁心、当归、山药、猪心等。

心实证

心实证有心火亢盛、痰迷心窍、心血瘀阻等证候。

(1)心火亢盛:心烦、失眠、面赤口渴或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短少,舌红苔黄,脉搏快而有力。

宜用清心泻火的方法,可选用苦瓜、竹笋、黄瓜、西瓜等配餐;西瓜白虎汤(知母、石膏、生姜、甘草、大枣)、芦根竹叶汤、菊花玄参麦冬饮也可酌选。

(2)痰迷心窍:神识痴呆,精神抑郁,或神志昏蒙,举止失常,或昏倒不省人事,喉中痰鸣,或胡言乱语,狂躁妄为,舌苔厚白腻或黄腻。

宜用涤痰开窍的治法,平时宜选用化痰健脾的食物如白萝卜、生姜、苡仁、扁豆、橘皮、柚子皮、芥菜、葱等配餐;药膳如白萝卜汤、蜜饯柚肉、菖蒲酒、半夏棋子粥等化痰涤痰。但痰迷心窍病情较重需住院治疗。

(3)心血瘀阻:心胸憋闷或刺痛,时发时止,舌质紫暗或见紫黑色瘀斑瘀点,多见于冠心病。

宜用活血化瘀治法,可采用黑木耳、韭菜、洋葱、大蒜、香菜等配餐;还宜选用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木耳烧豆腐、薤白粥、丹参三七鸡、丹参酒、葡萄酒等药膳。

二、肺病的辩证施治

肺虚证

肺虚证有肺气虚证、肺阴虚证。

(1)肺气虚证:咳嗽,短气,声音低,自汗,易感冒,面色晄白,舌质淡,苔白润,脉无力。

宜用补益肺气的治法,可采用香菇、蘑菇、菠菜、花椰菜、大枣等配餐;更需选用补益肺气的药膳如黄芪气锅鸡、黄芪大枣粥、红枣炖兔肉等。

(2)肺阴虚证:干咳痰粘,痰少难以咯出,咽干口燥,声音嘶哑,舌红少津液,脉细数;重则出现肺肾阴虚证,表现为午后潮热,五心(心和手心脚心)烦热,盗汗(睡着了出汗,醒后无汗),两颧发红,或见痰中带血或咯血。今之活动性肺结核多见于肺肾阴虚证。

宜用滋阴润肺的治法,可选用百合、杏子、梨、柿子、柚子、柑子、苹果、罗汉果等配餐;更宜用滋阴润肺化痰的药膳百合粥、川贝酿梨、银耳羹、七味鸭;肺肾阴虚宜用虫草全鸭、藕梨蒸饼、白果梨肺膏、甲鱼汤等。

肺实证

肺实证有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痰浊阻肺等证侯。

(1)风寒犯肺证:发冷发热,怕风,鼻塞流清涕,咳嗽气喘,痰稀清白,兼见头身痛楚、舌苔薄白而津润。中医又叫此证为风寒表证,即风寒感冒。

治宜疏风宣肺,散寒邪,可用生姜、葱白、紫苏叶、香菜等配餐;更宜用宣肺散风寒的药膳如姜糖饮、姜糖苏叶饮、大葱豆豉茶、五神汤、神仙粥之类。

(2)风热犯肺证:发热,微恶风寒,咳喘气粗,咳吐黄稠痰,咽喉疼痛,口渴喜饮,证候属于风热犯肺,中医又称风热表证,即风热感冒。若病情加重可导致风热入肺,形成肺热壅盛证。肺热壅盛与今称的肺炎相似。

风热犯肺,宜用清热疏风宣肺治法,可选鲜薄荷叶、鱼腥草、大白菜、小白菜、慈菇、猕猴桃等配餐;更宜用疏风清热的药膳如双花饮、桑叶薄荷饮、清咽饮、桑杏汤、菊花玄参麦冬饮之类;若肺热壅盛宜西瓜白虎汤、鱼腥草枇杷饮、丝瓜根汁、香蕉根汁等。

(3)痰浊阻肺:咳嗽痰多,色白而稀,胸部满闷,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痰浊阻肺,郁滞时久可化为痰热阻肺,出现痰黄稠,舌红苔黄腻,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

宜用燥湿化痰治法,可选芥菜、橘皮、柚皮、生姜、葱白、萝卜等配餐;更宜选用化痰涤浊的药膳如生姜橘皮汤、萝卜海带汤、八仙茶等。若痰热阻肺,(这类证临床最为多见)可用清肺化痰药膳如海蜇萝卜、贝母诃子蜜、牛胆黑豆、竹沥粥、瓜蒌羹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